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冯方湲

不久前,我市荣县东兴镇长兴林场负责人李秀雄上榜成为“四川好人”。这位8旬老人并非首次受到关注。早在2021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就在《两代人 一片林》一文中报道了他和家人坚持23年植树造林的故事,随后,人民网、新华社、光明网、澎湃新闻等纷纷推出相关报道。

成为“名人”两年多来,老人怎样了?他的绿色事业能坚持下去吗?11月30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荣县再作探访。

李秀雄一家和工人走在四川省荣县东兴镇长兴林场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jpg

李秀雄一家和工人走在四川省荣县东兴镇长兴林场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jpg

为什么会去开荒造林?

一见面,李秀雄老人便告诉记者,采访时间正好,他今天刚好要去林场处理一批树木的出售事宜。初见面,这段关于要卖树的寒暄让记者颇感意外,这是造林还是卖树?

沿着蜿蜒的道路,迎着缭绕的浓雾,记者跟随李秀雄老人来到了位于荣县东兴镇(原墨林乡)的长兴林场。一进林场,记者就看到几名工人正在山坡上挖树,带着疑惑,记者开始了这场与预备采访大纲大相径庭的采访。

“过去大家只晓得砍树,没想过种树的,一直砍一直砍,山上的树也被砍得差不多了。”谈到开荒造林的初衷,老人娓娓道来。1940年出生在荣县保华镇的李秀雄,从18岁开始就在墨林乡林场当伐木工。在伐了22年木之后,他结束了自己的伐木生涯,转头做起了木材生意,这一干又是18年。在这前后40年里,砍树加上卖树,约有30万棵树经他的手从山里卖到山外。

239A3311.JPG

李秀雄在林场观察树木生长情况 记者 罗祥瑞 摄

看着家乡的青山渐渐变成荒岭,李秀雄心里觉得有愧。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8岁的他决定不再经营木材生意。经当时的县林业部门协调,他在墨林乡承包下近3000亩荒山,随后带着家人上山改造荒山、植树造林。“当时这是疏林地,只有矮小、不成片的灌木丛。没有路要自己修,也很缺水,下山担一趟水往返就要近两个小时。”李秀雄的二儿子李光金说,在父亲李秀雄的坚持和带领下,25年来,他们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克服重重困难,在这里种下松树、杉树、桂花树、油茶树等近40万棵。如今,这片荒山秃岭又拥有了苍翠的“外衣”。

生态和经济怎么平衡?

了解了李秀雄开荒造林的故事之后,记者将话题转向了挖树现场。老人介绍说,今天要出售的是一批桂花树。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林场人工和施肥管理费用的支付压力同步增大,贷款不够用时,只能“以树养树”,即办好采伐许可证后,将小部分长成的经济林木卖出变现,接着栽种新的树苗。

“以树养树”听起来是一部效益可观的“致富经”,但所谓十年树木,要在荒山之上将树苗种成树木,再从中获取经济收入,实非易事。2018年,李秀雄上山种树造林的第20个年头,林场才进账了第一笔种树收入,当时栽种的100多亩林木长成气候,经过审批进行了砍伐售卖,这一笔进账都用在了改善基础设施、偿还贷款和支付工人工资上。

239A3259.JPG

李秀雄与工人一起搬运桂花树 记者 罗祥瑞 摄

李秀雄说,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他坚持在“种什么”上有所取舍,同时他还在“砍哪里”上有所选择,尽量不砍伐山沿边缘的树木,以免造成水土流失。“现在的砍伐是有标准、有计划的,砍伐和种植之间是循环的,这和过去只砍不种完全不同,整体上林场的生态是可持续的。”李秀雄说。

因为李秀雄的坚持,3000亩的长兴林场里,栽种的树木种类屈指可数,以松树、杉树和桂花树为主。不理解他的人,说他是脑子里一根筋的“树痴”。

绿色事业后续如何?

李秀雄对植树造林的确很痴,但这“痴”并非“傻”的同义词。

2017年,面临资金压力的李秀雄,认识到持续造林离不开经济支撑之后,就开始了对经济林发展新路的探索。那一年,他开始在林场套种油茶树,如今这1000亩油茶树已经开始挂果。按照他的构想,原来的松树、杉树砍伐之后,就会替补上油茶树和栀子树,而这些树种下就不会再砍伐了,新一阶段的“绿色经济”循道而来。

“五月栀子花开,八月桂花香,十月还有油茶花,到时候,这满山的景色又不一样啦!”谈到林场的未来发展,李秀雄高兴地说,有可能的话,以后在林场还要发展生态旅游。

239A3358.JPG

展示全国绿化奖章 记者 罗祥瑞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5年来,李秀雄带领家人在这片3000亩的林场里,用坚守和付出,生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08年,他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今年10月,他获评为2023年第三季度敬业奉献类“四川好人”。在李秀雄与长兴林场的带动下,周边乡镇近年来也新植树1万多亩,附近不少村民变成了家门口林场的“上班族”。

【记者手记】

今年8月,一部聚焦林业改革的电视剧《父辈的荣耀》,生动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林业变迁的过程。对上时间不难看出,李秀雄老人正好是这段林业变迁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伐木工到种树人,他用行动打破了“靠山吃山”惯性思维,以“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信念去开荒造林。在我们致敬守护绿水青山的敬业奉献者时,也不应忘记我们每个人应该担负的生态责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