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挂果的蓝莓树枝。

工作人员正在把新鲜的蓝莓分拣装盒。

近年来,省科技厅、省科学院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立足贵州实际,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以国家战略为导向,集聚各种科技资源与要素,进一步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通过攻关品种资源、快繁技术、高效种植等手段,走出了一条“用科技创新,打造山地特色蓝莓产业经济”发展之路。

品种资源一直是蓝莓产业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自2000年引种蓝莓以来,贵州科学院科研团队针对贵州省不同气候、不同生态环境下筛选品种与种植试验。把筛选出的品种拿到不同地区去进行适应种植与技术创新,陆续筛选出一批适合贵州山地、土壤和生态环境种植的蓝莓品种,为贵州省蓝莓种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到2015年止,贵州省已引入蓝莓4大类80多个品种,经过反复筛选与试种,已筛选出适合于贵州气候、适合于各地区土壤生态环境,且蓝莓口感与外观质量较好,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品种20多个,为贵州省的蓝莓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品种资源是贵州蓝莓产业迈出的关键一步的话。那么,快繁技术的科技创新就是贵州蓝莓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蓝莓扦插,在蓝莓商业性栽培之初,尤其是兔眼类蓝莓的扦插,在国际国内成功之例极少。2004年,科研团队的“扦插育苗快繁技术”研究在一个小窝棚里拉开帷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专家们吃住在基地,反复进行文献检索,反复进行试验与创新,终于攻克了蓝莓批量扦插繁殖技术难题。

此后,贵州蓝莓产业在这一基础上又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蓝莓育苗集成技术研究、解决了半木质化软枝扦插育苗技术、不同季节蓝莓扦插技术、组培快繁技术、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等多个难题。这一科技创新繁殖速度快,成批量、成活率高,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苗木。可以说它是中国蓝莓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场革命。

贵州科学院蓝莓团队核心成员、蓝莓种质资源与繁育专家、文光琴工程师亲历了这终生难忘的创新岁月,此外由她牵头组织实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把蓝莓繁殖从软枝扦插发展到组培快繁,实现了科技创新质的飞跃。

蓝莓在贵州山地栽培,一切要从零开始,一切都要在摸索中前进,这也是贵州蓝莓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现实。

蓝莓种植不仅要求土壤酸性,而且要求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但是,贵州省蓝莓种植主要靠山地,荒山地、坡耕地为主,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虽然蓝莓品质生态安全,但产量较低。据调查,许多5年以上进入丰产期蓝莓基地亩产量只有200~300公斤。如何提高蓝莓产量呢?

科研团队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试验与研究,如不同蓝莓种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土壤pH值调节研究、不同整地方式栽培研究、不同蓝莓品种有机肥施肥研究、蓝莓整形修剪研究与蓝莓疏花疏果研究等,这些研究解决了蓝莓种植中一系列技术难题,为贵州省发展山地蓝莓产业高产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现有种植基地给产业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科技示范作用。根据不同园区的情况创新了《山地蓝莓高效栽培技术》、《兔眼蓝莓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等多个技术资料,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使贵州省山地蓝莓产业近几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目前,全省88个县中已有76个县区市种植蓝莓近20万亩,从业企业超过80家,预计到2020年全省蓝莓种植面积将达30万亩,基地全部投产后鲜果年产量将超过15万吨,产值200亿元。

贵州省蓝莓产业从麻江起步,到现在全省范围内打造高端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从最初对蓝莓投入的质疑,到今天“千亿产业”的战略构想,贵州蓝莓产业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