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庆元县,不仅因86%的森林覆盖率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而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第一县”,而且是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包括森林经营管理、林菇复合栽培、香菇民俗文化等在内的庆元传统香菇栽培系统,充分体现了庆元菇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杰出智慧,对维持当地生计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传统农业系统,于2014年被原农业部列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正积极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弘扬的基础是科学内涵挖掘

800多年前,庆元龙岩村村民吴三公发明了以剁花法为核心的传统香菇栽培技术,开启人工栽培香菇的先河。经过几百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香菇栽培系统。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认为,尽管香菇栽培经历了从剁花法到段木法再到代料法的发展过程,但核心要素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至今仍然保存着多达23目、75科、182属、575种的丰富的菌物资源,以及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以选场、选树、剁花、惊蕈等为核心的传统技艺,以香菇功夫、香菇山歌、香菇隐语等为代表的香菇民俗文化,以菇寮、廊桥、西洋殿、吴三公祠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等。

闵庆文表示,仅从香菇栽培技术层面,就有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例如,香菇栽培初始阶段非常粗放,菇民们随意在菇木上砍一些刀痕生产香菇。可吴三公发觉菇木树种不同,被砍的刀痕深浅、大小、位置、方向不同,出菇的数量、大小就不一样,有的刀痕甚至不出菇。为此,他选择一些容易出菇的树种,用不同的刀法,按不同方向、深浅等要求规范有序地砍出刀痕进行对比,从中得出许多经验,总结形成包括多种工序在内的传统香菇栽培技术。

又如,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菇民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菇木林的采伐通常采用“伐大留小”的异龄林择伐技术,并且伐倒的菇木留在原地腐烂,实现森林的养分自我归还,是一种典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森林经营技术。

保护与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曹幸穗给予高度评价:“庆元先民采用林下经济模式,实现天人合一的农业资源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与生态环境协同进化的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庆元人在山上种了数百年的菇场,并没有留下任何损害环境的废弃物,这是多么伟大的遗产!”

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人们过分追求产量和短期经济效益、传统生产方式在现代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等都是制约因素。

对传统农业系统进行科学的价值评估,通过多种举措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目前已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形成共识。

闵庆文认为,庆元作为世界香菇发源地、菌物资源宝库、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应当仅考虑香菇产业发展规模,还应当进行生态、文化以及科研价值的考量,打造世界香菇研发基地、品种资源中心;拓展生态与文化功能,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研发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菌物产品的价值增值。

例如,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长期以来庆元全境都是香菇栽培区,香菇栽培基数大,具有丰富的香菇自然变异株系资源;庆元每年都要收集大量香菇特异株系进行品种筛选试验或提纯复壮试验,为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先后育成多个全国影响力较大的香菇主栽品种,在我国香菇栽培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还大量引进筛选适合在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林波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已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重要方式。但从普遍情况来看,生态产品面对着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庆元应当以传统香菇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为重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技术与机制体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