编者按:“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今年是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20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之江大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截至目前,浙江共派出各级科技特派员3.9万人次,推动农民增收63.5亿元。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在广袤田野上书写了科技兴农富民的绚丽篇章。现推出“科技特派员来了”专栏,展现浙江科技特派员对这项制度的生动实践。
人物速写
储张杰,1966年出生,安徽潜山人,无党派人士,浙江海洋大学教授。自2011年以来,连续12年担任舟山市乡镇科技特派员,长期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是舟山市担任时间最长的乡镇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攻克了泥鳅幼苗人工培育技术难关,将泥鳅成活率从过去的不足10%提高到50%以上。研发的光唇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第四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连续12年参与“百名教授博士下基层”服务活动,累计培训农民达3500余人次,无偿向老百姓传授泥鳅、光唇鱼、网箱养殖等水产养殖技术,每年为农民增收达到8000多万元。
共富路上
大别山深处板仓自然保护区的原始秘境中,优游着一种手指粗细、身上有六七道深色斑纹的“娇滴滴”小鱼,它们肉质细腻,鲜美无比,却对生存环境异常挑剔,喜欢碱性、微凉、清澈见底的水。这种鱼学名光唇鱼,科学家们和水产养殖户们早在世纪之交就尝试对其进行人工养殖,无奈屡屡失败。量少而声隆导致供不应求,十多年来价格从每斤三四十元攀升至七八十元。
位于半山腰的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塔畈乡板仓村的深山老林间,隐匿着一家安徽板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简陋的办公室门上挂着“浙江海洋大学光唇鱼养殖示范基地”“大别山溪流性鱼类繁育中心”两块牌子。2020年春夏设立,占地7亩,含2座繁育车间、8个亲鱼池、20个苗种培育池、60个养殖网箱、1个藻类培养池,对应光唇鱼从自然界到人工养殖、再到出箱上市的所有环节。山涧下游的一片平地上赫然立着的高台水泥池中,“游”出绵延不绝、非比寻常的鱼子鱼孙。
从2021年最初超500万尾第一批鱼苗被售给长三角地区和赠送乡里的移民养殖户,到此后一年中,供应到餐桌的15万公斤商品鱼、约2000万元销售额,再到第二批、第三批鱼苗更大规模繁育出池……
板源渔业的灵魂人物是一位渔业技术顾问“大拿”——57岁的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主任储张杰。很难想像,眼前这个戴着渔夫帽、穿着齐腰雨裤、黑红脸膛的“渔民”,已连续12年担任舟山市乡镇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我小时候,一下到水里,就高兴得不行。”循着初心,储张杰在科研工作上一路迈着坚实步履,率领团队攻克疾病防控、怀卵量提高、规模化繁育等技术壁垒,在浙江基地攻关完成的“来自大山深处的光唇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
“鱼苗能不能卖出去是次要的,保证养殖户们的利益才是光唇鱼人工养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光唇鱼人工养殖攻关取得成功后,储张杰立即着手产业化投用,此时又一设想在他脑中逐渐成型——人工定向繁育食用口感更佳、体型更大的母鱼。实验阶段已达成预期,即用雌核发育的母鱼做亲本,通过人工干预将其中一部分转为“假公”,未经干预的母鱼和被干预的“假公”经人工繁殖产下的下一代全部是母鱼宝宝。
储张杰介绍说,光唇鱼目前的销售市场主要在浙江、福建、江西、上海、江苏等地。到了繁殖季节,储张杰团队会把200万尾光唇鱼鱼苗从大别山运往浙江松阳,进行网箱养殖。团队为当地养殖户免费提供了第一批鱼苗,并将养殖经验全盘相授。浙江丽水、金华等地山区养殖户也借着他提供的鱼苗走上了致富路。
在舟山嵊泗县嵊山镇,储张杰指导渔民培育鳗鱼苗,外销日本、广东、福建等地。此外,他还将套养技术引入梭子蟹与鲻鱼、梭子蟹与白虾等养殖领域,在不减少产量的前提下提高规模效益,白虾每亩产值增加2000元。
为减少养殖风险,保障养殖户利益,储张杰团队还构建起“研发团队+示范基地+养殖户”的运营模式,探索出一套“傻瓜式”的水产养殖模式。以光唇鱼为例,从稚鱼到幼鱼是养殖的高风险阶段,团队将这一关键期的鱼苗放在养殖示范基地并进行全程指导,待鱼苗足够“皮实”后再由养殖户前来“认领”。团队还专门编写了《光唇鱼商品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无偿提供给养殖户使用。
储张杰尤为看重对有技术、有文化的“新农民”的培养,每年面向省内外养殖大户和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系列培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0余家示范基地,遍及浙江、安徽、湖北等多个省份。
当地人说
舟山市洋山镇党委委员陈伟:储教授团队非常务实、接地气,倾情为我们的村民传授鳗鱼养殖技术。储教授善于从基层实际出发提供技术帮助,让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放下“包袱”去赚第一桶金。
记者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