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的大罗桥,更加符合群众出行和河道防洪要求。南方日报记者 黄培强 摄
编者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新发展阶段,广东提出要实施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本思路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主力军,梅州丰顺县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产业兴村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即日起,《南方日报·梅州观察》、南方+梅州频道推出“走进乡村看新貌”丰顺县城乡区域融合系列报道,聚焦丰顺县镇村一线实践,循着丰顺建设品质县城、美丽圩镇、和美乡村的足迹,以工作的实处、细处着手,讲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故事,敬请垂注。
一场简短的通车仪式,看似普通,又不简单。大罗村8座主要交通桥梁均已完成改造并通车,这件事能够载入大罗村的村史。
改造村中主要交通桥梁,这件事大罗村坚持了5年,耗资超800万元。
“发动外出乡贤和村民捐资约390万元。”不用翻账本,大罗村党支部书记黄福财直接可以说出每一笔捐资的数额。
近四百万元,对于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来说,并不是小数目。2022年,大罗村村集体收入40.1万元。
为何一个村要执着于改造村内桥梁?8座主要交通桥梁完成改造通车给村里带来哪些变化?走访大罗村,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凝心聚力的基层党建工作,藏在日益变化的乡村新貌,藏在干群内生动力的释放中。
●南方日报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郑坤 卜优芬 陈秀瑜
从有到忧
村内桥梁进入“老龄化”
“没有一座桥梁受损,两岸群众生活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在察看全村的受灾情况后,大罗村干群有序进行灾后恢复工作。
9月6日—7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上游地区水量汇聚,造成汤西镇境内3条河流水位暴涨,大罗村部分低洼地区被淹。
这个时间,距大罗村第八座桥梁华祝阁景观桥改造通车相差半个月。“过去遇到这样高的河流水位,大罗村群众出行只能望水兴叹。”黄福财说,强降雨期间,完成改造并通车的8座主要交通桥梁保障了群众日常出行。
距县城汤坑镇约10公里,大罗村四面环山,中间小平川,北河支流龙车溪穿村而过,将村庄分为两大块。这边是早期居住集中地,那边是耕种集中地。
四面环山的地形,决定着山路扮演着大罗村内外连通的中介角色。当然,穿村而过的龙车溪阻碍着村内7个自然村人员物资流通,这也使得村内桥梁一座接着一座建了起来。
“没桥的地方怎么过,蹚着河水过,经常有人滑倒掉到河里。”89岁的张美珍,担任村干部28年,对村中的变化记忆颇深。“从木桥到水泥桥,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虽然没有确切的村史记载,大罗村最早的一座桥始建于何时,但村内的桥梁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大罗人生活,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
“从村委会出发,超过一半的自然村是需要通过桥梁才能到达的。”黄福财说,这些桥解决了农村生产物资和生活物资的运输问题,方便村民与外面的交通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大罗村缺桥吗?不缺。粗略计算,全村包括漫水桥在内的桥梁十余座。
大罗村有桥,为何要相继投入大笔资金进行改造?在走访中,村民的答案一致:这些桥梁不安全,满足不了群众的生活需求了。
在刚刚通车的华祝阁景观桥旁,立有一块石碑,如是记载:大罗圩尾石桥在20世纪50年代末兴建,桥宽2.7米,行人坐车经常跌落河中。
曾经,架在大罗村沿河两岸的桥梁,是村民的宝。随着时间的洗礼,却成了村民的担忧。
“作为村民出行的必经之桥,大罗村村内的桥梁受限于当时的建造技术和资金,普遍存在建造简单和施工不良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河水冲刷和不时的洪水冲击,加上年久失修,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黄福财说,早些年村内桥梁周边安全问题,是村中工作内容之一。
影响出行,自然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伴随而来的是,部分自然村的村民开始往外搬,逐渐出现了“空心化”现象。
2016年4月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对口帮扶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路难走、无产业、人外迁,力量散”这是当时扶贫干部钟奕苑对大罗村的第一印象。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面对部分桥梁起不到连通的作用,甚至成了摆设,成了群众生活生产之忧,这个问题困扰着大罗村。
“不是不想修,是难以启动修桥项目。”黄福财直言,修桥,对于还是省定贫困村的大罗村来说,必须面临一个问题:资金从何而来。
从忧到优
便民桥梁焕发“第二春”
“不能再等了!”2019年,大罗村召开了一场村民会议。修桥的事被提上了日程。
背后的底气,离不开帮扶工作队的力量。
2018年12月12日,在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大罗村岳潭拆旧复垦项目指标在省复垦指标交易平台成功交易,为全省首宗拆旧复垦指标交易项目。成交单价为50万元/亩,交易总金额达2154.05万元,其中15%给土地所有权人(村集体)。
“这一笔钱,给村里基础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黄福财说,怎么用好该笔资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再三商量。很快,建设重点放在了村中桥梁的改建项目上。“第一座桥,就是供前桥。”
供前桥所在的位置,颇似关卡。旧桥的高度只比水面高几十厘米,河水稍涨的时候,桥体经常是泡在水中。
“对面有300多亩田地,基本全村的农田都在那边。”住在附近的一名群众说,旧桥宽不到1米,人员通过基本没问题,但机械就相当勉强。“只能允许小型农耕机器通过。”
召开村民会议,详细了解村民需求,很快,一座崭新的供前桥架了起来,桥宽3.5米,总耗资25万元。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趁热打铁,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在征得群众同意后,先后在原址上启动新美桥、竹前桥的建设。3座便民桥梁焕发“第二春”,村里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上了日程。
让黄福财感到变化的是,群众对村里的建设越来越上心,越来越支持。群众的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当时就有群众跟我说,他们能不能为村里建桥捐资,参与乡村建设。”
不能只靠帮扶力量和村集体资金,大罗村在推进桥梁改造项目上有了新方向——小范围接受干群的捐资。
塘房桥,总耗资60万元,捐资总额约15万元,达到总造价的四分之一。这座带着干群参与乡村建设热情的桥梁,拓宽了大罗村与邻村的来往通道。在桥梁捐赠芳名录中,不少捐资者均为邻村人。
群众的意愿越来越强,2020年,大罗村桥梁改造的更大计划启动了——改建花园桥和大罗桥。
位置上,花园桥和大罗桥这两座桥位于大罗村委会旁,为大罗村村民日常通行和通往火滩的主要交通要道,均修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桥面坑坑洼洼,个别桥墩出现塌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经专业部门检测后定为危桥。
对此,丰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大罗桥重建工程列为县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经勘察,拟对大罗桥、花园桥进行拆除,合二为一,建造一座长41米、宽9米的大桥,并沿河堤打造休闲步道,彻底解决大罗村交通隐患。
可难题来了。大罗桥重建及附属工程建设预计总投资35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只有140万元,剩下缺口怎么补?
“工作队和村委积极动员,发出捐资倡议,看看能否填补一些。”黄福财说,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个月,该项目获得了245万元的捐资。“党员干部带头捐,村里群众跟着捐,外出乡贤踊跃捐,热心人士也来捐,剩下不够的再由村集体收入填补。”
2019年至今,有上级资金的支持,帮扶力量的加持,干群内生动力的释放,大罗村内一座座原本让群众担忧的桥梁有了新貌。
从优到强
连心桥梁谱好“振兴曲”
桥通路通人心聚,在大罗村,改造桥梁带来的不仅是村容村貌和交通的变化。
“进一步凝聚了我们的党员干部力量,激发了我们群众的内生动力,以党建引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黄福财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感触颇深。“要继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黄福财的这番话,并非官话套话。
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一组数据足以佐证:近年来,大罗村共计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用于各项民生事业建设。党员、乡贤为建设大罗共捐资530多万元,完成了5公里沿河路的建设、重建桥梁8座、安装太阳能路灯600盏实现全村全覆盖、建立公立幼儿园1座、完成“一河两岸”美化绿化5公里等民生项目,村容村貌、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
“村里每次开党员会议,我都要去参加。儿子在家就叫儿子送我去,儿子不在家就叫照顾我的阿姨送我去。”老党员张美珍笑着说,和她一样关注支持村里的党员同志,并不少见。“捐资造桥,我不但自己要捐,我的儿子儿媳妇也要捐,能捐多少就多少。”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大罗村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提高威信、提升影响。
儿子回家能够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今年63岁的黄自包直言想都没有想过。
“桥通,路也得通!”黄自包,大罗村村民。他的房子位于刚通车不久的华祝阁景观桥旁。看到桥通车后,他和家人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家沿河的土地免费让出来,包括拆除一间杂物房,平整后修一条小路通往村里的篮球场。
2020年,大罗村退出了省定贫困村行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大罗村美了“面子”、富了“里子”,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的3.6万元提升到2022年的40.1万元。
更多的改变,在这个不起眼的小乡村进行着。
每逢假日,大罗村网红水坝好不热闹。宽敞的河道间,清泉叠水成景,市民携孩童,或在浅水中嬉戏,或漫步在亲水步道,又或聚在坝上远观。
“得益于8座主要交通桥梁的改造,当前村内河流水系畅通。”黄福财说,村里以“水”为引,打造了数个网红打卡点,带旺了村里的人气。
在特色产业方面,大罗村利用林地多的优势,加大林下产业发展力度。发展林下蜜蜂特色养殖、林下“景天三七”中药材种植、绿色光伏等特色产业,扎实推进300亩水田垦造项目落地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丰顺县龙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勇腾坦言,2019年刚到村里时投资条件相对艰辛,但很庆幸见证了大罗村的蝶变,从道路到村容村貌,都焕然一新的感觉。“接下来,我们还会在种植‘景天三七’的基础上,引进油茶种植,进一步丰富林下经济品种,实现多元化发展。”
如今,得益于县、镇的支持,大罗村沿线风貌提升,大罗村新华街外立面整治,美化亮化人居环境等项目有序进行着。在大罗村“两委”班子会议上,大罗村第九座桥梁的改造也被提上日程。“群众有需求,我们就要聚力、发力。”
对话
汤西镇党委书记饶富将:
激活组织动能 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汤西镇朝着山水风光特色镇的目标定位,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结合镇村实际,狠抓落实,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如何在做特镇村上持续发力,汤西镇党委书记饶富将表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组织动能,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镇村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共绘乡村美丽画卷。
南方日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汤西镇要如何激活内生动力?
饶富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基层党建工作做的就是人的工作,落脚点在人,关键点也在人。我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即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才能更加有效激发干群的内生动力。
改变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的情况,当前,汤西镇全面落实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执行好网格化管理制度,发挥好党组织、党员干部带头作用,通过建强组织和队伍,发挥整合各方资源的优势,以“党建+”强化基层自治,推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致富,建设文明乡村,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激情和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建好用好基层党建的品牌效应,持续抓好新岭村、大罗村、河西村、南礤村等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发挥好省直机关工委等单位驻镇帮镇扶村作用,升级改造河西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高质量党群服务阵地,更好回应群众的需求,推动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近三年来,镇、村党组织累计发动乡贤、群众捐资建设民生事业1500多万元,为群众办下了建设改造桥梁、道路、学校、医院、小公园等一系列民生实事,进一步提升了群众信任感和认同感,筑牢群众基础。
南方日报: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当前,汤西镇如何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有哪些?
饶富将: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当前和今后汤西镇主要工作之一,重点工作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始终坚定“抓党建就是抓关键”的思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落实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实体经济等重点工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镇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发挥好镇、村两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二是始终强化“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导向。大罗水厂一期工程已正式通水运行,接下来汤西镇将进一步配合做好二期工程衔接、征地协调等工作,同步做好汕昆高速公路扩建征地工作,加快完成征地收尾任务。美丽圩镇建设方面,发动镇村干群,共同推进圩镇外立面改造、“三线”整治;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推动新岭村至大罗村沿线道路开工建设。全面协调落实农村污水站点的建设、验收,统筹谋划投入5000多万元在新湖村建设镇级污水处理站,加快推进项目立项,落实征地建设,不断强化甲溪水、龙车溪、南礤水等主要支流水域治理,切实改善提升辖区内交接断面水质。
三是聚力落实“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的实践。积极做好“四上”企业培育,盘活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等特色资源,带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全面推进景田矿泉水生产基地项目在南礤村开工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征地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厂房用地收储。加快建设投资6500多万元开发建设50亩镇级公墓,谋划打造烈士陵园。持续推进新岭、大罗200多亩水田垦造,促进农业增收增效。发挥好水产养殖优势,规划引进优秀养殖企业,与养殖户合作发展质优价高的水产养殖项目,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