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大河镇和平村地处偏远,因海拔较高、雨水充沛,拥有适宜种茶的先天优势,但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长期零星、分散的种植模式难以形成产业发展规模,带来的收益只能给当地人换来几个“盐巴钱”。
近年来,大河镇和平村围绕发挥组织优势和群众力量来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盘活村级资源,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不断提高当地茶农管护水平、壮大地方茶叶加工作坊加工水平,促进茶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让上百年的“荒芜山园”焕发出新的绿色生机。现如今,大河镇和平村家家户户有茶园,茶产业成了该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绿色提款机”。
茶农在大河镇和平村茶园采摘茶叶
注重思想发动,党员化身“先锋队”
立足激发群众全面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茶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一是算清经济账增动力。注重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几届时任的村支书以及老党员,坚持推行“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群众自己办”三步引导法,带头力行种植茶叶。同时,采取召开群众院坝会、村民大会等方式,利用身边种植茶产业致富的例子,做好宣传动员,帮助群众算清种植玉米、大豆等低端作物与种植茶叶之间的经济账,谋发展、找出路,点燃村民种植茶叶的激情,慢慢带领村民乘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的“东风”,走上吃“茶叶饭”致富之路。截至目前,通过大户带中户、中户带小户,从荒地到旱田,全村凡是能种茶的各个角落,几乎都种上了茶叶,茶园面积达2.3万亩,全村1417户5846人全覆盖,人均4亩茶园左右,全部受益。
大河镇和平村开展短平快茶叶种植培训
二是技术服务强本领。为让茶产业快速且长久地在和平村扎根,该村赴各级农业部门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当地土壤进行勘测,并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村“两委”班子多次组织党员和种植户学习借鉴异地先进种植经验,邀请县农业站技术人员或组建党员服务队,定期下村下组入户进行“一对一、一对多”辅导,让村里群众快速掌握茶叶种植技术,成了种植茶叶的高手,2022年培训农户35人次。
三是评选表彰提信心。大河镇和平村在征求上级农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自主设定了茶叶种植和产出标准,每年通过支部评和群众评,对种植标准高、生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党员和群众给予“党员示范户”“群众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形成了积极争当带富能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振干事热情。
大河镇和平村开展茶叶种植培训
注重要素保障,小山村成了“发展沃土”
着眼打好茶产业发展“组合拳”,创新发展思路来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一是能人参与添动能。大河镇和平村着眼于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需要,把抓好茶产业方面人才培育放在突出位置,在选强人、优结构、育能人上狠下功夫,以茶产业为纽带,把返乡能人、乡土人才发动起来,回引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回村投资、创业发展,为推进全村茶产业实体化运营注入强大动力,不断践行“支部引领、能人带动、共同富裕”创新发展之路。
三都水乡茶叶有限公司茶叶加工厂
二是抱团管理聚合力。以改善以往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粗犷”规模种植为目标,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充分整合村级资源,织密、织牢茶产业链条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之网,抓住壮大茶产业主动权,引导农户以土地、技术、资金入股合作社,构建公司与合作社对接生产、管理、技术服务、销售的利益共同体,让村民更多分享企业和合作社共同发展茶产业带来的改革红利,把“单打独斗”转变成“合作共赢”,撬动和盘活和平村上百年来沉睡的荒山、旱地。截至目前,组建产茶村集体合作社2个,茶叶加工作坊近30户。
三是金融保障激活力。以当地党委、政府联合农村商业银行持续深入开展信用组、信用村、信用乡镇等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为契机,全村高度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农户线下到银行网点和线上到“黔农云”APP申报授信额度、量力贷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和“难贷款”问题。农户通过贷款大力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目前支持大河镇和平村的信贷产业资金约达6500余万元,仅用于茶产业相关的就达到了约5000万元,较5年前翻了一番。
注重强链融链,茶农迈入致富“快车道”
立足聚焦以茶兴业、以茶富农的目标,推动产业与加工、政策与管理、品牌与平台相融合。
一是坚持发展产业与加工相融。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以茶园基地为抓手,将茶农、合作社、村集体、收购商等紧密融合在一起,分清权责、制定茶园基地建设规划,将各方纳入统一、规范的茶产业链中,一改原先分散经营的模式,实现产业共建、共同发展。加大对名优茶及高档茶的开发和精制加工、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大河镇和平村茶青交易市场
二是坚持扶持政策与管理相融。用好县镇两级招商资源,加大对茶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力度,持续推进“茶企业市场端、合作组织服务端、农民群众生产端”三端找准定位,培育引进壮大经营主体。抢抓标准化茶园试点示范建设相关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茶农改造低产茶园,加强茶园规范化管理,加大茶园评级认证管理,加快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的建设和产地认证。
三是坚持发展品牌与搭建平台相融。坚持统一生产加工包装,健全统一质量管理标准,促进全村茶叶品种、品质、品牌同步提升。积极扩宽茶产业推广推介平台,通过东西部协作、组织参展茶叶博览会、参加茶产业推介会和茶产业赛事等方式,加大茶产业推广力度,帮助茶农增收致富。建设和平村茶青交易市场,带动贵阳、广西、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地的茶商进驻,吸引茶农、作坊入场经营和开展采购服务,促进和平村茶叶的销路越来越广。今年以来干茶销售量达840吨,销售额达10250万元,茶青销售量达3400余吨,茶青销售额达8800余万元。
END
来 源| 转自“水乡党建”微信公众号、大河镇 覃子腾
编 辑| 黄光道 郭 卫
审核| 谢义鹏 梁建奎
往 期 推 荐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黔南州乡村振兴局
推送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定时发送
投稿邮箱:qnzfp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