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俗称马蜂、葫芦蜂,因营养成分丰富,在云南多地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但野生的胡蜂往往有较强的攻击性不易捕捉,导致产量不高,很多养蜂人还“谈蜂色变”。

近年来,家住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勐廷社区的罗金安,凭借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成功破译了养殖胡蜂的“密码”,通过将野生胡蜂进行人工驯养,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罗金安在为农户挑选蜂王 2023年4月7日 赵齐源拍摄.JPG

“就是要挑蜂饼饱满,蜂王质量好的这种。”走进罗金安家的养殖大棚,一排排白色蜂箱整齐排列,蜂箱里的胡蜂个个膘肥体壮、酣甜进食,“嗡嗡”声不绝于耳。养殖户罗金安正在给前来购买的农户挑选蜂王,并毫不吝啬的给他们分享胡蜂养殖经验。

罗金安在为农户讲解胡蜂养殖技术 2023年4月7日 赵齐源拍摄.JPG

漭水镇老厂村村民普国才说:“我很喜欢养蜂子,今天来这里买得5窝胡峰,家里边还养着10窝蜜蜂,一年下来预计收入近万元。”

对于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童年的记忆总少不了上山掏蜂子的经历,罗金安从小就对各种各样的蜂子感兴趣,凭着一股韧劲和痴迷,他瞅准家乡自然环境优势和商机,决定靠山吃山发展胡蜂养殖,这样既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增加收入。

蜂棚 2023年4月7日 赵齐源拍摄.JPG

但养殖胡蜂不仅要有胆识,更要有技术。“一怕被胡峰蛰,二怕胡峰死。”罗金安说,起初,由于缺乏经验,他在养殖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如何让胡蜂顺利过冬就是困扰他的一个最大难题。但他没有退缩,每天守在蜂窝旁观察胡蜂的习性,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查找资料、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经过不断地总结摸索和创新,罗金安渐渐掌握了方法,他为胡蜂专门定制了过冬的木桶,将木桶内部雕刻上纹路,模拟枯树裂缝,创设野生胡蜂越冬生活环境,将蜂王的存活率提高到了90%左右,蜂蛹产量也随之渐渐增加。“这就是我养殖胡峰掌握的秘诀。”罗金安说,如今,他不但破译了人工驯养胡蜂的“密码”,还把驯养胡蜂事业逐年做大。

今年,罗金安培育了将近1000个初级蜂群,每个蜂群售价在200元左右,每天早上起来他就一头扎进养殖大棚,穿梭于蜂箱间,给胡蜂喂食、细心地查看胡蜂情况。

胡蜂在越冬桶内 2023年4月7日 赵齐源拍摄.JPG

罗金安说:“我养蜂8年,最近4年才开始大规模的养,每年也就一千群左右,以卖蜂王、卖蜂群、还有卖蜂蛹为主,每年收入约20万元。”

顺利越冬的蜂王被罗金安养在特制的蜂箱里,每个蜂箱都固定着两个注射器,分别用来给蜂王喂食蜂蜜水和清水。据罗金安介绍,胡蜂是杂食性昆虫,以小型昆虫、蜂蜜、成熟的水果等为食,起初罗金安都是从其他地方购买蚂蚱和蜂蜜,随着胡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他自己建起了大棚养殖蚂蚱,还养殖了10多窝蜜蜂,供自家胡蜂食用,节约养殖成本。

给胡蜂喂食蜜蜂 2023年4月7日 赵齐源拍摄.JPG

经过8年的摸索,罗金安已经基本掌握了胡蜂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养蜂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蜂王和蜂蛹还没来得及带到市场上就已经被别人订购一空。看到罗金安胡蜂养殖收益可观,各地农户慕名而来向他讨教胡蜂养殖技术,罗金安总是倾囊相授,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掌握养殖技术,发展胡蜂养殖产业发家致富。

罗金安说:“我养蜂也很久了,技术也非常成熟了,顾客、回头客也非常多,基本上不愁什么销路。下步,我希望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养殖胡蜂,增收致富。”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杨茜琨 赵齐源 摄影报道

视频由昌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一审 杨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