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以下简称保育中心)联合广州珠江水资源保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水科技公司)进行繁育技术攻关,同时在桂平市保育中心和来宾市鱼类增殖保护站完成了长鳍光唇鱼繁殖初试,成功繁育长鳍光唇鱼鱼苗共计4万多尾,突破了长鳍光唇鱼人工繁育技术。

倒刺鲃养殖技术视频_倒刺粑鱼养殖_光倒刺耙养殖技术

科研人员开展长鳍光唇鱼人工繁育工作

长鳍光唇鱼俗称五杠鲮,仅分布在红水河干支流,为红水河珍稀特有鱼类。近年来,由于受生境破坏及过度捕捞等影响,长鳍光唇鱼资源量不断减少。保育中心联合珠水科技公司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力争早日填补长鳍光唇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空白,突破长鳍光唇鱼繁育孵化等关键技术难题,丰富和补充珠江流域的珍稀鱼类资源。由于长鳍光唇鱼繁育存在亲本保有量少、孵化设备不适合等原因,给人工繁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此外,长鳍光唇鱼雌雄发育不同步、孵化时间长、受精卵易受水霉侵害、怀卵量偏少以及没有可借鉴的长鳍光唇鱼繁育参考文献资料,给人工繁育工作也带来诸多难度。保育中心与珠水科技公司的科研团队迎难而上,进行了8批不同时间的长鳍光唇鱼繁育实验,通过自制孵化器、鱼病防治、强化亲鱼培育等多种措施,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实现了长鳍光唇鱼人工繁殖技术突破,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保育中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自2022年以来,经过1年的不断探索,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唐鱼、长鳍光唇鱼和赤眼鳟等珍稀、特有及经济鱼类,成功搭建了3种人工养殖模式,使珍稀、特有及经济鱼类的资源储备、增殖和资源养护有望实现,更对珠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具有重要技术示范作用。珠水科技公司从2020年开始负责大藤峡增殖放流站和来宾增殖保护站运行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已经成功繁育乌原鲤、长鳍光唇鱼、光倒刺鲃等共计9种珍稀特有鱼类,放流数量达800多万尾。

下一步,保育中心和珠水科技公司将继续开展多种珍稀、濒危及特有鱼类繁育工作,积极探索珍稀、濒危及特有鱼类驯养和繁殖的先进技术,为促进生态平衡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