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陈勇、实习生刘杰)我省首批人工养殖的小龙虾即将大规模上市,有望缓解小龙虾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全省有30万亩中稻稻田养殖小龙虾,产量预计达到5万吨,11月这些人工养殖的小龙虾将被捕捞上市。

这得益于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历时5年完成的《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技术》项目,科研人员提出了小龙虾与中稻轮作的模式,并成功探索出小龙虾人工养殖一体化技术,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洲。我省小龙虾的年需求量最低在30万吨以上,但我省小龙虾天然捕捞量最高在9.06万吨。我省有只能种植一季中稻的低湖田、冬泡田500万亩,从头年7月水稻收割后至次年5月水稻种植前,这些水田都处于闲置状态。

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金忠介绍,科研人员首先研究了小龙虾的生活特征,发现小龙虾在繁殖期打的洞很浅而在生长期不打洞,这就不会影响稻田土质;虽然小龙虾吃水生植物,但不会影响稻田幼苗生长。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经过多次实验,探索出小龙虾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虾养殖——成虾捕捞的全套技术,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每亩产量达150公斤至200公斤。

该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后,省政府于今年4月举行“促进虾稻轮作及水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江汉平原大面积推广这项新技术,全省人工养殖小龙虾的面积达到30万亩。据悉,省政府还拨出一千万元专项资金,准备建立8个小龙虾良种开发基地,省农业厅已经把“虾稻轮作技术”列入“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村入户项目的6大技术之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