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江县通过优化芒果品种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推动芒果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随着芒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产量也随之提高,为当地果农带来丰厚的收入。一年一届的芒果节,让元江把以芒果为特色的水果产业推向全国,并推动全县农文旅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芒果成熟时节农贸市场的摊位上摆满了金灿灿的芒果
每年的5月下旬,是元江迎来芒果飘香的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不约而同地赶到这里收购芒果,在种植芒果的村寨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
“我种了30多年的芒果,吃饭、建房、买车、娃娃上学都是靠芒果,芒果就是家里的支柱产业,只要芒果树在,心里底气就足。”元江县甘庄街道甘庄社区那骂螺蛳寨小组正在采摘芒果的村民方春说。
芒果作为元江“一县一业”重点打造的产业,在全县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元江县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切入点,依托省级元江芒果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支撑,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大品牌宣传和推介、大力发展电商、发展芒果精深加工业、举办芒果节等举措,助推全县芒果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群众增收,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抢先上市潜力无限的热带果王
“我从6月初就来元江甘庄收购芒果了,这里的芒果口感好、品质好、甜度好、果肉多。”来自山东的收购商钱立全告诉记者,他在甘庄共设了两个收购点,芒果大量上市的时候每个点能收购10多吨,收购的芒果主要销往山东。
▲漫山遍野的芒果树
元江芒果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收购商的称赞,是因为元江这个中国最大的干热河谷盆地平均海拔为1700至1800米,年平均降水量770至2400毫米,平均日照12小时,让这里成为“天然温室”,温热的自然条件使元江成为热带水果生长的天堂。加之这里少有现代工业污染源,是我市发展有机、绿色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有着“热带水果之王”美誉的芒果在这片土地上茁壮地生长着,在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条件下种出的芒果,具有比其他地方成熟早、内在品质好的优势。
元江芒果成熟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客商都会赶往这里,根据各自的收购需求到栽种芒果的村寨设点收购。据了解,他们收购的芒果大都销往广东、上海、天津、辽宁等省市。每年芒果成熟时也是元江电子商务协会最繁忙的时候,在协会的办公室里,各家电商工作人员在飞快地敲打着键盘,忙着接单。在这里,元江芒果插上电商的“翅膀”,搭上互联网快车香飘全国。
“我们元江县享有‘天然温室’‘热带水果’之乡的美誉,一年四季花果飘香,芒果更是元江的明星水果。”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建国说,“在芒果成熟采收之际,我们邀请了专业直播团队助力全县芒果推广销售,把元江芒果卖到全国各地。”
▲直播带货推介元江芒果
昆曼国际大通道从元江穿境而过,玉磨铁路、永金高速等交通网络建设快速推进,为元江芒果产业发展带来无限机遇。“我们假莫代村以前种植苞谷,后来种植芒果才走上了致富路,元江火车站就建在甘庄,我们村子离火车站不远,等铁路通了,我相信村里的芒果产业会发展得更好。”假莫代村党总支书记普有明说。
“整个街道种植芒果10多万亩,芒果是我们街道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甘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国忠说,“我们将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结合元江火车站设立在甘庄的优势,进行整体调整规划,建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交易园,还结合华侨文化优势,着力打造‘侨乡芒果特色小镇’,促进芒果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
软硬件双轮驱动芒果产业发展
芒果是元江县作为“一县一业”全力打造的重点产业,是果农增收致富和红河流域生态修复不可替代的双赢产业,围绕做大做强芒果产业,元江县委、县政府从硬件和软件上下足了功夫。
在芒果产业发展上,元江县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构建以甘庄街道为核心,以澧江街道和曼来镇为增长极,以生态芒果种植文化休闲旅游环线为纽带,以澧江、红河、甘庄、曼来为芒果种植优势区,辐射带动全县适宜区域发展的“一心、两极、一环、四区”空间布局,为全县芒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此外,每年芒果成熟之际,元江县都会举行芒果产业大会,邀请芒果技术研究机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产品微电商企业、大型水果商超、品牌农业咨询机构等全产业链的专家、商家同聚一堂,探讨干热河谷地区芒果发展的可行之道,指导当地果农提升种植水平,促进元江芒果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助推元江芒果产业转型升级。
▲金凤“皇”芒果评选
在芒果产业发展上,元江县积极申报和整合农业产业项目,建设芒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改善水利灌溉设施和道路,夯实芒果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元江芒果现代农业产业园(甘庄片区)项目正在推进,在甘庄社区那骂螺蛳寨小组,记者看到引水主管道通到果园里,偌大的水池“镶嵌”在果园中,该项目建设将进一步促进那骂螺蛳寨小组芒果种植提档升级,示范带动甘庄街道芒果种植向优质化、精品化发展。建设引水管道、蓄水池只是元江芒果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还将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发力,为元江芒果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村民在果园中采摘芒果
方春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党和政府帮我们建了水池,还修建了果园中的引水主管道,等水通了,果子品质会大大提升,有了水,我们果农就有了更多希望。芒果地边上的硬化路也是这几年政府搞芒果产业示范园修建的,以前路没有修好的时候,用三轮车从果园把芒果运到收购点,一路颠簸,芒果受损外观不好看,就卖不上价钱,现在路修好了,运输更方便了,损失也降下来了,我们果农更有信心栽好芒果。”
“每年农业、科协、社保等部门都会安排林果产业培训,通过培训,老百姓种植水平也有所提高。”刘国忠说,“在芒果种植上,除了进行矮化嫁接、改良品种,街道还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培育和发展晚熟芒果。”
村民白婷和家人正在果园中忙碌着,家人摘果,白婷则忙着修枝剪叶。“栽种芒果要通风透气,现在剪掉叶子是为了给芒果补光,提高芒果的品质。”白婷说,“每年都会有专家到村里对我们进行培训,我们会结合技术人员讲的和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来管理家里的芒果树。”
元江县绿色食品办公室高级农业师杨桂林介绍,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元江试验站和尼章光芒果专家基层工作站,元江县狠抓芒果“绿色食品牌基地”建设,颁布实施地方标准《元江县芒果绿色种植技术规程》,全面推进嫁接改良、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的运用,促进芒果品质提升。
▲元江芒果受欢迎
据悉,目前元江全县种植芒果16.8万亩,在科技的支撑下,元江县芒果品种不断优化,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与国内芒果主产区错峰上市的发展格局。
“不仅仅是芒果,在水果产业发展上,元江县农业技术部门做足水果品种引进、筛选试验、推广种植和农业科技培训,以及病虫害防治、绿色技术推广等功课,助力元江县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元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赵兴东说。
“近年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加强科技培训,芒果实现丰产增收,村民的种植意愿得到了提高,在芒果核心种植区域,甘庄片区的村民纷纷调整种植结构,将冬早蔬菜改种为芒果,收入得到大幅提升。”赵兴东说,“近年来洼垤乡和龙潭乡也种植了一些芒果,部分村组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农业技术部门会继续加强科技培训,提升村民管理水平,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育主体拓渠道打品牌提升竞争力
“我们合作社每年都会为社员举办培训,经过这几年持续培训,果农们在种植技术方面也有所提高,果子能卖上个好价钱,现在每次培训会场都坐得满满的。”元江县金侨热带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勇说,合作社每年都销售上万吨芒果,缓解了果农的销售压力,芒果上市季还能吸纳一部分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
在芒果产业发展上,元江县大力培育和发展芒果专业合作组织和芒果产业协会,通过“产业园+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了芒果“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销售、流通、农旅融合”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全县1.4万户农户增产增收。在芒果产业上,元江培育了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市级2户,专业合作社9个、家庭农场21个,“一村一品”芒果示范村2个。
▲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对果农进行培训
在提升芒果产业组织化水平的同时,元江县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目标,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进元江芒果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打造元江芒果知名品牌。目前元江县注册了“元江芒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大有为”“阿竜”“金绿”等一批企业产品商标,“元江芒果”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每年元江芒果上市时节,除了合作社、外地客商忙着收购芒果外,当地还有一部分人在忙着收购芒果,他们被当地群众称为代办。邱文义做芒果代理收购已经五六年了,他告诉记者,他主要是为各大电商平台代理收购,芒果大量上市的时候一天可以收七八吨。
▲村民到收购点交售芒果
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元江县加快培育和发展芒果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县域内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加强与主流电商平台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据了解,今年芒果节期间,元江县政府与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芒果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打造生产数字化服务体系、流通智能化供应链体系、销售渠道定制化供应体系、区域品牌建设系统化服务体系、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服务体系,促进元江芒果产业提质增效,助力群众增产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以果为媒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每年芒果飘香时节,元江县都会举办芒果节,迎接八方宾客。今年的“中国·元江2021金芒果文化旅游节”恰好碰上端午节、花街节,三个节日相遇在芒果成熟的季节,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芒果品牌推介会、户外采摘直播向外界全面推介元江资源、元江芒果;乡土民特·精品荟萃展区汇集了元江的各类水果、特产、美食,产品琳琅满目,让游客大饱口福;民族歌舞表演、乡村休闲活动,让游客领略了花果元江的闲适生活,感受到花果元江的独特魅力。
▲芒果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到元江游玩
芒果节不仅提升了元江芒果知名度,更带动了旅游业、餐饮业、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发展。据了解,今年6月11日至16日芒果节主体活动期间,元江县累计接待游客28.46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收入1.73亿元。
元江芒果节自2004年开始,每年一届。得益于芒果节的连续举办,元江芒果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远销省内外,芒果已成为元江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元江县依托红河谷热带风光、绿色生态的芒果产业群、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元江芒果文化旅游节为媒介和推手,逐步形成了一批集绿色生态观光、民族民俗多彩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于一体的芒果特色旅游村镇、乡村旅游示范村,推进了特色芒果、果品加工、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吃芒果比赛陶立斌摄
今年芒果节期间,元江县举办了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招商引资推介会,成功签约5个项目,投资总额49.06亿元。通过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旅游+、康养+”产业,以招商引资新成效推动元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芒果节的举办,不仅最大程度释放出芒果的价值,还深层次展示元江形象,宣传元江文化,擦亮“滨江花果城 避寒养生地”城市名片,推动元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元江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添砖加瓦。
★评 论★
强优补弱续写元江芒果精彩故事
元江芒果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芒果主要优势产区之一,芒果在全县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元江县把芒果种植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打造,在各项举措的叠加下,元江芒果产业质效逐年提升。但同时也应看到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品牌不强等弱项,只有久久为功、强优补弱,才能不断续写元江芒果的精彩故事。
用好优质资源,激活发展潜力。元江位于红河流域中上游,属全国少有的干热河谷气候,坝区常年不冬,终年无霜,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区域内少有现代工业污染源。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条件孕育出的元江芒果,与其他地方相比具有成熟早、内在品质良好的优势。昆曼国际大通道从元江穿境而过,玉磨铁路、永金高速等交通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未来的元江蕴藏着无限机遇。元江要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把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持之以恒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新型主体培育和品牌打造,提升芒果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不断释放芒果的最大价值。
完善基础设施,打好发展基础。正如果农所说的那样,只要有了水,果子的品质会进一步提升,有部分果农自发投入资金抽水灌溉芒果园,但放眼全县,工程性缺水是众多果农普遍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来化解。元江县要着力抓好省级元江芒果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设施,强化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踏踏实实打牢芒果产业发展基础。
▲李崇凯 摄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绿色发展。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切入点和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嫁接改良、矮化修剪、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的运用,促进芒果产业提质增效。同时抓好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完善芒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元江芒果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育主体创名牌,释放芒果最大价值。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紧紧聚焦芒果产业,建设一批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业技术强、服务质量高、市场化运营规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元江芒果组织化水平。在品牌打造上,以提升品质、强化加工、产业融合、创塑品牌、传播推广为战略发展路径,推进“元江芒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元江芒果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抓好营销平台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做大做强电商企业,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强化数字赋能,释放芒果最大价值,助推全县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