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进入公示阶段,全国共有433个产品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规范》要求,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湛江遂溪金鲳鱼、徐闻金鲳鱼“双鱼入榜”。
湛江是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年产金鲳鱼约10万吨,约占全国的40%,全国每三条金鲳鱼就有一条来自湛江,湛江也被称作“中国金鲳鱼之都”。
而在距湛江直线距离8500多公里的挪威,拥有超过10万公里的海岸线,北极水域与大西洋暖流交汇,让这里成为养殖优质三文鱼的“天然牧场”。
经过50多年的持续发展,挪威已成为全球三文鱼第一大主产国,每天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超过1400万份三文鱼美食。
挪威三文鱼因为口感顺滑细腻、营养丰富,被人们称为“海洋中的超级明星”,深受世界各地食客的喜爱。近年来,湛江发起对标挪威三文鱼的冲锋号角,大手笔、大力度推动金鲳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挪威有三文鱼,湛江有金鲳鱼”的大产业格局。
对标“超级明星”,湛江如何做好“一条鱼”的经济大文章,这其中既有对金鲳鱼品质的严格要求,也有对产业链的重塑与构建,更有对渔业品牌化之路的深度思考。
有志者事竟成。现如今,作为“中国金鲳鱼之都”,湛江持续发力推动金鲳鱼产业发展,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其价格及市场走向被外界称为中国金鲳鱼行业“风向标”。
养好鱼
网箱养殖从近岸走向深海
鱼与水不可分,水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决定了鱼类品质,对于海水鱼而言更是如此。
沿着漫长的海岸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中的冰冷清澈的海水与澎湃的北大西洋暖流交汇,让位于高纬度的挪威海海水维持在5—15℃,为“冰海之皇”挪威三文鱼创造了茁壮成长的理想环境。
“向海里淘金!”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挪威渔民深信只有向深远的海域前行,才能捕捞到最优质的鱼类。然而事实上,粗放型的捕捞不仅会出现过度捕捞、无序经营等问题,还难以把控渔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风险。
20世纪70年代,挪威人在三文鱼养殖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网箱养殖的模式。在养殖过程中,渔民会首先将幼小的鱼苗放在在淡水中饲养,待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转移到海水中的网箱。每个养殖场布置200米×50米的网箱6—10个,每个网箱中的三文鱼密度不得超过2.5%,确保每一条三文鱼都有足够大的生存空间。
对标挪威三文鱼,湛江金鲳鱼也有自己的底气。湛江沿海海水温度常年在14—26摄氏度,北部湾渔场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水质优良,盐度稳定适中,极其适合热带表层巡游性鱼类金鲳鱼生长繁衍。由于海域环境优质,湛江自古以来便是金鲳鱼天然渔场。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福建等地先后突破金鲳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带领金鲳鱼进入真正的人工养殖阶段。从那时起至21世纪初,湛江渔民便在网箱饲养金鲳鱼。
虽然同样在上世纪开始推进网箱养殖,但在养殖的精细度方面,湛江仍与挪威有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不同于湛江近海小网箱的养殖模式,挪威将三文鱼的养殖网箱放在了深水区域,同时严格限制养殖渔场数量,保证养殖三文鱼的活性;另一方面,挪威自开展水产养殖业以来,投入力量研究鱼饲料配方以及投放方式,并制定了严格的饲养标准。
为了解决制约金鲳鱼产业发展的瓶颈,湛江首先从“鱼吃什么”着手。通过当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攻关,湛江研制出金鲳鱼人工配合饲料。“作为最重要的原料,我们对鱼粉的跟踪是从原料鱼开始。不同养殖阶段、不同的环境变化、不同的养殖需求,对配方要求都不同。”恒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在粤西区域,恒兴金鲳鱼料年销量达12万吨,多年来市场占有率近50%。
解决鱼儿“吃什么”的同时,湛江也在全力提升金鲳鱼的养殖环境。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康平对媒体透露,如今湛江网箱养殖已迈入3.0时代。2010年6月,广东省首个深海网箱产业园在特呈岛投入建设,此后的十余年,80—100米周长的深海网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逐步推动深海养殖战略,也带动了湛江深海网箱装备制造业的崛起。眼下,借鉴挪威等地的经验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哪里有网箱养殖,哪里就有湛江生产的网箱”的景象在湛江海域已是常态。其中,湛江海宝渔具发展有限公司、湛江经纬实业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抗风浪、智能化网箱技术全国领先,年产网箱约2000个,年产值10亿元。
从近海到深海,随着养殖环境的改变,湛江金鲳鱼品质媲美天然,“背肉厚、体色好”成为业界公认的特征,口感风味、健康营养都相较于过去有了提升。“我们的金鲳鱼营养丰富,现在越来越受海外朋友的喜爱。” 草潭一名渔民说。
卖好鱼
预制菜产业拓宽产品销路
鱼儿好不好,消费者最有话语权。挪威三文鱼敢于称王,与庞大的消费市场密不可分。
有意思的是,挪威本土对三文鱼的消费能力并不强,约90%的三文鱼用于出口。据挪威海产局统计,2021年挪威三文鱼出口总量约130万吨,出口额增长至814亿挪威克朗(约等于577亿元人民币)。2021年,挪威向中国出口了近2.6万吨整条冰鲜三文鱼,出口额达19亿挪威克朗(约等于13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挪威三文鱼在中国冰鲜三文鱼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单从冰鲜鱼产业来看,湛江金鲳鱼看似难以与挪威三文鱼的强势“霸榜”抗衡。然而,预制菜的出现,让湛江金鲳鱼产业有了新的选择。
2022年6月,湛江获评“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7月,《推进湛江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正式出台,从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科技创新支撑、质量安全监管、冷链物流体系等十二个方面提出措施。
湛江市预制菜产业主要以畜禽和水产制品为主,经过多年发展,涌现一批名企名品,预制菜产业呈欣欣向荣之势。2021年湛江全市预制菜总产值近50亿元。
在金鲳鱼加工和预制菜生产中,湛江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和现代工艺生产并用,通过鲜鱼切片、盐腌、清洗、晾晒、包装等传统工艺制作,保持鲜活产品形态,锁住大海风味。
“一夜埕”是传统广东渔家保存海鲜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渔民将海鱼放入装着海盐的埕中腌制,以达到保鲜的效果,第二天再取出来烹饪食用。随着保鲜技术及深加工技术趋于成熟,传统“一夜埕”升级为预制菜。去年,恒兴集团出品的“一夜埕金鲳鱼”摘得广东预制菜十大名品“榜眼”。
目前金鲳鱼预制菜主要有剁椒、麻辣、酸菜、菠萝金鲳鱼和金鲳鱼片、鱼丸等种类,年加工产量2万多吨,年产值30多亿元。
搭上预制菜产业“快车”,无疑为金鲳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乘着RCEP生效的东风,湛江金鲳鱼作为2022年广东预制菜首柜产品,首发RCEP成员国马来西亚,成为湛江水产出口的明星产品。
如今,湛江金鲳鱼苗种繁育、饲料生产、装备制造、养殖管理、加工流通、配套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真正做到“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年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10万人。
“讲”好鱼
让“湛江金鲳”游向世界各地
进入世界上任意一家寿司店,一定能在菜单上看到三文鱼的身影。橙色的三文鱼片并非日本特产,却与寿司米融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
“新鲜”是挪威人向世界讲述的“三文鱼故事”:“我们的海水冰冷清澈,我们的资源丰富多样,我们拥有独特的沿海文化,我们尊重自然,海洋与你的故事就从这里开端。”
为了将挪威三文鱼的“新鲜”带去世界各地,挪威政府积极出访。1985年,时任挪威渔业部长带领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飞往日本推广挪威三文鱼,希望将三文鱼用于寿司制作。绝对新鲜、可以生吃、不腥不臭等特点,让三文鱼最终成为寿司醋米上面的那块“鮨種”。
时至今日,“新鲜”依旧是挪威三文鱼最被人熟知的特点,“挪威三文鱼,原产地至关重要”的口号在全世界愈发响亮。
回看湛江,“湛江金鲳鱼”的品牌如何打响,是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着重思考的课题。其实,金鲳鱼与三文鱼一样,刺少肉厚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而当三文鱼只有生吃和煎煮被消费者熟知时,能够融入中国烹饪料理的金鲳鱼,则拥有数不胜数的风味可供食客选择,蒸、煎、焖、焗、烤,色味俱佳。
“湛江味道”,提供了比“新鲜”更多元开放的选择。
消费市场占据了产业发展的话语权。“风晒金鲳鱼干”“金鲳鱼腩焖豆腐”“清蒸金鲳鱼”……当前,口味丰富的湛江金鲳鱼预制菜产品产销两旺,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湛江金鲳鱼’这一品牌是公共品牌,不是某个企业特有的,要强调共建、共有、共享,让更多人维护参与其中。”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汤保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湛江金鲳鱼”的品牌塑造过程中,对消费市场的培育非常重要。“打开消费市场,突破市场容量天花板,湛江金鲳鱼产业的未来才会进入一个新的空间。”
塑造品牌,要善于讲好产品的故事,省内兄弟地市的发展路径也许能为湛江金鲳鱼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今年国庆“黄金周”,在珠海斗门,中华八大菜系名厨联袂制作的“白蕉海鲈一桌菜”刷爆朋友圈,“来珠海,吃白蕉海鲈”不仅成为网络热词,更变成一张张地图,指引各地食客纷至沓来。
“只有这里有”的名特优新产品为现代渔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新生机。如今广东提出发展“年鱼经济”,让水产品像中秋月饼、端午粽子、圣诞树、感恩节火鸡一样成为节庆经济重要载体。其中,珠海市斗门区作为“年鱼经济”的策源地,已举办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年鱼之都”。
将区域性水产品牌打造成全国“网红鱼”,对标挪威、对比珠海,湛江仍有可发展的空间。11月16日,湛江市面向全国征集金鲳鱼品牌LOGO、品牌口号以及包装创意产品,总奖金超过10万元,群策群力共谋“湛江金鲳”品牌发展大计。
目前,湛江已成立金鲳鱼“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专班,下设综合组、宣传组、市场组,并建立线上工作群,实行“一周一例会,一日一通报”。
为支持湛江金鲳鱼“游”出国门,湛江海关还成立专家工作室,“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完善各环节管理。同时,开辟属地检查“绿色通道”,助力金鲳鱼通关“零延时”。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湛江市出口金鲳鱼产品2.01亿元,同比增长60.35%。
【统筹】陈丹佳 顾大炜
【记者】韩安东 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