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包括绵羊和山羊,属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羊为六畜之一。羊是纯草食动物,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多,胆固醇含量少,是绿色畜产品首选。
肉羊的生物学特性
肉羊属于草食反刍家畜,绵羊和山羊有很多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但也有一些差别,总体来说相同点多于相异点。
(一)行为特点
绵羊性情温顺,行动较迟缓,缺乏自卫能力,合群性较强,警觉机灵,觅食力强,适应性广,全身覆盖毛绒,属沉静型小形反刍动物。山羊刚勇敢活波,动作灵活,合群性不及绵羊,善于攀登陡峭的山岩,有一定抵御兽害的能力。山羊比绵羊分布广,适应性更强,其被毛较稀短,多为发毛,较绵羊耐热、耐湿而不耐寒,属活波型小型反刍动物。
(二)生活习性
1、采食力强,利用饲料广泛绵羊和山羊都具有薄而灵活的嘴唇和锋利的牙齿,能啃食短草,采食能力强。嘴较窄,喜食细叶小草,如羊茅草和灌木嫩枝等。四肢强健有力、蹄质坚硬,能边行走边采食。能利用的饲草饲料广泛,包括多种牧草、灌木、农作物桔杆等。
2、合群性强羊的合群性强于其它家畜,绵羊又强于山羊,地方品种强于培育品种。驱赶时只要有“头羊”带头,其他羊只就会紧紧跟随,如进了羊圈、放牧、起卧、过河、过桥或通棕狭窄处等。羊的合群性有利于放牧管理,但羊群之间距离太近时,往往容易混群。
3、喜干燥、怕湿热羊喜干燥,最怕潮湿的环境。放牧地和栖息地都以高燥为宜。潮湿环境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特别是肺炎、寄生虫病和腐蹄病,也会使羊毛品质降低。山羊比绵羊更喜干燥,对高温、高湿环境适应性明显高于绵羊。绵羊因品质同对潮湿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细毛羊喜欢温暖、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则喜欢湿润、温暖的气候。
4、爱清洁羊遇到有异味、污染、沾有粪便或腐败的饲料和饮水,甚至自己踩踏过的饲草,宁可忍饥挨饿也不食用,因此,舍饲的羊要有草架或料槽,而且要保持清洁,饮水要勤换,放牧的草场也要实行轮放。
5、性情温顺,胆小易惊绵羊、山羊性性温顺,胆小,自卫能力差,突然受到惊吓容易“炸群”,所以要加强放牧管理,保持羊群安静。
6、母性强羊的嗅觉灵敏,母羊主要凭嗅觉辨别自己的羔羊,视觉和听觉起辅助作用。羔羊出生后与母羊接触几分钟,母羊就能凭嗅觉辨别出自己的羔羊,在大群的情况下,母仔也能准确的相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解决孤羔代乳的问题。
7、抗病力强羊对疫病的耐受力比较强,在发病初期或遇小病时,往往不像其他家畜那样表现敏感 。
8、善游走绵羊、山羊均善游走,有很好的放牧性能。但由于品种、年龄及放牧地的不同,也有差别。地方品种比培育品种游走距离大;肉用羊、奶用羊比其他羊游走距离小;年龄小的和年龄大的比壮年羊游走的距离小;在山区游走比在平地游走距离小。在游牧地区,从春季草场到夏季草场的距离有200千米以上,羊都能顺利的进行转移。
(三)适应性
喜干厌湿,羊宜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采食卧息,湿热、湿冷的棚圈和低湿草场对羊不利。我国北方宜多在圈内勤换掂土,以保持圈舍干燥。羊蹄虽以角质化,但遇潮湿易变软,行走硬地,易磨露蹄底,影响放牧。绵羊蹄叉之间有一趾腺,易被淤泥堵塞而引起炎,导致跛行。不同品种的绵羊对潮湿气候的适应性也不一样,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半干燥的气候,而肉用羊或肉毛兼用的羊则喜欢温暖湿润、全年温差不大的气候。
怕热耐寒,绵羊全身披覆羊毛较长且密,能更好的保温抗寒,但在炎夏时,羊体内的热量不易散,出现呼吸紧迫,心率加快,并相互低头于他羊腹下而簇拥在一起,呼吸气喘,俗称“扎窝子”,尤其以细毛羊最为严重,这样需每隔半小时驱赶一次,以免发生“热射病‘。由于绵羊不怕冷,在气候适当季节,羊只喜露宿舍外,人们把这种羊在露天过夜的方式叫”晾羊“。一般山羊比绵羊较耐热而怕冷,原因在于山羊体较小,毛粗短,皮下脂肪少,散热性好,因此,绵羊扎窝子时,山羊则行动如常。
(四)耐饿耐渴
肉羊抗灾度荒能力很强,在绝食绝水的情况下,可存活30天以上。
(五)喜净厌污
羊的嗅觉灵敏,食性清洁,绵羊、山羊都喜欢干净的水、草和用具等,对污浊的水、霉烂或被其它牲畜及自身踩踏过的草拒食,因此,要设置草架投喂。喂料时,可把长草切短,拌料喂给,以免浪费。羊喜欢清洁的流水和井水,一般习惯在熟悉的地方饮水。如果放牧时间过长,羊饥渴时也会喝污水,这是应该加以控制,以免感染寄生虫病,所以放牧前后,应让羊饮足水。
(六)繁殖力高
肉用品种羊多四季发情,常年配种多胎多产,高繁殖力是它兼有优良特性之一。中国大尾寒羊、小尾寒羊、湖羊以及山羊中的济宁青山羊、成都麻羊、陕南白山羊等母羊都是常年发情,一胎多产,最高一胎产7-8只羔羊。
今天羊业信息小编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明天我们将继续讲解肉羊的生长发育规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