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翰堂镇以“三比三争三赛”活动为契机,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该镇中楼村通过支部引领、多业并举,打造了“1369+N+烟叶”的产业增收带动模式,即做响一个“富楼”农业品牌,利用3个销售平台,建设花生、竹荪、白莲、鲈鱼、稻蛙、大棚蔬菜6个产业基地,衍生出莲子、莲芯茶、黑斑蛙、黑米稻、红芽芋、鲈鱼、花生油等9种产品,对农户自产的梅干菜、小山笋、咸鸭蛋等“N”种土特农副产品,统一品牌进行销售。重点发展了40余亩的优质高密度鲈鱼“育-养-销”养殖基地,2022年,中楼村鲈鱼养殖基地成功产出12万余尾鲈鱼,新增集体收入40万余元,带动居民增收10万余元。太秋甜柿也是中楼村的“致富宝”。据悉,该项目是村里从浙江引进的农业合作产业,尽管太秋甜柿生产周期较长,但只要栽培技术过硬产品质量有保障,价格坚挺不愁卖,目前种植260余亩,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务工收入达16万余元。

江边村耕地1200多亩,林地5300多亩,常住人口280人左右,经济发展滞后,在帮扶单位指导下,村里决定结合山林、水生态优势,走香猪养殖、稻蛙、稻鱼、稻螺、烟叶等特色生态产业的致富路。如今,江边村的产业发展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700平米的栏舍养殖香猪,年出栏300头左右,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余元,带动群众务工增收5万元;烟叶180亩,种植户增收16万元,村民务工增收10万元;百余亩稻花鱼、稻螺、稻蛙养殖基地,预计增收18万余元。在产业的支撑下,江边村民的生活有了奔头,日子越过越好了,还获评省级森林乡村,漫步在“家在绿中、村在景中”的和美江边,处处都是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走进该镇棠陂村300亩罗汉果种植基地,农户一大早就来到果园对罗汉果花进行人工授粉,呈现一派农忙景象。据基地负责人介绍,罗汉果点花授粉从6月份开始至10月底结束,持续4个月,期间每天要到果园查看花开数量,并及时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罗汉果的坐果率。尽管今年雨水偏多,但由于管理到位,目前长势喜人,枝蔓花芽繁多,果子逐渐壮大,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我们村子里的闲置劳动力都到基地来做事了,一天能赚120元,每亩纯利润可达三、四千元,小小“罗汉果”不仅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还成为了村里致富发展的“金钥匙”。”基地负责人激动地说。

中楼村、江边村、棠陂村只是翰堂镇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发展的缩影。下山村的黑山羊、南美白对虾,磻村的大棚蔬菜、网箱黄鳝、有源村的槟榔芋、龙虾、富硒蛋鸡、广坪村的稻蛙、翰堂村的火龙果……如今的翰堂镇,一大批瓜果飘香、畜禽成群、农民富裕的专业村纷纷涌现。

下一步,翰堂镇将继续培育和壮大新型种养产业,并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