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面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不断发力,成千上万的镇村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走出一条属于县、镇、村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省各地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主导产业,着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同时,发挥乡镇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支持建设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按下“快进键”。
“从发展宏观趋势、战略布局上统筹谋划‘县域’的定位及功能,探寻实现‘点、线、面’总体联结的优化路径。”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危旭芳表示,要聚焦阶段性目标任务,久久为功推进县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未来可以结合分类分级、组团结对、驻镇帮镇扶村、新型对口帮扶协作等多种方式,明确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主攻方向,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富民兴村。
新铺镇村民种植食用菌
驻梅州蕉岭县新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搭建平台带动农户致富
文/赖嘉华 危健峰
图/受访者提供
建设光伏项目,发展“板上发电,板下经济”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日前记者了解到,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的努力下,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通过搭建发展平台,国企赋能、促进全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推动乡村振兴迈稳迈实。
工人们来回穿梭忙碌,轰鸣声此起彼伏,在新铺镇绿色低碳“光伏小镇”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桩柱已经打好,一箱箱光伏板正运抵现场等待安装。
“项目预计将在3月底完工,建成后将发展‘板上发电,板下经济’模式。”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丘旭宁介绍,该项目由国企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新铺镇政府签订协议,规划二期投资9亿元在全镇范围内开发复合型光伏项目。
据了解,当地结合“光伏小镇”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板下经济,将农业生产与光伏发电相互结合,重点打造食用菌、蔬菜、南药、花卉、特禽养殖等五大“农光互补”产业,提升镇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水平,让越来越多人享受光伏农业建设成果。
走进谢晋元将军故居所在的新铺镇尖坑村,该村通过建设数字乡村平台,全天候在线帮助村民实时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该平台包含智慧党建、网格管理、平安乡村、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大数据等内容。”丘旭宁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新铺镇还搭建了许多推动乡村振兴的“大平台”。据了解,新铺镇创新成立镇级国有企业(镇级投资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开放引进资金、人才、资源、技术等多方要素及力量,推动全镇经济发展。
“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国企赋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补足发展短板,为当地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信心与广阔空间。”新铺镇人大主席涂伟文表示。
打造生产观光一体蚕桑产业示范基地
驻清远阳山县小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黄国斌 薛晨
春风吹过,连江河水泛起层层涟漪,桑田中的桑树叶在暖阳下更显青翠。早春时节的清远市阳山县小江镇,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顾不上欣赏眼前的景致,广州市驻清远市阳山县工作组组长兼小江镇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刘贞元盘算着如何持续发力,推动小江镇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小江镇沙寮村地处连江河右岸,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宜桑园密植,有40多年种桑养蚕历史,每年3月到11月均可养蚕。记者走进位于沙寮村的致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种蚕茧养殖基地,建筑工人正忙着施工。企业负责人邓永锋说,基地要赶在桑叶大量上市前加快建设,为全年的蚕桑育苗和养殖打好基础。
工作队队员兼沙寮村第一书记熊立华告诉记者,该公司由工作队配合小江镇政府推荐引进,企业立足沙寮村桑蚕养殖基础,打造生产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蚕桑产业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目前工作队正在为该基地争取修筑机耕道和排洪防洪工程的帮扶资金,助力蚕桑产业更好发展。
朱定奎见证着家园变美变好,亲手写下春联
“一村千树”为村民淘到“绿金”
驻肇庆封开县金装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添新引擎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黄瑛居
“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在肇庆市封开县金装镇望高村村民朱定奎的家门口,过年新贴的春联依旧火红。他说,自该村的“一村千树”项目启动,他见证了当地人居环境变好,大家也对美丽家园建设充满了信心。
据悉,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自入驻金装镇以来,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发展实际和帮扶需要,启动“一村千树”项目,巧用“六块地”,种植适宜的经济树、观赏树,在破解环境整治提升难题基础上,实现“植新绿、淘绿金”助推“美丽经济”。
“一村植千树,巧用‘六块地’。”工作队队长胡俊介绍,工作队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路边地等“六块地”,引进专业的种植公司,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珍贵树、产出收益较高的经济树、观赏价值较好的彩色树,“一村千树”的项目应运而生。
工作队采用了规划先行、示范引领方式,在望高村、安靖村开展试点。“示范引领的效应,很快得到了检验。”驻望高村第一书记米舜说,去年3月12日,首批“一村千树”项目种植了5400多棵紫花风铃木,盘活了70多亩闲置地。
据了解,种植绿化树木后,由苗木公司负责日常维护,村民也参与监督,人居环境改善效果明显,这让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逐渐成为村庄建设的“参与者”。
“现在栽种的苗木已经达到了1.5万棵,增加了麻栎树、冬青树等品种。”胡俊说,第二批“一村千树”项目也在新圩村、开祥村顺利落地,其余8条村也在平整土地、安装种植设施,预计在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作为示范点,望高村采用了“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企业”方式,以“按年支付租金+收购时支付收益”的形式保证村民通过种植苗木,拿得到收益、看得见实惠,拥有真真正正的“致富树”。胡俊介绍,村民不仅可以将“六块地”出让给企业获得租金,还能参与苗木的养护种植,月收入2500-2800元。
苗木种养企业负责人翁先生表示,金装镇的成功,让产业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效应,公司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将周围的南丰镇、长安镇等连片打造。
水头镇农光旅一体化项目
引进魔芋特色农业产业园 建起魔芋产学研创新中心
驻清远佛冈县水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打造农光旅结合产业发展模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乐 通讯员 陈颖东
图/受访者提供
早春时节,新一批魔芋苗正经历测试,准备在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魔芋产业园里种下。两个月前,产业园首期1800亩魔芋刚刚迎来大丰收。
建设魔芋全产业链产业是水头镇发展的高附加值生物农业产业项目之一。省驻佛冈县水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自2021年进驻后,有力有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打造农光旅结合产业发展模式,开辟出一条乡村优势“新赛道”。
“去年由技术人员带着我们种魔芋,今年我们村民可以自己种植运作了,乡亲们的干劲都很足!”水头镇桂元村党总支书记郑松滔介绍,该村盘活500亩撂荒地用于发展魔芋种植特色产业。当地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和分红,还能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增加了20万元以上。
对于魔芋这种作物,当地群众起初不太了解。郑松滔说,通过工作队持续组织培训学习,宣传魔芋种植的市场发展前景,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工作队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关注力度之大,也是吸引我们来这里发展魔芋产业的重要原因。”清远振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红元说。
记者了解到,水头镇引进魔芋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以来,通过“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使得一期1800亩魔芋种植产业化、规模化。二期即将完成,种植面积达1万亩,同时魔芋产学研创新中心投入使用,成为规模较大的魔芋种植基地,2025年产值预计可达50亿元。
“过去的水头镇只有砖厂、碳素厂等少数粗放型小作坊企业,我们觉得乡村产业要有持续生命力才能发展。”工作队负责人介绍,工作队千方百计协调招商引资,撬动市场资本约16.8亿元,重点投入联农惠农且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高附加值生物农业、新能源产业等。
为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工作队与水头镇协同开展农光旅项目,将“农业+光伏发电+旅游”有机结合,做到“上能发电、下能种植”。当地引进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中核汇能公司建设20万千瓦光伏综合体项目,为参与项目农民带来土地及劳务收入每年每户8000元以上。
此外,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水头镇正打造“中医药+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医养中心,今年4月将全面落成。同时以“魔力小镇”为主题谋划建设农文旅特色小镇,统筹推进动漫IP文化、电子商务、中高端民宿等产业,目前正开展前期策划、立项和设计工作。
马头镇通过“千企兴千村”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千企兴千村”盘活沉睡土地
驻韶关新丰县马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引入企业汇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乐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日前,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的秀田古树旁,一大片油菜花和芥兰花在田间竞相盛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春赏花。与此同时,当地村民正采摘蔬菜,准备进行分拣、包装。
马头镇作为新丰蔬菜产业园的核心区,已通过土地流转,培育和吸引了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韶关市委办驻新丰县马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自2021年7月进驻以来,协助全镇开展“千企兴千村”行动,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农互促,汇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回收、粉碎、压实、打捆、运送……在马头镇福水村的秸秆回收和综合利用试点,一捆捆玉米秸秆经深加工转化为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变“废”为宝。
“千企兴千村”行动部署以来,马头镇以“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市场运作”为原则,由工作队员分别与福水村、军一村、军二村、军三村、湾田村和层坑村等村党支部做好沟通联络,与韶能集团新丰旭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多次实地勘察洽谈,积极探索出秸秆综合利用机制,截至目前,当地已回收玉米秸秆、杂草荒木、稻谷秆、甘蔗尾叶等农林废弃料5000多亩,累计6200吨,900多家农户增加了收入。
进驻一年多以来,工作队经过走访调研和深入调查民意,凝聚起多方力量。当前,马头镇已成功推动辖区26家企业与30个行政村紧密对接,深入开展“一企兴一村”“一企兴多村”结对帮扶。
近年来,通过全面了解各村发展需求,马头镇因地制宜开展撂荒地整治,并进行土地流转复耕。“全镇累计盘活‘沉睡土地’2476亩,流转土地超过2万亩。”工作队队长肖雄介绍。
接下来,工作队还将结合马头镇本镇特色发展好“蔬菜、优质鱼、豆腐、竹子、红薯、中草药”六大主导产业和“罗陂鸽子、石角花卉、大席螺旋藻蛋鸡”三大特色产业,以产业帮扶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