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东港市积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趟出一条促进东港草莓发展的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之路,探索出一个“立品牌、育市场、强产业”发展新模式。逐步把绿色、有机草莓打造成当地的农业品牌和农民致富新经济增长点。小小的草莓形成了大产业,振兴了东港乡村经济,托起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

东港草莓栽培始于1924年,连续多年被评估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品牌价值达77.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东港草莓占地面积达到19.1万亩、产量30万吨,鲜果产值达60亿元,年出口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达3500万美元。2019年又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草莓第一县”。

一、建基地 、抓示范

一是大力发展规模化设施小区。依托种植结构调整补贴,大力发展规模化设施小区。2016-2020五年间,新增设施内面积22000多亩,仅2020年就新增10000亩。

二是全面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依托玖玖农场等8个园区,建成高标准草莓科研示范基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管理设施,采用立体草莓栽培模式,安装自动化监控与管理系统,对草莓生长不同时期实施科学监测,扩大应用新技术,起到良好的示范展示与辐射带动作用。

二、抓科研、重扶持

一是筹建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2013年积极筹措资金2000万元,打造了立足辽宁、全国独家,集草莓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种苗培育为一体的草莓专业研发机构--辽宁草莓科技研究院。

二是建立草莓种苗脱毒组培中心。建立健全三级育苗体系,充实完善科研设施设备,提升科研档次。年生产优质脱毒原种苗10万株,可满足上万亩设施生产用苗。

三是建立草莓种质资源圃。建立占地近10亩的草莓种质资源圃,收集国内外近170个草莓品种资源,资源圃按照国际标准化建设,全程智能化管理,为选育、研发、教学提供基础支撑。

四是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从事草莓精深加工的企业,在土地出让、行政收费、税收扶持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重点扶持了广天食品、菀丰食品等一批草莓深加工企业。

三、引进来、走出去

一是抓技术。东港市2013年成立了草莓专家工作站,现有7位国内外专家,定期开展草莓科研与技术指导工作。通过技术上的引进来,为东港草莓的高效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同时,在技术上坚持走出去。2017年底,东港市政府组织科技人员、草莓种植大户以及育苗企业代表赴日本考察学习,现已在草莓研究院科研基地成功转化。

二是抓品种。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先后引进并筛选了章姬、红颜、甜查理等适合东港地区栽培的新优草莓品种。

三是抓品牌。东港市分别于2011年、2016年举办了两届全国草莓文化节,2019年举办首届东港草莓文化节,提升了“东港草莓”美誉度。在湖南长沙、江西南昌举行的第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东港市政府组织召开东港草莓品牌推介会,全力打造和推介东港草莓品牌。

四、制标准、强监管

一是制定草莓生产技术标准。先后制定了辽宁省地方标准《草莓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绿色草莓生产技术规程》等,全市草莓生产以合作社为单位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监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策略,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东港市又制定了全国团体标准《东港草莓质量等级标准》,进一步规范鲜果销售市场。

二是加强草莓生产质量监管。整合农业、粮食、水产检测机构组建东港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乡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确保东港草莓质量安全。

三是强化草莓协会行业监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组东港市草莓协会,规范“东港草莓”标识和溯源码发放工作,抢注“东港草莓”相关注册商标,监督管理“东港草莓”标识使用。

五、联电商、树品牌

一是致力打造“东港草莓”互联网品牌。市政府与中国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将“东港草莓”打造成互联网第一品牌。

二是整合物流保障电商健康运营。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仓储基地、特产类生产加工基地、鲜果类冷链运输基地,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保障。建立电商快递产业园区,解决快递行业“最初、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宣传推广畅通电商发展渠道。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厉害了,我的国》、中央广播电台央广新闻等媒体对东港草莓、电商合作发展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

六、建平台、强链条

在实施全产业链开发与产业融合工程上,安排中央财政奖补资金6900万元,重点对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草莓港、产业链大数据平台、生产设施设备提升等项目进行建设。东港草莓产业立足现代产业园项目,推进东港草莓全产业链建设。在产业管理服务提升工程上,安排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155万元,重点对草莓原种苗培育、草莓脱毒组培和产品检测认证项目进行建设。

展望未来,东港市将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向着“百年产业百亿产值”目标挺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