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病主要是由于其采食的玉米、小麦等污染有镰刀菌属中的赤霉菌而导致。该病往往呈群发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猪会造成生殖系统性的疾病,但死亡率相对较低。猪只中毒后会导致饲料报酬降低,生长发育速度缓慢,繁殖性能降低,严重损害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5.8.jpg

1、致病机理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是粉红色镰刀菌产生,通常在污染玉米、高梁、稻谷以及麦类中都含有,是一种嗜生殖道型毒素。据报道,从玉米中检出该毒素的概率能够达到45%左右。该毒素具有雌激素类物质的活性,主要是对种用畜禽造成,其中对其最敏感的是青年母猪。一般来说,猪年龄及其接触毒素剂量不同会在临诊症状上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每千克饲料中如果含有1-5mg玉米赤霉烯酮,就会促使小母猪发情提前,出现早熟性乳房发育,且外阴部发生水肿、脱垂;导致小公猪包皮增大,睾丸变小,性欲减退;造成成年母猪无法发情,或者出现交配效率降低、假妊娠等现象。如果妊娠母猪饲喂的饲料,每千克含有30mg以上的玉米赤霉烯酮,就会使其发生流产以及胚胎死亡等。

2、临床症状

该病一般是3-5月龄仔猪容易发生,主要症状是引起雌性激素亢进症。发生中毒后,病猪食欲不振,甚至停止采食,并伴有呕吐,体温略有升高,皮肤发红,相互啃咬,骚动不安,爬跨其他猪,且外阴及阴道黏膜发生淤血性水肿,流出血色黏液,阴门肿大、外翻,甚至继发引起阴道脱,个别甚至会发生子宫脱、直肠脱。另外,青年母猪中毒后乳腺会过早成熟,并表现出发情征兆,发情周期紊乱、延长。成年母猪中毒后繁殖能力下降,较难受孕,容易出现假妊娠,或者产仔数量减少,且其所产仔猪体质虚弱,或者后肢出现畸形、呈八字腿,还伴有轻微麻痹。妊娠母猪中毒后往往会发生流产、早产、胎儿木乃伊化或者死胎、胎儿吸收。公猪中毒后会发生雌性化综合症,即乳腺过早成熟的现象,类似于泌乳状肿大,且包睾丸萎缩,性欲显著降低等,有时还会继发引起膀胱炎、败血症、尿毒症等。

3、实验室检查

感观检查。对猪场购买的玉米进行检查,发现其直接在地面上堆放,开包后进行感观检查,能够闻有明显的霉味,且部分玉米粒表面存在白色棉丝状物。另外,剩余的粉碎玉米也散发霉味。

病原分离培养。取适量的玉米粒以及混合饲料作为检测样本,添加O.l%升汞进行1min消毒,接着使用灭菌蒸馏水进行冲洗,再分别将样品在添加有抗菌素的卡贝克琼脂培养基上结合只能够各接种5个,同时设置3个灭菌蒸馏水对照培养基,放在25-28℃条件下进行72h培养。发现对照组培养基都没有长出菌落;接种样品的培养基都生长有白色绒丝状物,挑取培养物进行涂片,再经过乳酸酚棉蓝染色和镜检,能够看到孢子和分隔菌丝,其中大分生孢子呈镰刀状,中间存在2-5个隔,而小分生孢子通常呈卵圆形。

毒素检测。在玉米粒和混合饲料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测,发现每千克中分别含有2.2mg和1.45mg玉米赤霉烯酮。挑取以上病原分离培养物,先添加适量的pH值为8.o的PBS液进行稀释,接着使用孔径为o.3μm的滤膜对稀释液进行过滤除菌,然后取少量滤液在单层PK15细胞上接种,经过36h可见细胞质和细胞核都发生浓缩,呈颗粒化变化,核发生碎裂、液化,细胞发生中毒样病变,但没有接种滤液的细胞能够正常生长。

4、防治措施

应急治疗。猪发生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后,要马上停止饲喂疑似含有霉菌和毒素的饲料,并对其进行相应检测,判断其中是否存在玉米赤霉烯酮,同时要采取有效治疗,尽可能减少损失。病猪可采食添加有适量黄芪多糖和小苏打的饲料混饲,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要静脉注射由300-500mL10%葡萄糖、100-150mL10%氯化钠溶液、100mL40%乌洛托品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1疗程连续使用3天。如果病猪症状严重,可静脉注射由500-10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500mL20%甘露醇、20-40mL圆环金刚、100mL40%乌洛托品,10mL维生素K组成的混合溶液。如果猪只发生慢性中毒,要先调整日粮,停止饲喂污染有赤霉菌的饲料,改成饲喂没有污染的新鲜全价饲料,接着取等量新鲜车前草、凤尾草加水煎煮,供其自由饮用,连续使用5天中毒症状就会逐渐消失,无需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加强饲料管理。首先是调控饲料质量。根据引起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直接原因是饲料发生霉变,尤其是污染有赤霉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因此饲喂以上述原料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时,必须加强检测,只要发现存在霉变就要停止饲喂。另外,还要加强饲料储存。在温度较高且雨水较多的季节,有利于霉菌的繁殖,只要储存不合理就容易污染赤霉菌,因此该季节要确保饲料在就容易污染赤霉菌,因此该季节要确保饲料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且饲料含水量要控制在13%以下,能够有效避免污染赤霉菌。此外,如果饲料已经发生霉变,则最好不再使用,但如果考虑实际情况依旧需要使用,则必须经过脱霉处理。

脱霉处理。如果只有少量玉米面或者混合饲料发生霉变,则可添加在新鲜饲料中使毒素稀释,然后可用于饲喂育肥猪,但不允许饲喂妊娠母猪及仔猪;如果发生严重霉变,则最好淘汰用于肥料。如果是玉米粒发生霉变,可直接使用清水进行3次淘洗;或者先在5%-8%石灰水中浸泡Sh,然后再使用清水淘净,晒干就能够使毒素水平明显下降;或者在紫外线下进行10h照射,不仅能够将真菌杀死,还能够使其生成的毒素也被破坏;或者放在完全密闭的容器内,控制水分超过18%,打入氨气进行10h熏蒸,也可使用1.5%液态氨进行处理,在25℃条件下进行24h,最后将其烘干或者晒干即可继续使用。

19.jpg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临床症状

青年公猪,种公猪 未成熟公猪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可导致睾丸和附睾重量下降,中断精子的生成;对于14-18周龄的公猪,可出现性欲降低和血浆睾丸酮浓度下降,甚至公猪性欲丧失,阳萎,乳腺突起,包皮肿大及不育症。精液总量低,无凝胶,含活力精子量低,精液污染,精子畸形,精子的百分活力降低。

青年公猪,种公猪

青年母猪 青年母猪对ZEN最为敏感。ZEN可引起未性成熟母猪子宫增大、乳腺增生、外阴红肿变大、里急后重等,严重的可导致直肠、阴道、子宫脱出。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细胞增生。去势后肥育母猪亦有类似病症发生,但以青年母猪最为敏感。

青年母猪

性成熟母猪 ZEN可引起性成熟母猪多种生殖功能失调,可造成发情间隔时间延长,持续发情、假怀孕、不怀孕、伴有黄体滞留等病症。短期中毒表现外阴阴道炎、持续性发情、屡配不孕。外阴和前庭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长期饲喂则引起卵巢萎缩、发情停止或发情周期延长。

性成熟母猪

怀孕母猪 怀孕母猪采食了被ZEN污染的饲料,可导致少胎和弱胎,胚胎被吸收,甚至引起流产、死胎、新生仔猪死亡和干尸,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怀孕母猪

泌乳母猪 ZEN能使泌乳母猪的断乳-发情间隔延长,可导致发情抑制、卵巢萎缩和子宫角弯曲。还引起泌乳量减少,严重时甚至无奶。乳汁中的ZEN毒素还可使哺乳仔猪产生雌性化症状。

泌乳母猪

ZEN的免疫毒性可导致猪只免疫抑制。即使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ZEN可导致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致使免疫失败 。

病理生理

阴雨连绵,地面潮湿严重,使收获的玉米不能及时晾晒入库,玉米含水过高,达到20%~30%左右。玉米储存时间较长,又未能很好地保管,出现霉变。用发霉的玉米饲喂生猪,15~20天后出现中毒症状。玉米赤霉烯酮主要作用于生殖器官,使动物发生雌激素样亢进。

阴唇、乳头肿大,乳腺间质性水肿。阴道黏膜水肿、坏死和上皮脱落。子宫颈上皮细胞增生,子宫壁肌层高度增厚,子宫角增大和子宫内膜发炎。卵巢发育不全,常出现无黄体卵泡,卵母细胞变性,部分卵巢萎缩。公畜睾丸萎缩。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诊断。确诊需要做毒物鉴定。

防治措施

无特效治疗方法。当怀疑饲料中毒时,立即停喂霉变饲料,改喂多汁青绿饲料。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饲料检验

感观检查将购买的玉米直接堆放在新盖平房的水泥地面上,开包检查,闻有霉味,发现有的玉米粒表面长有白色绵丝状物;粉碎的剩余玉米也有霉味。

感观检查

病原分离培养 取玉米粒和混合饲料样,0.1%升汞消毒1min,无菌蒸馏水冲洗,然后将样品分别无菌接种于加有抗菌素的卡贝克(czapek)琼脂培养基平皿各5个,另设3个无菌蒸馏水对照培养基平皿,25~28℃培养72h。接样培养基都长有白色绒丝状物,取培养物涂片,乳酸酚棉蓝染色镜检,见有分隔菌丝和孢子,大分生孢子呈镰刀状、中间有2~5个隔,小分生孢子多为卵圆形细胞;而对照培养基平皿均未见类似菌落。

病原分离培养

毒素检测随机抽取玉米样和混合饲料样,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提取和气相色谱测定参考文献的方法进行。测得玉米样和混合饲料样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分别为2.51mg/kg和1.85mg/kg。挑取上述病原分离培养物,以pH8.0的PBS液稀释,用0.3μm滤膜过滤除菌,将少量过滤液接种到长成单层的PK15细胞上,36h后,细胞质浓缩、颗粒化,核浓缩、碎裂、液化,细胞呈中毒样病变;而未接种过滤液的细胞生长正常。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镰刀菌引起的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治疗方法

立即停喂霉变饲料,更换新鲜而富含维生素全价饲料,多饮清鲜水、保持舍内通风卫生。投服人工盐、硫酸钠等药物,清理胃肠道内有毒物质。静脉注射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500毫升;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次80~200万IU(微克),每日2次,连续用药3天后病猪食欲正常,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

物理方法 物理脱毒法主要有水洗法、剔除法、脱胚去毒法、溶剂提取法(用液体抽提法,如有机溶剂、氯化钙或碳酸氢钠水溶液或盐水)、加热去毒法(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高热或高热高压也可破坏毒素)、辐射法(紫外线和等离子发射)等;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碱处理:利用3%或6%的氨气处理ZEN污染的玉米,15℃或25℃贮藏6个月,可使ZEN降至0.13ppm;利用2%氢氧化钙和110℃对ZEN的破坏作用,将自然污染和人工掺和ZEN(≤1.5ppm)玉米粉制饼。可使ZEN减少59%~100%;氢氧化钙单甲胺[Ca(OH)2-MMA]能转化和降解ZEN。

化学方法

甲醛能够显著降解饮料中的ZEN,若甲醛与氢氧化铵合用,则效果更好。

吸附法 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行脱毒,主要是针对霉菌毒素的理化特性和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特性,采用了能吸附霉菌毒素的一些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入饲料产品中,使其在动物体内发挥吸附霉菌毒素的功效,进而达到脱毒的效果。某些矿物质如硅藻土、伊利石、绿泥石等,它们都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而且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这些物质不会被动物体吸收。将它们作为吸附剂添加到饲料中,可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减少动物消化道对霉菌毒素的吸收。

吸附法

使用饲料添加剂降低毒素生物有效性是在养殖场及饲料加工厂最可行有效的方法,中国市场上的毒素脱毒剂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途径,主要有美国生产的“霉可脱”、以色列生产的“百鲜明”、西班牙生产的“毒去完”等。

甘露低聚糖可通过物理吸附或直接结合霉菌毒素,消除毒素对机体的有害影响。甘露低聚糖对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猪曲霉毒素的结合率分别为82.5%、51.6%和26.4%,其中对黄曲霉毒素的结合能力主要取决于pH值、毒素的浓度及所用的甘露低聚糖的剂量。研究表明,结合力在pH值为6.8时比pH值4.5时要强,甘露低聚糖的添加量在500~1000mg/kg饲料范围内结合力呈上升趋势 。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