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扶贫主阵地、大学生村官岗位上、重大工程征迁现场——
做攻坚克难的“急先锋”
三位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每天面对的工作不同,工作环境不同,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表现出攻坚克难、勇夺胜利的“急先锋”精神。
眼下,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头镇已进入旅游旺季,花海艺术节仅三天时间就接待四万余名游客,“陌上花”家庭农场七月份观光额早预订一空。“要不是刘书记带着大伙儿干,现在的桥头估计还是那个远近有名的‘落后镇’。”桥头镇北墩前村村民梁学华骄傲地说。
梁学华口中的刘书记,正是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头镇党委书记刘志伟,他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诀窍总结为:狠抓党建、精准扶贫、做强产业。
2015年,刘志伟担任桥头镇党委书记,彼时的桥头镇还是精准扶贫的主阵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贫困村都在桥头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383户。面对如此情况,刘志伟立下了“军令状”——两年内,让所有贫困户脱贫。
在调研基础上,刘志伟整顿了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从机关挑选优秀干部挂职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坚持产业扶贫,全镇引进建设光伏发电、畜禽养殖等6个扶贫项目,增强了贫困村、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2016年,桥头镇贫困户全部脱贫,刘志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随后,刘志伟又大胆探索,通过花卉产业拉动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桥头镇由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转变。
“乡村振兴是一篇刚刚起笔的大文章,桥头镇建设全省示范田园综合体的梦想也才开头,唯有实干担当,才能不负时代。”刘志伟说。
“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响应党的号召,“90后”的闫庆玲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大学生村官,成为夏津县渡口驿乡东渡口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到渡口驿乡工作后,闫庆玲发现当地工业发展缓慢,农业收益低,外出务工人员多,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当时就下决心改变乡村面貌,为村民谋个好出路。”闫庆玲说。
经实地考察,闫庆玲发现当地非常适合发展优质农业。再三考虑,闫庆玲决定自己先带头试种食用菌,成功后再向当地群众推广。
为尽快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在做菌种时闫庆玲都是亲力亲为。她亲自用装袋机装料,摸索装袋机更高的使用效率,十个手指在装袋机套筒上磨得全是血泡。为了跑销路,闫庆玲夫妻俩买了一辆汽油三轮摩托,每天自己拉着六七十筐食用菌去集上卖。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7月,闫庆玲创办了夏津县圣鑫源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津口驿”,吸纳了50余名村民共同发展食用菌事业。目前,合作社年产秀珍菇菌种30万棒,秀珍菇800吨,年产值500万元,每年为当地村民增加务工收入100余万元,产生扶贫分红20余万元。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辜负群众对自己的期望,不辜负党委、政府对自己的信任和嘱托。”闫庆玲说。
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时最需要的是直面挑战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面对巨大的征迁压力,胶州市胶东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晓钟以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交出了令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的优异答卷。
自胶东机场落户胶州以来,胶东街道先后承担了机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征迁以及济青高铁、机场高速等外围配套工程征迁工作。面对征迁面积大、村庄企业多、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挑战,郭晓钟勇于负责、主动担当,带领班子成员集体研究、专题研判,提出了“临时党支部引领、搬迁议事会认定、征迁工作组攻坚”的工作方法。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机场第一阶段10个村庄征迁工作仅用7天时间全面告捷,完成第二阶段11个村庄征迁工作仅用4天时间,效率和速度不断刷新纪录。
现今,如何让每一名群众乘着机场建设的东风,实现生活质量的飞跃,是萦绕在郭晓钟心头的一件大事。“作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区,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保障机场和配套路网工程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同时推进东方航空青岛基地等好项目落地,让更多群众享受临空经济带来的红利。”郭晓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