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富饶的贫困”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毕节7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全部出列,曾经出了名的贫困县纳雍、威宁、赫章三县名列其中。
2019年7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新貌。图|新华社
毕节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连绵群山之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资源“聚宝盆”。但由于长期以来较为粗放的资源开发方式,长期难以摆脱“富饶的贫困”,形成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毕节曾经有多贫困?
1985年,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偶然闯进赫章县海雀村,记录下这些片段:一家4口人,只有3个碗;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毕节的贫困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三十多年前,中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应运而生。
试验区成立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片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区域,“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之下,走出了生态脱贫、绿色减贫之路。
海雀村是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先行者,三十多前那里曾是“富饶的贫困”的典型代表。
这个海拔2300米的村落,高寒多山,土层薄,村民在山坡上开荒种地,但是“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种下一坡地、收回一箩筐”,当时有800多人的海雀村耕地1.68万亩,森林覆盖率不到5%,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惊人,荒山秃岭、就像和尚的秃头寸草不生,村民多数住着由树枝围起、四壁透风的“杈杈房”,人畜同居,极度贫困。
如今,海雀村全村30多个“和尚坡”已是万亩林海,崇山峻岭满目青翠,森林覆盖率飙升到82.5%,林茂粮丰人民富足,家家建起新房,并在2016年成功实现脱贫。
像海雀村一样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减贫让毕节很多地区的人民收获了生态红利。
2020年8月4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村民在养鸡场内检视鸡蛋。图|新华社
在山多地少的纳雍县,以“三红”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山地农业风生水起,15万亩玛瑙红樱桃、1600万棒红托竹荪、1000万羽“大红公鸡(滚山鸡)”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财神”,摘掉了穷帽,斩断了穷根。
在路修不进去的威宁县,脱贫攻坚过程中还探索创新了“三易”解“三难”。易地扶贫搬迁解决生存难,6.66万人搬离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易地产业扶贫解决发展难,7万亩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解决了1万余名贫困人口就业;易地就业扶贫解决就业难,建立就业扶贫体系,精准组织符合条件的劳动力易地就业。
如今,在海拔2600米区域的威宁自治县双龙镇高山村、高坡村、凉山村,“离天最近”的万亩连片蔬菜基地蔚为壮观。
当地村民感慨,昔日只能种包谷、洋芋和牧草的黄土地,如今种出了蔬菜,一家3口在蔬菜基地务工,一个月就有8000多元,加上18亩土地流转费10800元,一年收入比原来翻了好几倍。
30年前,把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统筹考虑,制定完整的治理方案并在大范围实施,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没有先例可以参考;30年来,毕节试验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
“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坡地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毕节地区的“新五子登科”成为了我国绿色生态减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探索。
赣南老表致富在“景区”
同样山高林密,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还有革命老区赣南。
赣州市安远县孔田镇的高月林,是当地的种植大户,2020年,他的80亩脐橙进入丰产期,种植脐橙的收益就达到了80万元。
他所在的安远县孔田镇的铁障峰脐橙生态复产示范基地就有脐橙11260亩、果农371户,户均种植面积达30亩,年均收入可以达到二三十万元。随着当地赣南脐橙产业做大做强,赣南脐橙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脱贫致富项目,当地最普通的人,一个脐橙季节通过朋友圈卖脐橙都可以赚到几万块钱。
农技人员在江西省定南县历市镇井坑村果园指导果农栽培管理赣南脐橙,江西赣州地区因为脐橙产业的发展,成为“世界橙乡”。图|新华社
赣州地区,则因为脐橙产业的发展,成为“世界橙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脐橙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摇钱树”,赣南的脐橙产业是全国三大产业扶贫案例之一。
2020年赣南脐橙第六次获得全国初级农产品(水果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名,品牌价值678亿元,脐橙产业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累计带动赣南老区100万人脱贫增收。
脐橙产业几十年间不断发展壮大,让赣南老表的钱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的同时,并没有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道路。
行走在赣南丘陵地区,遍布山腰的脐橙园,绿树橙果,夹在山脚和山顶的森林中间,偶有大片水域,白鹭栖息,鸟鸣果香,犹在画中,随手一拍就是旅游大片。
在赣南,城里有套房、脐橙园里有栋房、小汽车代步基本成为脐橙种植户的标配。忙时在脐橙园里工作生活、闲时住在城里,前去采摘的城里人纷纷羡慕这种生活在景区、致富在景区的生活。同时拥有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背后,是当地成功将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建立的赣州师范大学脐橙学院研发出的“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穿靴”的种植模式,让当地脐橙种植形成了水、电、路科学规划生态建园技术。
当地的脐橙种植园普遍采用这一种植模式,在山顶留约20%面积的原有植被作为涵养林(“山顶戴帽”),山脚留约10%的原有植被作为蓄水林(“山脚穿靴”),坡面的中间部分开挖反坡水平梯带(梯面外高内低)。
此外,坡面中间种植脐橙树的部分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多大角度的山坡可以开挖梯田种植,保持水土的泥沙拦截沟的长宽规格等都有着严格要求。政府主导下,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之下,赣南地区漫山遍野的脐橙园并没有造成大规模水土流失,而是做到了“园在林中、林在园中”。
赣州市信丰县甚至还通过引进大型企业,以脐橙为核心,通过“工厂+产业园+旅游+市场”方式,打造工业旅游基地、中国赣南脐橙文化博物馆、脐橙品种示范园等,2018年还成功申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按照规划,这个让游客体验脐橙文化、特色民俗和橙园风光的景区,将发展文化、科教、生态相结合的旅游新模式,形成脐橙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的全产业链。
2019年11月6日,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湖岽村的果农在采摘脐橙。图|新华社
留在家乡不耽误挣钱致富,还能体验城里人向往的“度假”生活,如今赣南农村不少在外地打工、经商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利用在外边积累的各种资源,做起了和脐橙销售相关的买卖,每年仅在脐橙丰收这两个月非常忙碌,收入远高于此前在外边打工,日子过得很安逸。
信丰县大塘埠镇六星村果农卢培金就是这样的例子。2013年,他放弃漂泊的打工生活,回到老家种植脐橙,没有什么基础的贫困户六年时间就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家里已经盖起了楼房,买了小汽车和多种农业机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干沙滩”变成“金沙滩”
相比降水丰沛的南方地区,在干旱缺水的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探索生态友好型减贫,让山川变绿、百姓变富某种程度上更加困难。
2018年5月30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移民在枸杞种植基地排队将采摘的枸杞称重。
图|新华社
最近,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一部真实还原宁夏西海固地区脱贫故事的电视剧火出圈的同时,还让更多人知道了宁夏“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故事。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减贫“攻坚战”中,不仅在曾经“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西海固地区,种出了“白花花的蘑菇”、发展起了特色葡萄酒产业,还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搬迁等多种手段,让西部的很多地区从穷到富,带动了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地区山乡巨变,一个个山绿民富的地区呼之欲出。
适应宁夏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根系发达、耐旱、耐寒的枸杞成为因地制宜、绿色生态减贫的明星产品。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枸杞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作为枸杞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中宁县还被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中宁枸杞区域品牌价值已升至172.88亿元。
枸杞变“红”的过程,则是宁夏黄土变绿、人民变富的过程。
地处宁夏、内蒙古、甘肃交界地带的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是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知名的枸杞生产基地,枸杞成熟季节,万亩整齐有序的枸杞园在蓝天白云下铺开,漫山遍野的枸杞娇艳欲滴,美不胜收。
而就在7年多前的2013年,那里还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车,没有任何生活设施的一片荒滩。
为保存耕作层土壤,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从建设初期就一改过去大幅度平田整地、高密度种植、粗放加工等传统枸杞生产方式,而是最大程度保留原来的地形地貌,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株距行距都有统一标准,有利于机械耕作的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土壤面积和良好的通风光照条件。
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模式,使这个生产基地在5年之间迅速发展成为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的万亩枸杞庄园、中宁枸杞六大核心产区之一。
从沙土横陈的不毛之地,到万亩枸杞种植基地,耐干旱盐碱的枸杞林不仅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聚宝盆”,还帮助当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玺赞生态枸杞庄园附近就是红寺堡生态移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采摘期安置区的农民在枸杞园务工一年可挣一万多元,全年务工人员一年可挣4万多元,一个生产基地每年可为贫困群众创收近2000万元,很多人依靠在枸杞园务工脱了贫。
一边是引入知名枸杞企业,以产业带脱贫,一边是促进居民在枸杞生产基地务工增收,土地流转和务工的双份收入让村民收入有了保障,枸杞成为了宁夏名副其实的“脱贫果”和“致富果”。
2018年6月22日,工人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润德庄园枸杞加工车间清洗枸杞鲜果。
图|新华社
目前,以中宁为代表的宁夏枸杞产业还在往精深加工发展,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等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了全国首个促进枸杞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通过引进高科技企业、对接科研院所、构建科研开发平台,开展枸杞功效机理及提取工艺研究,研发功能性食品、饮品、保健品等创新产品,宁夏枸杞走上了一条创新的转型升级之路。
枸杞啤酒、枸杞面膜、枸杞口服液……一系列新产品和枸杞糖肽、枸杞特膳、枸杞黄酮、花青素等功能性产品产业化让枸杞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事实上,枸杞只是宁夏生态扶贫的绿色“功臣”之一,通过在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发展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很多地区实现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近年来,宁夏重点支持原州、彭阳、红寺堡等重点扶贫县(区),发展以枸杞、苹果、红枣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从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林业产业扶持力度,让红枣、苹果、杏等林果成为农民脱贫的“绿色帮手”。“同心圆枣”“彭阳红梅杏”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茹河杏脯”“朝那林下鸡”“彭阳蜂蜜”等经济林品牌效应日益突显。在宁夏,特色林产品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从“救命薯”到“致富薯”
宁夏西海固之外,还有与那里合称“三西”的甘肃定西、河西。那里土地干旱、贫瘠,也曾是中国最穷的地方。
土地贫瘠、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定西、河西和甘肃很多地区,洋芋曾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食物,很长时间内,人们一天三顿蒸洋芋、煮洋芋、烤洋芋,“只吃洋芋不吃饭”。
作为我国“三西”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使土豆这个原本用来解决温饱问题的“土蛋蛋”,变身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图|新华社
不过,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马铃薯产业成为定西甚至整个甘肃的一项脱贫致富工程,见证了甘肃生态减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历史进程。
低温、干旱的甘肃地区成为耐干旱、喜冷凉的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2020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土豆大省”,并且逐步走上了集良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的路子。
2020年,甘肃全省销售鲜薯500万吨,加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薯条、薯片、粉条、粉丝等系列产品50万吨,甘肃全省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100多家,年加工能力100余万吨,形成了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加工产业集群,成为甘肃省率先走上全产业链发展路子的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在定西,大量农户与当地的龙头企业签订了马铃薯种植订单,其中贫困户就有5000多户,户均可增收8000多元每年。
近年来,定西市还大力推进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建设,让合作社当贫困户的“娘家人”,与企业签订种植合同,统一收购,稳定价格,农户的洋芋可以买到更高的价格的同时还不需要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
甘肃省定西市一名技术人员展示培育的马铃薯脱毒薯苗,定西市通过生态适应性选择不断创新换代品种,使马铃薯更加适应定西的不同自然气候类型区,成为该市抗御自然灾害、发展特色产业的首选作物之一。图|新华社
目前,作为我国三大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甘肃省86个县(区)里有60个种植马铃薯,其中58个位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甘肃省依托各类资金,借助各界力量,大兴产业扶贫之路。
不仅是甘肃,由于马铃薯耐干旱冷凉的习性适合我国内蒙古、云南等很多地区种植,而且有超过70%的马铃薯产区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生态减贫、脱贫攻坚的利器,“土豆”变“金豆”的脱贫故事还在各地上演着。
在京蒙扶贫协作项目的引领下,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实行“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年产量可达400多万吨。2019年,当地8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共引进35家北京企业落地,落实投资额8.77亿元。龙头企业在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的同时,还积极开发就业岗位,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到2020年,已带领1500户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
在云南昭通,农业集团与龙头企业相继入驻,推动种薯培育规模化、专业化,为农户就业增收、稳定脱贫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