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通过的畜禽养殖规划,在2006 年7 月,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各省、多数市县也相应制定各自的畜牧业发展规划,但实施这么多年,畜禽养殖规划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环节,畜禽养殖规划与环境政策不协调,畜禽养殖规划的实施效果差,使得我国畜禽养殖规划意义没有充分体现。

近年来,各地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粪便、污水和恶臭成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据估算,一头60kg猪每天产生的粪尿量是同样体重人排泄量的近4倍,畜禽粪便进入水体流失率高达25%~30%,加剧了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蚊蝇滋生、病菌泛滥、诱发疾病,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高。

确切实施好畜禽养殖规划对对实现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畜禽业发展规划的早期建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决策机制,将各类畜禽养殖业规划实施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并加以控制,使之达到最小化。

畜禽养殖规划的最重要特征是未来导向性,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测,也是对实现这种结果的行动安排,并且是在行动过程中不断趋近目标的所有努力。产生畜禽养殖环境危害的本质在于畜禽养殖迅速发展过程中畜牧业与农业脱节,环境管理与生产脱节。因此,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根本出路是树立可持续农业的思想,发展生态型养殖业,将畜禽养殖业纳入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中,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畜禽养殖业必须将畜禽生产、粪尿与污水处理、能源与环境工程,以及种植业、水产业等统一进行考虑,多方面配合起来协调发展, 以期把环境污染减少或控制到最低限度,最终实现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预防和减轻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工具,不但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且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对畜禽养殖业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能够保证畜禽养殖业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