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中的养殖场。杨川 摄
引种车间、亲虾培养池、营养车间……步入位于湛江经开区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下称“863基地”),到处是科技感满满的湛江水产种苗发展的新气象。
仓廪实,看深海。2002年,经科技部立项,恒兴集团在湛江投资建设863基地,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承担国家种业基地项目的先河。基地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养殖模式、营养生物饵料开发、病害防治等工作,是集种苗、饲料、养殖、动保为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
种业科研是海洋牧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湛江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运用“揭榜挂帅”模式,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张榜,以海洋产业揭榜挂帅人才团队项目拓宽技术攻坚渠道,重点突出水海产品育种、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绿色养殖装备等方向,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863基地坚持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技术力量,联合开展育种、育苗技术攻关。”863基地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通过研发一个项目,产生一个成果,形成一个产业,辐射一片地区,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
种苗,是粮仓的“芯片”。在解决海洋渔业种源“卡脖子”问题的道路上,湛江连结硕果。2011年,863基地联合中山大学成功选育出第一个南美白对虾抗病新品种“中兴1号”,填补了国内空白。2017年,恒兴牵头行业龙头企业及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研究所,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南美白对虾联合育种平台,目前已选育出3个新品系,1400多个家系。
2022年,863基地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选育出新品种红罗非鱼“中恒1号”,突破了红罗非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其构建起红螯螯虾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体系,并突破了石斑鱼、金鲳鱼、军曹鱼等育种育苗技术,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石斑鱼、金鲳鱼……近年来,863基地承担或参与国家及地方科研开发项目,并取得多项成果,在良种良育良销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主持制定了国家标准《凡纳滨对虾育苗技术规范》。
此外,863基地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等国家、省部级课题60余项,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于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良种场”,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