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展示我市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发展愿景和实现“六个高质量”走在前列的目标追求,广泛宣传好南京市各区、各部门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和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水平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充分展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感、获得感,南京市举办“改革再出发创新向未来——南京市2018年度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故事分享会”活动,引导全市干部群众为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贡献。
本次活动由中共南京市委改革办、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综合部、《金陵瞭望》杂志社联合承办。
今天,“梧桐论语”推出第八篇案例——《架设审改“直通车” 助推发展高质量——南京市江宁区“预审代办”改革案例情况介绍》。
先跟随小编一起观看
↓↓↓ 江宁区的优秀案例视频吧!↓↓↓
架设审改“直通车”
助推发展高质量
南京市江宁区
“预审代办”改革案例情况介绍
近年来,江宁区按照中央和省市“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瞄准企业投资建设的痛点堵点,探索实施了预审代办制改革,通过流程再造、集成服务,为项目开工建设架设了审批“直通车”,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预审代办制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面上推广,并荣获中编办创新奖、省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成果奖等多项奖项,已经成为江宁改革的亮丽名片。
01
改革背景
(一)企业投资兴业有普遍诉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土地、规划、环保等要素制约越来越趋紧,由于传统审批事项互为前置、相互制约,企业普遍反映项目建设“审批时间长、盖章多、收费多、中介多以及材料多”等“一长四多”问题,项目平均审批流程20多个,耗时200多天,名目繁多的审批材料和复杂繁琐的审批流程,对企业和群众而言也是“一头雾水”,严重影响了项目落户和推进。因此,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成为企业群众的热切期盼。
(二)江宁转型发展有现实需求。江宁区作为南京市经济大区,正加快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转型日益提速,投资规模日益提升,项目总量日益增多,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工业百强区10强。近年来,先后引进了长安、中兴、格力等一大批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的优质项目,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一个项目开工,平均每周都有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落地。这些项目的引进落户,在为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活力的同时,也对审批服务赋予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优化营商环境有内在要求。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各地能够提供的优惠政策空间已经越来越有限,未来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营商环境塑造上,而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是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当前,从中央到省市对优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省市提出要“当好企业‘店小二’、提供‘保姆式’服务”。江宁作为全市改革发展先行区,有责任有义务在推动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探索,进而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支撑。
02
主要做法
(一)精简再造审批流程。把项目办理土地手续的“等待期”,作为后续审批服务的“介入期”,以预审方式缩短流程、节约时间。
01
提前介入
在项目进入预审代办程序之前,由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提前介入开展“四规评审”,指导项目单位开展节能评估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等材料的准备工作,出具预审批意见。
02
平行推进
依托预审代办专用软件平台,连通发改、环保、住建、消防等12个部门窗口,通过项目基础材料一次录入、审批要素多家共享、同步办理,解决各审批事项之间互为前置、交叉重复问题,实现并联审批。
03
垂直衔接
将项目预审代办各个阶段中区级层面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给市级相关部门,恳请协调解决,合力打通项目办理“中梗阻”。
04
及时转换
企业取得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出让合同后,相关职能部门依次在3个工作日内,将预审批文件替换为正式批复,使得项目一“临盆”就能够拿到“出生证”。
(二)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坚持把服务作为最好的“管理”,部门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一是开展“牵头服务”,构建“上下衔接、互联互通、运转顺畅、快捷高效”的代办体系,由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领衔,“全科式”、专业化的百人代办员队伍负责,为重点项目开展贴身代办。二是开展“帮办服务”,建立“项目有人接、审批有人办、过程有人问、结果有人盯”的闭环体系,并将代办服务从投资建设领域的18项业务,拓展到民生、城建和产业三大类66项,最大限度覆盖审批全流程。三是开展“定制服务”,为项目单位打造个性化咨询报告书,推送“时间节点、准备材料、审批部门、实施路径”等全程信息,实现“一企一档一册”,并探索民生服务“全程陪办”,全面打通便民惠企的“最后一米”。
(三)大力优化办事效能。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作为预审代办的重要方面,努力实现“受理前服务最优、受理后审批最快”。一是推出“一枚公章”,推动区行政审批局实质运行,已集中15个部门86项事项,划转13个部门35名工作人员,累计发放许可2.2万余件,“一枚印章管审批”初步显现。二是实施“一站审批”,推动启用投资建设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大厅,整体搬迁入驻联合图审中心,实现项目审批“只进一扇门、过程不出厅、链条全闭合”。三是推出审批“一份套餐”,根据群众需求,对多个审批事项进行全方位梳理整合,构建“一网受理、联审联办、集中勘验、同步办结、合并快递”的套餐审批新模式。四是推行投资“一次承诺”,探索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有效监管”试点,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
(四)探索实施不见就办。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预审代办制内涵,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切实用好线上申报、快递送达等多种渠道,努力实现“不见面审批是原则、见面审批是例外”。一方面,以网络联结减少见面环节,将核准立项项目、港澳台出入境签注等服务事项,划入“不见面”审批清单,在省政务服务网上公布的“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已达950项,位居省市前列。通过网上预约申报等手段办理审批,“不见面”办件数占办件总量40%,企业通过自助取证机领取营业执照占比30%,共办理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2360户、占全市75%。另一方面,以快递送达取代见面发证,积极推广审批结果EMS快递送达服务,累计免费快递寄件量近10万件,特别是在商事登记领域,通过免费快递服务领取营业执照占比60%。
03
改革成效
(一)审批周期明显压缩。经第三方评估,依托自建的区级预审代办信息系统2.0版,实施预审代办改革后,相关审批材料实现大幅减少,材料精简率达73.8%,项目通过模拟审批再到正式审批,平均可为企业节省80-120天的筹建时间,提速率达75%以上。预审代办极大地压缩了项目建设周期,一方面有效节省了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早日投产达效获利创造了条件,深受企业和群众的好评。
(二)项目把控更加精准。实施预审代办对政府而言,可以准确掌握企业的投资意愿,充分检验项目审批相关手续的完善性,在土地指标分配上予以倾斜,将有限的土地资源精准投放到大项目、好项目中,有利于掌控项目建设进度。对企业而言,预审代办方式可快速找到合适的中介服务,并与审批部门对接,达成视同正式审批的意见,便于统筹计划投资决策,坚定项目投资预期和信心。
(三)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将预审代办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力抓手,对企业而言,代办员作为企业与部门间的业务枢纽,投资方只需联系属地街道园区,就能完成从项目注册登记、项目报建到项目验收20多个审批环节的流转,彻底告别“多头跑”、“来回跑”;对政府而言,由代办员对审批材料和要素进行整体把控,部门审批窗口只需对接代办员就可以扎口办理,大大提高了审批窗口的办理效率。
(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审批制度改革是世界银行评判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截止目前,全区累计纳入预审代办项目共158个、总投资超1500亿元,已有33个项目完成模拟审批阶段待转换,其中32个项目通过模拟审批完成正式转换,高效率的服务使得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也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江宁获得2017年度全省创新创业环境评价先进区。
江宁区以“预审代办”为突破口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多次获得中央和省市表彰,改革成效获得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当前及今后阶段,江宁区将进一步丰富“预审代办”内涵,扩大项目覆盖范围,打造“一网通办、全程代办、预审联办、集中批办、不见就办”的集成服务新模式,努力为省市审批改革当先锋、探路子。
编辑整合:梧桐论语
往期精彩,点击阅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