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首先要稳企业。
“广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最主要‘蓄水池’。”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表示,“保就业”必须稳住企业这一市场主体。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李曙光也认为,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经济问题,稳就业、保民生,必须有经济增长支撑,必须稳住市场主体。对此,李曙光表示,五粮液承诺无论任何时候确保员工岗位不裁、收入不减,并面向社会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和条件。
为减轻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冲击,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举措,包括实行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等。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这是倾听企业心声、去粗取精,选出的最有针对性、最能让企业得实惠的硬核措施。
在企业自救层面,李建红建议,应该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加快推动国企改革,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以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只有着眼于新动能打造,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岗位。”
据李建红介绍,疫情发生后,招商局集团通过多种举措稳定了生产运营,实现营业收入的逆势增长。近5个月以来,招商局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招聘近2万人。
李曙光表示,要通过扩大投资来创造就业新增量。他透露,今年五粮液启动了超百亿的重大建设项目的投资规划,这些重点建设项目既利当前又奠基长远,必将带动就业的增长。
保利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振高表示,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保利集团一是将加速国内外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争取今年新增一部分农民工用工需求;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支持,成立新的平台公司,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三是立足短期应急和长远发展需要,承接新项目拓展新空间,进而提供新增就业岗位。
具体来看,保利集团预计2020年将新增就业岗位近千个,新增用工需求6万余人。其中,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在原计划基础上扩招14%,比2019年实际接收增加10.7%;农民工用工需求同比增长36.3%。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国有企业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在危机中开新机,变局中育新局,有效增加了就业岗位。
比如,五粮液正加速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力,大力推进新零售、新业态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致力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家电网高度重视新基建。6月15日,国家电网面向社会各界发布 “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2020年总体投资约247亿元,预计拉动社会投资约1000亿元。同时,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将提供4.62万个就业岗位,比2019年增加40%。
再比如,中国电信党组副书记邵广禄介绍称,今年中国电信的招聘工作明确了三个“扩大”:一是扩大规模,即2020年大学生招聘规模要比去年要增加10%,达到11000人;二是扩大专业领域,即除通信工程、IT、IP专业外,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大专业;三是扩大领军人才的引进,目前计划要扩大引进一千名领军人才。
5月1日,东方电气首个电厂智慧化改造项目日前实现一次性自动启动成功。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董事长邹磊介绍说,搭新基建东风,东方电气将沿着既定的数字化转型方向,抓住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机会,抓住新基建的市场机会。
得益于此,东方电气增加需求计划,创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在2020年春季招聘中,部分成员企业取消了原有的同校同专业人数限制,招聘总计划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50%。
“春暖花开 国聘行动”东方电气云宣讲专场
作为用工大户,中国中铁等建筑央企在稳就业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月中旬,中国中铁所属单位使用农民工65.5万人;截止6月中旬,中国中铁所属单位使用农民工109.5万人。
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提供就业岗位
受疫情影响,今年年初,常规的招聘模式受到较大冲击,且不少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到岗。针对这些情况,国资国企有效应对,积极探索云招聘、云培训等模式,并为农民工在家门口提供就业机会。
国资委党委统一组织中央企业和有关单位开展“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资央企在行动”大型网络招聘活动,集中岗位资源,集中招聘平台,免费提供信息发布、简历收集、笔试面试、人才测评等全流程服务。
3月6日,中国电科在北京大学启动的高校招聘网络宣讲活动,是疫情发生以来国内高校与央企总部的首次“强强联合”。中国电科携旗下近40家成员单位面向80余个专业类别,提供了7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了6.7万人在线观看,获得了1.7万人次点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总经理吴曼青宣讲现场
为方便高校毕业生了解就业信息,中国海油通过国务院国资委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智公司招聘平台、国投人力招聘系统、中国海油官网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并向70所目标院校进行针对性联系,吸引了超过3.2万名高校毕业生踊跃报名。各招聘单位还开通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并及时以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发布温馨提示。
当前,中国石油2020校园招聘活动已陆续进入各单位录用人选公示阶段,年度招聘总数达到8000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中国石油此次招聘不再组织统一准入考试,其各单位灵活开展招聘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按照信息发布、简历收集、资格审查、测试面试、签约公示等程序进行线上招聘。
航空工业集团所属航空工业太航实施线上“云”招聘,大力吸引全国优秀人才。通过线上初步筛选,线下电话联系,多次开展网络面试视频会,实现岗位发布、应聘、面试、用工备案等工作全流程网上办理。
为实现疫情期间农民工“无接触”式上岗,中国电建河北工程公司利用网上学堂对农民工进行“云培训”。该软件是专门应对疫情防控而快速开发的培训软件,对新入厂的农民工兄弟采用手机培训平台的形式进行入厂教育、安规培训、视频指导,让那些“放下锄头、拿起扳手”的农民工快速、便捷地掌握工作要求。
中国电建藏籍新就业员工接受采访
中国华电着力稳就业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就地就近吸纳劳动力参与生产建设。中国华电金上川藏段梯级电站项目重点部位和关键线路全面复工后,现场施工人员达4000余人;宁夏银川“东热西送”工程采取就地招工、就地吸纳方式,复工以来,吸纳当地群众和农民工参与建设达1300余人。
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八局集团杭绍台铁路项目部通过点对点接送农民工,当地就近线下招聘,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等多种方式,成功创造近1800个农民工就业岗位。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人失业,全家返贫。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保证贫困地区农民工顺利就业,就近就业,是国有企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
中交集团定点帮扶云南怒江,中交二航局、中交四公局等子公司主动联系怒江州就业局、兰坪县人社局等部门,了解当地就业需求,积极提供就业岗位;中交三公局多次举办怒江劳动力引进会,并在怒江各县区发布招工信息,吸纳怒江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按照“贫困户优先、本地优先”的原则,出台帮助因疫情影响滞留农民工就业措施,在招工过程中优先录用当地农民工,不断吸纳从事物资搬运、坑洞开挖、电杆组立、地面基础作业等辅助工种,最大限度保障和增加农民工收入。
南方电网招录电力工人全力加速建设
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科技深度发掘企业与贫困县之间合作的契合点,与华池县委、县政府沟通并达成开展劳务输转工作意向,确定华池建司为东华科技山西美锦华盛项目建筑工程二标段施工分包商,探索出“央企+民企+贫困户”的就业扶贫工作新实践。
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已拨付超过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对口帮扶县市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贫困人口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在深度贫困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国海油与当地企业共同出资1000万元,在临潭县建成了生产工服、工鞋等劳保用品的扶贫车间。
中国海油建立的扶贫车间里的工人正在缝制工服
复工防疫两手抓,营造安全就业环境
作为国之重器,国资国企在这场大战大考中冲锋在前,发挥了骨干中坚作用,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
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关央企通过动与政府、业主、劳务队伍、供应商联手,进行核酸检测、包机包车运送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优先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开复工,为稳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月15日以来,中国中铁二院已为上千名拟进入昌都、雅安、康定等地的工人办理了复工手续,并按照要求对现场人员做好隔离。2月26日,他们以“包车+包机+包车”形式将26名钻探工人送达西藏昌都,在政府隔离点留观合格后,分赴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山高原各个工点。
3月14日,中国能建所属企业安排的2架包机,分别从安徽和湖南起飞,将电力建设者送往新疆,奔赴重点能源项目建设现场。
武汉处于此次疫情的风暴眼。当地项目何时复工?当地人员怎样上岗,是稳就业的最艰巨挑战。
3月24日,刚刚完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中建三局人征尘未洗,在汉多个公建工程同日复工。“工人实名制网格化管理,可以确保实时掌握工人身体状况,做到不漏一人。”项目经理邓雄兵说。
3月26日,全国首趟复工复产企业专列从湖北荆州开出,当晚经停广州抵达深圳,点对点输送中广核350名滞留湖北员工及家属返回广东。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帮助相关员工尽快返岗,中广核通过租用社会巴士、协调当地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车辆等方式,将分布在湖北16个地市州的350名员工及家属集中运抵荆州站乘坐专列。车上所有返粤人员均取得湖北各地区健康绿码,签署身体健康承诺函,并获得出发地政府出行许可及到达地所在社区接收许可。
顺利返岗,还要安全上岗。
从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到当前的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国资国企始终把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因地制宜、因企施策,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员工身体健康,保障复工复产顺利推进。
比如,哈电集团为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生产进度,从大年初四开始,几乎没有停工一天。“我们注重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领导如履薄冰。”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说,截至目前,哈电集团5万多职工及家属无一人感染,“我们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
中国一重党委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做好疫情监控、排查、预警、防控各项措施。同时,将生产经营任务细化分解,制作成任务表,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挂表督战,有力有序推进生产。
今年1月至5月,中国一重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0.57%和86.74%。
中远海运集团有近5 万名船员,船员队伍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1300 多艘船舶的正常营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远海运把对船员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自行研制并上线了船舶疫情潜在风险防控系统,船舶近期靠港情况、船员上下船动态、船员来源地等信息一查了然。截至目前,近5 万名船员无一例感染,守住了“病例零上船,疫情零输出”的工作底线,确保了集团船队安全运营。
5月19日,位于武汉开发区创业五路的东风彼欧公司大门前,一辆大型物流运输车正准备进入厂区卸货。工作人员给司机扫码登记、测量体温后,并向货车轮胎和车身喷洒消毒水。接着,物流运输车开进厂区时须经过4块洒满消毒水的地垫,完成二次消毒。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员工每天要接受3次体温测量。”
中建集团负责的京东方重庆B12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该项目实施返岗工人核酸检测全覆盖,运用人脸识别红外测温系统监测现场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分区域、分批次采取“点对点”专车接工人返岗,保障人员健康安全。当前项目正处于主体结构封顶冲刺阶段,预计7月初将实现1号建筑主体结构封顶。
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为中小企业稳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在直接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国资国企充分发挥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带动作用,沟通上下游,为中小企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营秩序做出积极努力。比如,华润、华侨城、中海地产、保利等企业通过减免中小企业租金,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带动相关企业更好地稳定就业。
“保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是大事,龙头企业是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龙头企业应该发挥作用,带动供应链的中小企业稳定。
李建红认为,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由于生产的高度分工协作化,只有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完整畅通状态,才能为市场主体正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支撑,才能实现城乡居民的就业稳定。
“央企、国企是社会经济增长中的主角,大多在经济产业链的龙头与上游,应给予民营企业充分支持,来推动和保障社会就业安置。”李锦表示,沟通上下游,才是解决社会就业的根本,影响的面积越大,效果才会更好。
比如,李曙光提到,五粮液集团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链长,供应链体系完整。疫情发生后,五粮液提出“构建五粮液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针对产业链、生态圈实施一系列帮扶措施,保障供应链及上下游企业平稳运行。
据不完全统计,五粮液白酒主业下游经销商1300多家,专卖店1500多家,终端6.5万家,再加上为主业配套的相关产业,如包装印刷、仓储物流等,通过满负荷生产,五粮液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超过3000亿元产值,实现超过30万人稳定就业。
中国一重积极发挥产业链带动能力,助推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供应商提供复工相关手续,协助厂家尽快复工。尤其在资金给付上优先满足供应链企业,为复工的配套企业做好资金保障,维护良好的产业生态及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
国投创益托管的央企扶贫基金投资了一批位于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效果显著但经济效益一般的中小项目,以及一批与大型民营龙头企业合作的项目,直接、间接带动了大批贫困人口就业。据统计,前述各类项目完全投产后,将可带动50万人就业。
国资委负责联系一批行业协会。疫情发生后,国资委协会党建局积极动员组织行业协会系统各单位参与专项网络招聘活动,带动行业企业全力做好稳岗扩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各行业协会及代管企事业单位、会员,在国聘招聘平台发布了2300多个岗位招聘信息、10000多个人才需求,在中智招聘平台发布了1400多个岗位招聘信息、近5000个人才需求。
行业协会各单位专项网络招聘截图
多个行业协会不仅自身提供就业岗位,还充分发挥“中字头”协会影响力大、联系的企业覆盖面广的优势,积极带动行业企业参与网络招聘专项活动。钢铁协会闻令而动,率先组织行业内院校、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加专项网络招聘活动;商业联合会分批推进,对用人需求较多会员单位重点关注,吸引了沃尔玛中国总部及四大区和山姆会员店发布900多个人才需求;电力联合会动员会员单位及其分公司、分支机构,共同参与并发布招聘计划;煤炭协会组织7家会员单位持续发力,累计提供了800多个岗位和2300多个人才需求等等。
稳就业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国资委有关部门还将积极和教育部门、人社部门联手,参与“我为毕业生带岗”计划等;联手中央主流媒体推出专场招聘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等。未来,中央企业将持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必胜信心,继续全力以赴,展示央企担当,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局稳定贡献力量。(撰稿:陈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