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故事)小草莓变大引擎:中朝边境小城东港的致富“密码”
中新社丹东8月4日电 题:小草莓变大引擎:中朝边境小城东港的致富“密码”
作者 戴梦岚 李晛 宫旭
“种草莓挣钱‘有瘾’,我已经停不下来啦!”说这话的是中朝边境小城、“中国草莓第一县”辽宁丹东市东港市马家岗村的草莓种植户蔡友贵。
蔡友贵笑着向中新社记者介绍,现在种草莓,加上自己开办的草莓包装车间,一年纯收入200万元(人民币,下同),“俺们村里现在形成了一种攀比的氛围,攀比什么?比财富,比勤劳。”
地处中朝边境鸭绿江出海口的东港市,南临黄海,湿润的洋流和南下的冷空气在这里交汇,造就了适宜草莓生长的独特气候。上世纪90年代,东港草莓产业还处于小规模、家庭式的生产经营状态,基本依靠一家一户的地摊销售。全市年草莓栽培面积仅2万多亩,总产量5万多吨,总产值不过3亿元左右。
近年来,当地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科学种植,把草莓产业打造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2019年,东港市草莓生产面积达到14.8万亩,总产量达23万吨,产值高达46亿元,年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左右。在当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草莓品牌大会上,经专家评选,“东港草莓”品牌价值达到77.5亿元,在中国各草莓产区中位列第一,东港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草莓第一县”。
当地官员向记者介绍,约60万人口的东港市,现在有近10万户农民、2000多名经纪人和上百家企业从事草莓生产、加工和商贸,“小草莓”已成为带动东港民众就业增收的“大引擎”。
“政府的草莓专家对我们非常好,我们种植技术上有问题,半夜都可以打电话向他们请教。”蔡友贵告诉记者,草莓种的好,和专家的指导分不开。辽宁草莓研究院副院长刁玉峰说,这得益于东港市近年来在草莓种植科研上的重视。
2013年,东港成立集草莓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种苗生产及草莓保鲜包装技术研发为一体的辽宁草莓科技研究院。为培育种苗,东港建立了三级育苗体系,年生产优质脱毒原种苗可达10万株,经过扩繁可以满足上万亩设施生产用苗。同时,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占地近10亩的草莓种质资源圃,收集国内外近170个草莓品种资源,为品种选育、技术研发等提供基础支撑。
为了攻克草莓种植技术难关,东港注重引进“外脑”。当地成立了草莓院士专家工作站,定期有7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前来指导草莓科研。2018年,工作站还牵头整合国内18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成立辽宁草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加强技术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现在许多东港农民也成了种植草莓的行家里手,是小有名气的“土专家”,“上个月我们的‘土专家’还受邀去山西长治做草莓生产技术指导。”刁玉峰说。
科技种植带来的是草莓价格的攀升。
站在东港单体规模最大的草莓农场——玖玖农场里,农场总经理徐岗说,通过采用冷冻苗技术,东港草莓成熟时间和上市时间大大提前;草莓大棚通过智能化设备提供草莓生长需要的昼夜温差大等条件,使草莓品质、口感大大提高。“2013年建农场时,东港草莓最高9元一斤,去年我们农场的草莓一斤最高卖到了120元。”
“小草莓”给当地农民带来的还有观念的转变。
笑称“大轿抬我也不愿去城里”的蔡友贵跟记者讨论起了草莓全国市场一体化,“以前种水稻的时候觉得海南岛离我们可远了,现在看来也不过6个小时的飞机。”56岁的吴家村村民李盛飞此前一直靠打零工谋生,“打零工没有安全感,头天没找到活,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她说,3年前有了自己的草莓大棚,日子有奔头,睡觉就踏实了。现在家里靠种草莓一年能挣四五十万元,还雇了10个工人,带着他们一起奔小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