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是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交易市场较为集中,本文主要谈谈中医药交易市场所在区域产业发展——一个拥有药材交易市场的城市能否成为一个中药强市。

part1

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认定了17个专业中药材市场,分别为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成都荷花池、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广州清平、山东鄄城县舜王城、重庆解放路、哈尔滨三棵树、兰州黄河药市、西安万寿路、湖北蕲州、湖南岳阳花板桥(后迁往长沙)、湖南邵东、广西玉林、广东普宁以及昆明菊花园,这些城市都有先行优势。

中草药市场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生产加工集中地,这些地方当时都有较好的传承基础。少部分分布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这部分中草药市场并没有被产业升级而形成的其他产业所取代,反而部分市场交易额还处于前列。其他非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也有打造得非常好的,每年交易额位于前三甲,在市场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但是也有部分城市衰落了。

三个典型地区中药材交易市场发展情况:

A地中药材市场发展一直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建设的重要内容,中药产业企业总数达数千家,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超千亿元,近千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超百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2020年全市中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数百亿元,中药商贸流通业交易全年总额过千亿元;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有数十家落户,还延伸打造康养旅游产业,建设国家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与中医药健康旅游景区数家。

B地药业具有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宋元时期形成“药市”,明、清臻于鼎盛,清朝时本地人开的药店遍布全国各地。政府将推动中医药特色产业作为振兴全市经济的战略举措,通过不断壮产业、延链条,初步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全市有医药企业数百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数十家,全市医药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近千亿,上缴税收数亿元,医药规上企业实现产值数亿元,中医药产业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百强。

C地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明清时期有商业聚集,20世纪初就有药材商业有一定规模,但未形成品牌,改革开放后开始高速发展,国内中药知名品牌也在本地设有店铺,药材商品销往全国,乃至东南亚、世界各地,是全国最大的贵细滋补药材集散地,是中国南方最具有影响力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十四五期间,行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进行商贸转型的重点工程,2021年,地方中药材销量超过300亿。

part2:三地交易市场所在地有一线也有非一线,但是都能够发展出特色。

交易市场发展成果离不开:

政府的支持。发展得好的市场与政府支持之间是相互关系,通过收集政府公文可以看到,一些地区在围绕中药材交易中心发展,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区的重点支持对象之一,政府为中药材交易市场提供政策、资金、土地、服务等多方面支持,能够随着市场、技术等要素变化及时提供相应措施确保产业稳健发展。

管理服务现代化。中药材交易市场逐渐改变以前在松散的大市场零售的模式,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只有不断更新迭代,跟上时代步伐的交易市场才能有效突破,部分市场还会引进外部企业作为管理方对市场进行服务。交易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建立指数、开辟网上交易渠道。服务内容更加具体,提供公共检测平台、提供进出口服务、对产品的质量把控等。更先进的管理,降低交易双方的信用问题、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减少了交易成本。

传统文化的内在支持。中药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过程经历数百年,其内涵包含了质量承诺,地方在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同时,也有必要将维护其声誉,将传统文化将现代媒体手段相结合,发挥地域品牌宣传作用。宣传传统文化也能够让现代人更多地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认同文化价值,促进中医药发展。

地域特点优点扩大。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的气候、饮食、文化、交通等都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地方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为突破目标,部分发展得好的地方都会将特色的效应放大,使得本地产品在国内甚至海外都有一定的名声。广州地区的贵细药材、广西玉林的香料、亳州的常用药材等,都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产业链不断完善。中药材交易市场是中药材产业中的一环,地位重要,但毕竟价值获得有限,围绕产业链上游链接农村农业,通过中草药种植与初加工带动本地农村农业发展,下游链接医院、药企,通过开放中成药、中药提取物等深加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在贸易方面,不仅仅布局国内,还延伸到海外市场,使得中药影响力扩大、市场扩大,经济发展从简单的零售转为种植+零售+制造+服务等多维度相结合,巩固本地市场地位、提升本地发展效能。

part3

今年3月2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对中药产业提出中医院建设、中医药人才建设、产业发展等,在产业领域提出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标准体系,提升药品检验机构的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种植到应用全方位发展等内容。

鉴于此,有以下思考:

国内中药材要发展好,质量一定要提高。在2021年药品质量抽检不合格批次中,在817批次不合格药品中,中药材共计589批次,占比高达72.09%,中药产品质量问题依旧是顽疾。国内药企对中药研发投入也非常有限,多数中药上市企业研发投入不足1亿,不少企业投入不足收入的1%,企业重营销轻研发,截至5月,2022年NMPA受理的中药新药申请仅28项,不足新药申请总量的1%。在讲究临床价值导向的大背景下,中药创新急需突破。

加强中草药专业人才建设。地方市场需要进行升级,纵向方面加强从种植到中成药的发展,用好地方优势,吸引各类机构加入。横向方面,对市场进行升级,借鉴先行区经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数字化转型,提高本地产品质量监管。让本地中草药产业从做好产品向做好品牌方向前行。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规划人才引育战略来支持本地发展。

传承创新,走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战略地位跃上新高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要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走向产业化、数字化、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