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静
终于,有机会站在眉山的山水间和田野间了。
踏上行程后,我感觉自己在眉山发现了眉山。穿过小桥,沿着山间小路,感悟村民们春耕秋收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那种状态。这种发现给了我惊喜。甚至,不亚于读苏轼时禁不住发出的那声酣畅淋漓的呐喊“我和我的眉山”。
眉山,就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走进了我的心田。
一
“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
“天下最富裕地方,岷江峨眉山之间最神奇的区域”。
在眉山7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来之前,虽然没有做过攻略,到了眉山之后才发现,只管看,看着看着,就会把眉山的丹棱、洪雅和青神在心里做成一个个封面。然后,围绕着这不同色彩的封面,构思每一个地方的插页和插图。
从眉山出发,经丹棱高速出口,下道走丹蒲路前往丹棱现代农业园参观。
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一位叫叶晓梅的女局长。她是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年轻的局长。她的名字和我们作家采风团团长叶梅的名字只差一个字,所以,大家一下子就记住了她。
站在园区观景亭平台上,一边观看不远处的橙园和身边、脚下那些让我们好奇的品种名称,一边听叶局长讲解。橙园中,果实累累。
丹棱自古就有种植柑橘的历史,西汉《史记·货殖列传》《上林赋》,西晋《蜀都赋》,清代《丹棱县志》(乾隆版)中的物产篇、地理志以及现存于丹棱龙鹄山的唐代石刻《松柏之铭》碑中,都有描述。
我问,上世纪70年代引进了哪些品种?80年代、90年代又主栽了哪些?2000年以后大力发展的又是哪些?
“我们在探索建立互联网+管理的管理模式,借助大数据中心的规划优势,已经取得显著成果。值得一说的是,丹棱种植基地无农药。”娟秀文气的女局长,谈起工作,干净利落,底气十足。
我们在这里,除了记住了那个叫“爱媛38号”的桔橙品种,还记住了丹棱“不知火”。据说这个品种是国际公认的名贵桔橙品种,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绿色产品A级认证,被誉为“北纬30度的味觉奇迹”,深受消费者青睐。
桔橙端过来了。每一个被切成了八九块,我们品尝着,果然味道不一般。果肉细腻,味浓,多汁,无核,酸甜适中,品质上等。
叶晓梅介绍说,“我们这里可是好山好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凉。”
果然,是丹棱优越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这一方水土养育出来了令人称赞的“丹棱味道”。
“多吃几块,多吃不上火。”热情的小伙子转完一圈又将切好的橙子端到我们面前。
有人在一旁提醒说,我们看到的农业园中的桔橙是晚熟柑桔。
在“不知火”走红前,丹棱以脐橙为主,但脱皮难、有籽、囊衣厚、不化渣,而且成熟时间与市场上其他柑橘品种相近,市场竞争力弱。
对此,丹棱县委县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做出重大调整,提出“不与两湖抢早,不与赣南争先,大力发展‘不知火’的发展思路”:引进柑橘试种、淘汰老品种、低效益品种;学习国内外先进果蔬种植加工技术,取长补短,加快柑橘产业更新换代,走出了一条光明的产业发展之路。
如今,丹棱的柑橘都形成了品牌,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当家品种,比如“春见”“不知火”……品牌给农民带出了一条条致富路,帮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不仅有洁净的水质,有青山绿水环绕,而且还买了车,在城里买了房,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
二
我们是在傍晚前走进幸福古村的。
正像来之前当地人所描述的那样,宛若世外桃源,是四川最美古村落之一。
走在山路上,路过一片果林,靠近路边的树上挂着一个个小牌子,上面有文字有照片:“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照片上,是一位身着蓝色布衫的老婆婆笑眯眯地搂着她的小孙子。下面还有一行字:成“果”不易,且行且珍惜。
小牌上有二维码标识,只要扫码就能联系到树的主人。这就意味着,产供销一条龙的形态已经惠及村民了。
“这对于幸福古村年轻一代来说,是不是就可以不再走出大山,在家乡就能致富了?”
“出门闯世界的年轻人陆续回到家乡,诱惑他们的除了亲情,还有就是这谁也买不走的生态环境。”
说到年轻人,他们外出打工,积攒多年也未必能盖起一座楼来。也就是在十年前,他们回乡和村民们开始了行动——栽植、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品种选种、采收……当幸福古村成为了百果新村的时候,幸福古村的村民们才真正理解了“幸福”的内涵。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们开网店,开始了国际贸易,把古村落里长出的水果卖到了山外很远的地方。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部电影在这里拍摄。电影的名字叫《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种结缘,正是和这里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风貌分不开。
古村人的幸福得益于这片养育他们的山水。靠山吃山,共享天然资源。一路上,我们发现村头村尾的卫生环境也很好。古道和石桥,都打扫得很干净,就连田间地头都清理的整齐有序。山前山后,经年累月看不够的自然风光陪伴着村民的生活,但在以前,村民们是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如此“幸福”的环境中被人羡慕着的。
确保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不突破古村资源环境承受力。幸福古村有了属于自己的模式:既保留了原住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习惯,也对外打开了村子的大门,开始迎接八方游客。来过这里的人们感慨不已:古村在发展过程中,将本来面貌几乎完好地保存下来,值得学习。
来自齐乐镇龙鹄村的村支书罗朝运,是70后,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又有中年人的稳重。他介绍,在他们村,对村容村貌实行“不同区域,不同模式,分类治理”。
“谁牵头?谁监管?谁评估?”我们问。
“和其他地方一样,我们这里也是政府统筹,有专业团队负责维护设备,有村组参与当好巡视员。还建立了评估考核机制,也是县政府牵头。有培训课,定期向村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强化他们的环境意识。效果很好。”
罗朝运说:村民们都喊我“一元书记”,这里面有个故事。
“一元钱撬动农村垃圾治理新机制。这是丹棱县的经验。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承包收集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我们引导村民每人每月自愿缴纳一元的垃圾收集费。这小小的一元钱,开始时的工作都没有那么容易。我因此就得了这个名。”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来确定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公共区域的常态保洁承包人。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来竞选这个保洁承包人?”
罗朝运笑了:“这也正是我想说的。因地制宜,统一布局垃圾分类收运基础设施,就打破了村民小组的界线。既要方便村民,收集站又要大小适宜,所以,以临近的10户、20户修建大小不等的垃圾分类亭,关键是村民要参与进来才行。我们做生态观察员,让村民形成习惯。关键是用制度管人。规范化以后,保洁承包人既要当好古村的保洁员,还要做好村委工作的宣传员。能竞聘到这个岗位很光荣呢。”
最后,罗朝运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尊重村庄的灵魂。
这句话,沉甸甸的,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分量——
因为想要留住古村原有质朴的模样,所以要保留村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沿袭祖辈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进而延续,正是民宿文化的起源、农耕文化的结晶。
因为想要绿水青山的生活环境,山区就要顶着比平原地区大几倍、几十倍的难度进行有效治理。无论从政府到干部,在治理过程中付出多少的努力和汗水。
“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件光荣的事。”这样的动力来自村民自身对家乡的爱护和责任。
望着罗朝运满头的汗水,我不禁被基层村干部勤业敬业的工作态度感动。石板路上留不下他们的脚印,却洒满了他们的汗水。
三
“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这是愿望,也是目标。
走近竹子,走近斑布。2008年,青神县开始了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从那时起兴起了“种竹热”。村民们响应县里号召也开始承包土地栽种竹子。在种竹的过程中,发现以前的一些品种不太好,后来发现了一个品种,就是现在的斑布1号,它的产值要比原来种植的竹子高很多。竹子给当地农民带来极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让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青神县种植竹子的农民们经历了选种难、卖竹难、砍竹难等困境。
“那是在2016年,通过眉山市和青神县两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有些村建立了竹片加工厂,村里成立了公司,村民将土地入股到公司,由公司进行前期的开发、中期的维护和后期的采伐销售,解决了村民卖竹难砍竹难的问题。也是有一个运营模式的:集体、公司、村民,各司其职,各尽义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万忠是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60后”的他,解说起县委工作思路来,头头是道。
再后来,比如天池村的竹原料基地所产出的竹子,都将与公司签订造纸竹原料购销合同,这就意味着,每一根竹子都有了固定买家,农民从此有了收益上的保障。
今天,竹,以一张纸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从四川回京后,我逢亲朋好友便推荐斑布,本意是在亲眼目睹了纸的品质后认为值得推荐,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多人已经在享受这种品质了。卷纸系列、抽纸系列、方巾系列、手帕纸系列、礼盒系列、商务系列……在各大商场的货架上都能看到“斑布”两个字。
当手中的纸从“化学白”变成“本色黄”,我们的生活才真正天然、安心。
竹在生活中的形态远不止于此。
北京世园会百果园跨度30米的大型竹钢桁架梁结构作品、跨度36米的弧形展示廊架以及巴塞罗那城市馆10000万片10毫米厚度的材料……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会认定:这是用钢材质制作的吧。
然而,这些充满创意、力承千钧的作品,都是用竹子化成的“竹钢”材料做成的。
在洪雅柳江河畔,意气风发的年轻企业家在雨中向我们介绍着“竹钢”的情况。他身后的展板,吸引着所有人的视线。
雨停了,大家围坐在岸边交流。
叶梅团长招呼着年轻的企业家,反复地询问相关令她不解的问题。虽然,技术层面的问题未必都要弄明白,但竹子的弯度和“钢性”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在场的人们,从欣赏“竹钢”作品慢慢转化为欣赏制造出“竹钢”的人。就在那展板前,在和这位年轻企业家的对话中,感受到一种清爽的力量。
这情景,让我想起一段描写竹林的片段:“满山的翠竹,在山风中摇曳,发出动听的声响,像是谁吹响了一支巨大的竹箫,演奏着一支深沉的乐曲。”涤荡在洪雅人心底的,不正是他们用心奏出的乐曲吗?
有人告诉我,眉山全市有100多万亩的竹林。怪不得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列入国家大熊猫公园规划范围。优越的竹类自然生态环境,竹子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改善,成为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眉山最大的财富。
四
默默无闻的背后,总是写着一份责任。
基层环保干部情牵绿色生态,奉献青春为环保,他们的足迹遍及山地的每一处。就是因为一种坚守,我们在眉山发现了另一个眉山。
这个新的眉山,足够强大,足够威武,足够平淡,足够务实——是任劳任怨的每一个为百姓分忧解难的眉山干部,是不推不躲的每一个心里装着百姓的环保人员,是初心不改的每一个服务百姓的公职人员、企业家以及眉山各行各业的人们……
这个新的眉山,阳光明媚,绿色环保,青山烂漫,竹海浩荡——是把退耕还林工程融入生态建设目标的蓝图初现,是将扶贫开发结合农民致富增收的常态化规划,是产业结构调整中探索出的发展模式,是拥有东坡文化传播东坡文化的那种骄傲和自豪……
这个新的眉山,把千古一梦为之缠绕、文脉悠悠不绝的大雅堂精神财富传承至今,再现了眉山人对优秀传统文化原动力孜孜不倦的追寻;三苏祠“三分水,二分竹”的格局让眉山数百年的风雨变迁远近闻名;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并重,勾勒出时代画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共存,召唤来山水诗篇……
不是吗?在柳江古镇这个建于南宋10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上走一走,看一看,都仿若是一种享受。丘陵地貌,烟雨柳江,川西吊脚楼,中西合璧曾家园,访古寻幽水码头,千年古树特色景观……穿行于此,轻松,惬意。
云雾中的瓦屋山,被我们看到了。浓雾中,根本看不清楚瓦屋山的全貌。1908年,英国著名园艺学家、植物学家E.H.威尔逊来到此地。据说他是听从内心的召唤,登上瓦屋山的,并在此停留考察了十余天。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苏东坡也是到过瓦屋山的。他一定不止来过一次,他一定在春夏秋冬四季都来过。甚至,《山海经》中,竟也有有关瓦屋山的描述。说,蜀中“东有峨眉,西有瓦屋山”。海拔2830米的瓦屋山里,究竟藏着古今中外多少人的足迹?
坚守在山上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述着他同事爱岗敬业的故事。很精彩,也很凄美。那种尊敬油然而生。酷暑蚊虫叮咬,严冬霜雪侵衣,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因为没有亲身感受过长年累月在山上守护的生活,所以,对他们的付出我们远远不能够感同身受。但他们在寂寞中、清贫中忠诚尽职的事迹,以及那些具体生动、不打折扣的环保情节,让我们敬重。
在眉山发现眉山,发现了许多凝结着眉山人智慧的结晶和亮点。就像2020年3月在青神县大量出现的萤火虫成为夜观美景一样,作为一种比较稀缺的反映生态指标的物种再现,又怎么会不让青神县成为网红打卡地呢?
常言道,福人居福地。眉山人有福气。
作者简介
华静,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三届中国产业报协会“十佳编辑”,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代表。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出版诗集《有梦在前头》《那只安抚我灵魂的手》《给相遇多一点时间》,随笔集《给心找个家》《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旧铁路上的寻觅》,报告文学集《梦里梧桐》,及《华静文丛》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