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在农村屡见不鲜,是获得经济来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畜禽养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广受诟病。在农业大省湖南,畜禽养殖带来的经济收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洞庭湖地区尤为明显。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棉、油、茶、猪、鱼生产基地。区位的优势和重要性决定了洞庭湖的发展不仅要寻求经济目标,同时更要重视生态环境。
2017年4月,中央环保督查组对湖南洞庭湖生态环境提出了整改清单,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2018年湖南省政协将“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落实情况”确定为重点调研协商监督课题,三百多名政协委员徒步踏察掌握实情。
一手抓生态一手抓经济,到底该如何保障以生态为前提的绿色发展?
养猪衍生“生物天然气+沼肥”
岳阳县水网密布,拥有与长江相通的东洞庭湖。
在岳阳县的枫树湾生态农牧园里,一个圆球造型的双膜储气柜吸引了4月9日前去调研的湖南省政协“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落实情况”调研组的注意。在这里,养猪焕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绿色活力。
枫树湾的基础是生猪养殖,董事长尹五光从1997年养20头母猪起步,到如今实现年出栏三元良种商品猪3.2万头,是名副其实的“猪老板”。但是尹五光并没有止步于靠养猪实现经济收入,他还对“变废为宝”产生了念头。
2009年,尹五光为了解决公司养殖粪污的问题,投资380万元建起沼气生产设施,消纳所有的养殖粪污。沼肥全部回施到他流转的1000多亩种植基地,沼气除了供养殖场使用外,还集中供气覆盖了周边1038户日常生活用气,每年为村民节省燃料开支70多万元。
受到广泛认可和欢迎,尹五光继续深度挖掘,粪污变沼气、沼气变天然气。2016年,枫树湾投资建设沼气提纯生物天然气工程,建有总容积1.8万立方米的厌氧发酵罐和容积3000立方的双膜储气柜。
4月9日,湖南省政协“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落实情况”调研组由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带队,前往岳阳县枫树湾生态农牧园进行调研。
除了处理公司自有养殖场的粪污外,还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周边乡镇的粪污,产生的沼气提纯为生物天然气,与华润天然气公司签订了生物天然气供销协议。沼渣加工成有机肥,沼液集中配送到种植基地。通过沼气提纯、有机肥生产和沼液配送三大系统,形成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物天然气+沼肥”集中处理模式。至此,尹五光也不再仅仅只是当初的那个“猪老板”了,拥有生猪养殖、有机沼肥、绿色种植、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他手里多了一本生态能源致富经。
2017年6月27日,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全国政协主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当时明确强调要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废弃物变资源,无疑是为了洞庭湖区域能够拥有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作为环洞庭湖的企业,枫树湾的大胆尝试,提供了洞庭湖“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样本。
产业转型,造纸原料成舌尖美食
在洞庭湖生态环境告急,中央、省级层面高度关注洞庭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大背景下,环洞庭湖的经济转型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4年前,国务院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湖南、湖北两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主要包括湖南省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长沙市望城区以及湖北省的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根据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
洞庭湖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这还源于2012年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将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应按照“生态优先、综合治理、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将环洞庭湖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走生态发展之路。
那么,在“生态+经济”的规划下,一直靠洞庭湖吃饭的企业,又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如果说枫树湾是“懂得挖掘自我潜力”,那么益阳沅江则是“懂得欣赏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美好”。
益阳沅江居洞庭湖腹地,被东、南、西洞庭湖包围。这里曾以造纸为主导产业,这些企业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如今,绝大部分已经关停。
4月10日,湖南省政协调研组前往沅江纸业调研并仔细询问纸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污水排放的处理。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在调研时叮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排污标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工业企业全覆盖。
洞庭湖上,迎着朝霞和夕阳的芦苇荡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如今,沅江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芦苇再发力,充分利用芦苇生长周期的前段资源芦笋,打造出沅江芦笋品牌,实现芦笋由造纸原料到生态健康食品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经济绿色发展。随之而来的也是洞庭湖水质的大幅度改善。
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对此感受深刻。“总结洞庭湖区发展滞后的问题,就是吃了对生态过度开发、粗放使用的亏。”潘碧灵说,在未来整个洞庭湖的发展中,下一步不仅要抓生态环境治理,还要推出一批在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中与环境治理同步的典型。
再呼吁,加强湿地保护
洞庭湖的发展,生态是重中之重。湖南省政协和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就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治理向国家层面进行呼吁。
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住湘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加强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的提案。
提案中指出,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东洞庭湖生态保护及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工作,相继组织开展了“洞庭风雷”“洞庭湖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了退田还湖、关停沿湖污染企业、渔业保护、开展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通过集中整治,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周边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区域内栖息鸟类、江豚、麋鹿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但由于东洞庭湖江湖关系改变,入湖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加之周边企业、人口密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压力大。畜禽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叠加,生态现状仍不容乐观。
提案建议要加大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周边湿地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将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范围内及周边县、市、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
而从4月开始,湖南省政协“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落实情况”重点调研协商监督课题全面铺开,除了各调研组环湖实地调研,政协委员们也正在环洞庭湖徒步踏察。届时收集到的资料、反馈的问题,湖南省政协将进行集中整理后统一报省委省政府。
对于现在的洞庭湖来说,绿水青山常在,才能拥有真正的金山银山。
文 | 《文史博览·人物》 记者 唐静婷
图 | 邓意凡,部分来源网络
转载注明:“力量湖南”(lilianghunan)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