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遵义市以实现高效益的“四新一高”思路,统筹做好“坝区”和“山区”两篇文章,全面实行“坝长制”,推广“321工程”优良组合模式,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六个转变”。

赤水市养殖政策_赤水乌鸡养殖基地_赤水养殖鸡致富

今年遵义一共有37.93万亩的辣椒地都换成了朝天椒良种,每个辣椒种植基地都配套实施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单品化发展方式推进辣椒优质基地建设。龙丰村的椒农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辣椒车间”,初加工后就运到位于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进行统一销售。每年有40万吨辣椒从这里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我国首个干辣椒批发指数在这里正式对外发布,真正实现了“中国辣椒、遵义定价、买卖全球”。

赤水养殖鸡致富_赤水乌鸡养殖基地_赤水市养殖政策

如今,遵义常年种植辣椒已经稳定在200万亩,年鲜椒产量260余万吨,种植产值90亿元,大中型辣椒加工企业共有70多家,年产能35万吨以上,年加工产值40亿元,带动51.8万户椒农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约5.05万户。

湄江河翠绿两岸,小江南生机盎然。湄潭县核桃坝村的欧标茶园示范点,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欧标茶园防控队,他们会不定期地对茶园进行绿色防控管理,不让茶园受到一点污染。遵义的欧标茶园面积已经达到了20万亩,雨林联盟认证茶园8万亩,有机茶认证茶园10万亩。通过“遵茶集团+黔茶联盟+金牌加工+合作社+农户”和“国企建平台、混企管运营、民企增活力、产业大分工、茶农奔小康”的模式,按照标准对茶叶进行拼配,有效推动了茶业升级发展。

上半年,遵义市全力克服疫情冲击和影响,茶叶产业坚持“重品质、畅流通、强推介”,积极开发网络直播“带货”新兴销售模式,打通俄罗斯、欧美等国际市场,全市茶叶产业产量、产值、出口、农民收入均实现逆势增长,全市200万亩茶园带动70余万名农民人均收增收,同比增长达5%。

贵州竹运纸业公司有生产线24条,满负荷运作可以日产生活用纸70吨,这些纸将会销往北美、欧洲、澳洲以及东亚市场,整个外贸占公司销售的90%以上。疫情期间,公司的订单不降反增,目前已经排到了十二月。

除了竹造纸以外,当地还将竹产业链延展到竹建材、竹家具、竹笋加工等6大系列产品3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及17个国家和地区。

赤水乌鸡养殖基地_赤水市养殖政策_赤水养殖鸡致富

这些年,遵义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竹子基地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加大产业融合,推进多产发展,赤水市、桐梓县分别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方竹笋之乡”。全市竹林总面积达到336万亩,竹产业综合产值达85.5亿元,带动从业人员32万人人均增收1000多元,真正实现了竹林资源变资金、林区变车间、竹农变工人。

赤水养殖鸡致富_赤水市养殖政策_赤水乌鸡养殖基地

赤水的竹林里还藏着一个绿色银行——乌骨鸡。赤水市最大的乌骨鸡种鸡场——贵州竹乡鸡养殖公司,6万乌骨鸡每天能产下3万枚绿壳蛋,一年下来,这里所生产的绿壳蛋能够铺满整个赤水城区。

生产出来的绿壳蛋大部分销售外,一部分还会进行孵化,工人们检查绿壳蛋的受精情况,品质良好的绿壳蛋将会送入这样的孵化箱里,在经过21天孵化以后,一个个健康的小鸡仔便能破壳而出进入到育雏室。

目前,赤水市已建成种鸡场2个,存栏种鸡15万套,年可供鸡苗能力1800万羽,已培育出赤水乌骨鸡黑羽、绿壳蛋、白羽3个品系;2019年赤水市出栏生态家禽1040万羽,产值6.36亿元,产业覆盖群众近4万户10万余人。

绿水青山生态好,处处都有致富宝。在黔北大山中还有一个宝贝,那就是“黔北麻羊”,它们都是习水县富兴牧业有限公司经过12年的提纯复壮快速选育出的纯种黔北麻羊,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代了。从圈舍配置到营养体系,到防预体系,再到驱虫保健,圈养在这里的黔北麻羊享受的是科研人员提供的“五星级”服务。这个品种资源场一共有纯种黔北麻羊3900只,每年可提供种羊6000余只。

赤水市养殖政策_赤水乌鸡养殖基地_赤水养殖鸡致富

好羊好肉好市场,产销对接越精准,麻羊出山的路才会更宽。位于习水县大安工业园区的黔北麻羊中央厨房,这里主要是生产各种盒式方便羊肉粉、火锅等休闲系列产品。通过采取“养殖基地+加工基地+加盟连锁”的发展模式,中央厨房生产的羊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每年在这里加工、销售的黔北麻羊就多达10多万只,今年的产值预计可以达到1亿元。

这两年,习水县全力打造种羊繁育、饲料生产、杂交利用、生态养殖、屠宰加工、产品开发、冷链物流配套完善的现代化黔北麻羊产业链。截止今年上半年,习水县已组建了12个黔北麻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23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黔北麻羊,年均增收20000元,利益连接和入股分红贫困户3270户, 习水县麻羊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3万只,黔北麻羊正跑出大山,跑向全国,跑出增收致富加速度。

桐梓县日泉农牧有限公司的生猪育肥场,里面管理员正在通过自动化系统对每一头猪的生长进行管理。这里采用的是“养殖+粪肥+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全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规模养殖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像这样的规模化生猪育肥场在桐梓县一共有三个,都是由日泉农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代养模式和统一技术服务”,发展代养户30多户,存栏肉猪达4.5万多头。

在遵义可不止日泉农牧有限公司这一家生猪龙头企业,还有广东温氏集团、广东天农集团、江西双胞胎集团、江西正邦集团等,这些龙头企业在遵义的总投资就达到100亿元、签约生猪产能550万头。目前,全市生猪存栏294.8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4.85万头,有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562个。遵义正以龙头为引领,全力推动生猪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品牌化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从养猪大市向养猪强市转变。

黔北大坝尽粮仓,绵延青山变金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山地特色规模化发展新路正在黔北大地不断延伸!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