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6月18日电(记者廖睿灵)记者从国新办18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了解,自我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优质粮食供应、促进粮食产业质量提高、满足人民消费升级需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总工程师翟江临介绍,为促进优质粮食工程落地见效,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215亿元,引导地方和社会投资600多亿元。培育了以湖州模式、阜南模式为代表的典型经验,涌现出吉林大米、山西小米、水韵苏米、齐鲁粮油、荆楚大地、天府菜油等知名品牌。

翟江临介绍,优质粮食工程推动了从增产到提质的转变。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粮食生产增产与提质、降本与增收相互促进,粮食收购逐步由政策收购转向市场收购,市场收购比例超过90%。

优质粮食工程促进了各环节分散经营向全链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通过优质粮食工程,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售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结构,优化完善粮食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扶贫效果,帮助全面农村振兴。

优质粮食工程满足了从吃饱到吃好、吃营养健康的转变。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优势,着力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创造品牌,实现粮食生产、储存、销售的有机衔接,使供需结合更加直接、紧密、畅通,让人们的米袋多装优质粮食,多吃中国好粮油。

从各地实践来看,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效果显着。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实现了粮食生产大县的全权复盖,粮食质量安全检查监测体系实现了监测面复盖5万吨以上粮食生产县的60%,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加了优质粮食超过5000万吨。翟江临说。

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深入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粮食品种品牌提升、粮食品质追溯提升、粮食机械设备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等六大行动,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加快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全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使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色彩更加丰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