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七月,山西大同迎来黄花的采摘季,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蔚为壮观,成片的七蕊黄花在风的轻拂下热热闹闹地晃动身躯,如波似潮,在烈日下与太阳争辉。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乡村振兴,近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四同社会实践队赴山西大同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调研队员们来到大同市云州区,以云州区特色黄花产业为切入点,在田间地头探索当地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经验。
萱草虽微小,也能成为“致富草”
黄花又称萱草、忘忧草、金针菜,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山西大同种植黄花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云州区辖下的乡村是黄花的主产区之一。
“黄花菜大产业啊!这个产业还真是有发展前途。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它作为人民群众致富的好门路。”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考察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的讲话,让“黄花乡”的“黄花人”看到了如花似锦的美好未来。
在西坪镇坊城新村搬迁户白高山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现在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而是给贫困群众送医送药、建房子、教技术、找致富门路,相信乡亲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唐家堡村是云州区黄花规模化种植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290亩,黄花种植面积就达4200亩,全村1047人,人均有3亩黄花地。三年来,该村以黄花为主导产业,仅靠黄花,农民人均收入就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且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递增。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3年前的5.5万元增长到55.5万元,年均增长316%。今年随着资金、技术、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将有更大的飞跃,成为全市黄花产业示范先进村。
坊城新村是云州区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由大坊城与西咀两村合并而成。2016年以前的大坊城村与西咀村,三面都是深沟,村民们大都居住在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窑洞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2018年坊城新村建成,200户村民住上了有独立院落的新房子,洗澡、做饭、供暖全部用上了天然气。如今的坊城新村,卫生室、图书室、党建室、文化活动室、技能培训服务站一应俱全。在黄花产业发展的推动下,村民的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2800元左右增长到了2021年的1.3万元。
近年来,以唐家堡村和坊城新村等为代表的乡村,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力发展黄花产业,在推进黄花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同时,加快黄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功摘掉了“贫困帽”,乡村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绘制了一幅幅秀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画好党建同心圆 忘忧草成“致富宝”
连绵起伏的火山群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花田尽头矗立着,桑干河水在静静流淌。
因为位于火山脚下,唐家堡村土壤富锌富硒,昼夜温差大,培育出的黄花品相、品质都十分优良。
虽然黄花的经济价值很高,但是此前由于采摘期短、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外出务工等原因,黄花产业并未在该村形成规模化种植,一直以来都是农民房前屋后种上几亩,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当地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黄花才得以大规模种植。
“当时村里统一把农户1300亩地流转过来,成立了合作社,贫困户的地一亩补贴1000元,普通农户一亩补贴500元,从2017年到今年,每年都有几百元到1000元不等的补贴。黄花种植的头三年几乎没有产量,到第四年起才开始有产量,如果没有补贴扶持,无论是普通农户,还是合作社,都很难坚持下来。”村民们这样说道。
黄花在生长的关键期内必须保证充足的水源供应,唐家堡村基层党员干部推动构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政府投资将原来的旱地改成了水浇地,利用智能化喷灌设备、大型自走式喷灌机等水电设施灌溉黄花,政府还补贴铺设了滴灌管,将黄花田改造为精准滴灌保产田,黄花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的年均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即使黄花种植遇上了旱灾、雹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农民的收益也会有黄花政策性保险兜底。
七月以后,进入采摘季,黄花必须在每天夜里采摘完成,否则到白天黄花开了花就不能卖了。在黄花采摘季,面对农户“销售难、价格无保障,生产企业收购难、质量无保证”的现象,唐家堡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设立服务收购点。通过地头收购省去了中间环节,保证了黄花收购价格。
“夜里露水大,我穿上长衣长裤,带点干粮和水,头上戴一顶照明帽,就下地摘黄花了。从半夜12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9点,中间累了困了就到地头坐会。第二天一早把当天采摘的黄花称重结算,一斤1.2元,手快的一天能有两三百块钱的收入。去年40天的采摘季下来,我挣了8000多块钱!”村民吕永红说道。
注入创新活力,青年赋能新产业
依托黄花的规模化种植,当地的黄花产业形成了一道有活力的产业链条。
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安一平对黄花产业近年来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洞悉,“过去大同黄花销售以批发市场为主,到8月份就卖完了,现在除了烘干、晾晒的干黄花,还有冰鲜、冻干黄花,以及丰富多样的黄花产品,产业链延长了,价值提升了,还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坊城新村,一个现代化的黄花产业园已经建起来了,云州区最大的黄花生产加工企业大同三利集团农业有限公司就驻扎在这里。大同三利农产品公司携手泰瑞集团构建了一个集收购、加工、研发、物流、电子仓储、观光等于一体的黄花全产业链。黄花产业园占地面积605.73亩,总投资近1200万元。
位于坊城新村附近的坨坊村,八年前利用政府部门的招商引资,将原先的废旧大棚改造成一个以黄花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忘忧农场。农场与当地高校合作成立了黄花研究基地,研究使黄花增产提质、抵御病虫害的科学方法,同时发展黄花生物科技产业,研发了以黄花精华为主要成分的美妆及保健产品,农场内还经常性开展教育研学、亲子休闲活动。
培育黄花苗
越来越多在外的年轻人看到了家乡产业发展的希望,纷纷回乡创业。
忘忧农场负责人段亚萍说,“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将小黄花做成大产业,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这是我们创办忘忧农场的初衷。”
三利农产品公司黄花车间负责人庞尔舜是个“95”后,他充分利用自己熟悉网络科技的优势,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当地生产出的黄花产品,同时他还与许多农民、种植黄花大户签订了收购合同,从而保证他们所种植的黄花都能够顺利卖出去。
同学们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黄花展厅
农旅融合,富美乡村道路宽
2022年4月,大同市云州区人民政府为推进文化事业与旅游业“双轮驱动”,突出短期效应与长远发展统筹兼顾,全力打造“忘忧田园、山水云州”品牌。
依托黄花“中国母亲花”的深刻文化内涵,以唐家堡村、坊城新村等为代表的乡村充分挖掘黄花旅游潜质资源,以忘忧大道为主线,串联忘忧农场、火山天路、芍药花海、桑干河湿地公园等沿线精品旅游景点,形成农文旅融合大景区,开展黄花观光、农事采摘体验、火山观光、低空旅游、教育研学、休闲度假、户外探险、生态康养等活动。
每到旅游旺季,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漫步在忘忧大道上,一望无际的黄花阵阵飘香,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绝佳圣地。
实践小队的成员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见证了昔日的没落村庄如今实现了完美蜕变,以唐家堡村、坊城新村为代表的乡村推动“小黄花”发展成致富“大产业”,让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同时,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党的脱贫攻坚成果,深刻领悟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重要行动,多年来学院持续推动学生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深入贯彻党的初心和使命,真正将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秉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擦亮“四同”育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