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桃林村旅游产业项目
大众网烟台4月3日讯 (通讯员 李继东 王洪崴 记者 纪虹宇) 四月的莱山,大地回春,鲜花初绽。走在夹河村、郑家庄、南水桃林村等多个村居,到处是绿草如茵、绿柳成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公园当中。如此美丽的村居,远不止这一两处。2017年以来,莱山把发展村居致富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惠民生“三项举措”之一,提出到2019年全区114个村居都至少有一个集体收入项目和一批致富示范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莱山各个村居的面貌靓了起来、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人们的精气神儿更足了。
“乡村振兴,要坚持产业先行,坚持以致富项目为引领。当前,莱山区的农村工作有正确的发展思路、有良好的工作基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责任、有义务,更有信心、有决心在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振兴乡村发展中走在全市、全省前列。”莱山区负责人表示,莱山区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推动村居致富计划落地落实、见到成效,打造全省、全市农村致富的“典范工程”。
东沟村纯天然饮用水厂项目
一个村子生产出来的饮用水,不仅注册了著名商标,还销售至宾馆、证券公司、大企业,供不应求,仅仅几个月下来,销售值就达到50余万元。这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4月2日上午,莱山区组织开展全区农村致富项目观摩活动,实地观摩了5个村居致富项目,头一站就是东沟村纯天然饮用水厂项目。上午9时许,走进该项目的生产车间,几位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莱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沟村于2017年3月成立了烟台甘霖水业有限公司,目前主要有“金旷泉”““财爷的水”两大品牌,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00万元,计划年产值递增30%到50%。
郑家庄温室大棚项目
村居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同样让莱山的众多村居在发展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在院格庄街道郑家庄,现代樱桃大棚和高标准蔬菜温室大棚项目,让这个在两年前集体经营性收入还是“零”的村子有了希望。“这里要全力打造集有机农产品、苗木、花卉为一体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等项目建成后,每年村集体和村民将实现增收110余万元。”院格庄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和其他几个村不同,解甲庄街道丁家夼村走的是发展农村电商的道路,同样收获颇丰。解甲庄街道负责人介绍,“卖果难”是长期以来困扰果农的大问题。2017年,丁家夼村建设完成丁家夼大樱桃一体化供应链基地,每天可销售樱桃等水果2万余斤,帮助果农网上销售大樱桃20万斤,线下销售35万斤,销售收入410万元,果农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在奔向富裕的道路上,莱山的农民无疑是幸福的。据统计,2017年莱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25元,居全市第1位。这与莱山区委、区政府对农村致富项目发展的高度重视有直接关系。
2017年,莱山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2231”工作思路,明确提出: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抓手,把发展农村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引进和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文化、高效农业等致富增收项目,力争三年内每个村居都至少有一个集体收入项目和一批致富示范项目。随后,莱山又研究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村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三年致富项目培育计划,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根据经济基础、集体收入、产业项目等情况,实施分类奖补,推动财政资金向经济薄弱村、没有致富项目的47个村或有致富项目但产业升级面临瓶颈的村进行倾斜,重点帮扶薄弱村居发展农村致富项目。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南部13个村居新培育打造了15个集体增收项目,项目预算总投资达7600万元,建成后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200万元。
发展农村致富产业项目,短短一年时间,成绩如此显著,莱山有其独到的优势。莱山区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区里对这项工作极其重视,另外,莱山基础好,后劲足,提前完成脱贫任务,村居主街硬化率100%,自来水改造率100%,城乡环卫一体化100%,对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大棚100%拆除,114个村居的财务审计调查实现100%覆盖……这些都为村居发展致富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目前,莱山区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发展农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把发展农村致富项目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促进村居由“输血”向“造血”,由“等你扶”向“我要富”转变,实现集体有收入、群众能致富的目标。下一步,莱山区每个村居都将围绕全区农村致富项目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村居致富项目2年(2018-2019)规划,找准适合村居自身发展的产业,重点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业、创意农业、品牌农业,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开发工业项目,增强村居“造血功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