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场“代表通道”开启。7位自治区人大代表,分别围绕稀土钢产业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层疾控、环境保护、守护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等话题,接受媒体记者提问,面对镜头讲述履职故事。
内蒙古人大代表魏栓师(右)、王美兰(左)亮相。人民网 刘艺琳摄
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栓师:坚决打好“稀土牌”和“资源牌”
“要坚定不移推动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要坚定不移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坚定不移推动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要坚定不移抓好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魏栓师语气坚定。
2022年,包钢的科研投入达到40亿元,2023年的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3.5%。魏栓师表示,包钢将全力以赴建设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力以赴申办国家稀土新材料创新中心,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同时,全力以赴建设绿色矿山,保护、开发利用好稀土资源,大力开发萤石资源,开发利用铁矿、铌、钪等战略资源,打造包钢产业增长的第三极。
内蒙古绿康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美兰:发展好生态农业,从消费者“舌尖”甜到村民“心间”
“我们用来自草原的羊粪研发制造出有机肥,给土地吃上最绿色、最营养、最安全的肥料。通过膜下智能精准滴灌,给农作物喝上含有多种矿物质的矿泉水,我们从来不给农作物打农药,而是采用物理方式防治病虫害,上了诱虫灯,紫外线杀菌灯,彩色粘虫板等这些现代化物理防控设备。”王美兰说:“截至目前,我们全年已认证有机果蔬及杂粮品种46个,认证面积达3000亩,是内蒙古自治区设施农业全类有机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企业。”
利用乌兰察布的区位优势,通过便捷的物流网络,有机果蔬实现全区当日送菜到家,京津冀24小时其他地区48小时进入厨房的配送格局。
说起社会责任,王美兰表示:“我们通过技术指导培养村民发展家庭农场、村集体参股分红等形式,带动了13个村子近200多户村民人均年增收至少3万余元。慢慢的,村里有了动力、有了活力,真正实现了农民不离乡村,守着老本行,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的愿望。”
内蒙古人大代表刘晓敏(右)、姚志军(左)亮相。人民网 刘艺琳摄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委副书记、旗长刘晓敏:做大养殖规模,深耕牛全产业链,在做强肉牛品质和精细加工上功夫
“这些年,我们正蓝旗牛肉改变传统畜牧业饲养模式,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刘晓敏分享了三方面内容,首先通过良种培育优化,提高肉牛繁成率;其次通过科学养殖保障,缩短饲养时间加快出栏;第三通过基础设施投入,鼓励舍饲减轻草场压力,从而实现了牧民增收,牧业增效,草原增绿目标。
截至目前,正蓝旗肉牛存栏达到33.8万头,在规模、数量、良种比例等方面均走在锡林郭勒盟前列。
刘晓敏说,结合蓝旗地缘优势,在锡林郭勒羊和锡林郭勒牛区域公共品牌引领下,我们重点要做大养殖规模,深耕牛全产业链,在做强肉牛品质和精细加工上功夫,做好饲草和良种的文章,把成本降下来把品质提上去,让我们百姓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为推动锡林郭勒牛羊肉走进千家万户贡献蓝旗力量。
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建昌营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姚志军:群众越来越富、日子越来越好才是我们最终的落脚点
“建昌营村的致富经,是从壮大集体经济开始念的。”姚志军将建昌营村的发展秘诀娓娓道来。
曾经,元宝山露天煤矿开采征地后,临矿的建昌营村地少人多,没办法给村民分地。姚志军说:“更让村党委头疼的是面对几千万的征地款如何分配?如果把征地款分给村民,用不了两年钱就没了,土地也没了,村民的日子以后怎么过都不敢想象。”
最终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研判确定走共同致富之路,土地不分、征地款也不分。村里拿着这个钱开始滚雪球式兴办企业,村民虽然失了地,但收入反而一年比一年高。
近年,建昌营村成立了村级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审计、评估,将村办企业经营权以公开竞拍的方式进行合理转制,既规避了经营风险、又降低了运营成本。2018年,建昌营村与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元宝山国际种苗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的合作协议。项目已初具规模,预计年产各类种苗10亿株,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0亿元。
“今天的建昌营村村美民富产业旺,乡村振兴劲头足;相信,以党建为引领的建昌营村,一定会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足’的发展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姚志军信心十足。
自治区人大代表徐正挺(右)、延文龙(中)、陈在林(左)亮相。人民网 刘艺琳摄
巴彦淖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徐正挺:进一步加强疾控能力建设,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流行期间,我的同事中有的深入流调一线,连续两个多月顾不上家人孩子;有的家中亲人去世也没有犹豫,一头扎在消毒消杀一线;有的连续工作在实验室、在采样点,没日没夜,很多同事晕倒在岗位上,醒来继续工作,没有一个人要撤下来,我的一个同事说,我撤下来,其他人工作量就更大了,我还能坚持。”徐正挺神色动容,我想这些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活生生的事例也是伟大的抗疫精神的体现。
“当前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要进一步加强疾控能力建设。”徐正挺表示,一方面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一方面要升级硬件设施设备。内蒙古自治区所有疾控中心包括旗县级疾控中心都建立了P2实验室,具备了核酸检测能力,盟市级疾控中心都具备了开展基因测序的能力,建立了致病菌识别网。
乌海市乌达区委书记延文龙 : 治矿、治水、覆绿,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延文龙说:“乌达区是一个为典型的工矿型城区,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转型发展所需,关乎群众的生活质量。”
延文龙介绍,乌达区在治矿、治水、覆绿三个重点领域取得治理成效。治矿方面,近两年来矿区刷坡、覆土、绿化量,是近十年来治理总量的5倍以上,矿区生态环境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水方面,全力以赴在“节水”上做文章,在周边率先实现了工业园区与城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联动运营,非常规水基本实现“全利用”,工业年节水量达到270万立方米;覆绿方面,聚力打造“五分钟休闲绿地”,新建改建了一批“口袋公园”,街角闲地披绿重生变游园,老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同时,延文龙表示,矿区历史欠账多、生态环境问题积弊已久,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可不负群众更大的期望。乌达区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向内蒙古人大代表提问。人民网 刘艺琳摄
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人武部政委陈在林:哨所威高镇边关,战士热血融冰雪
“从二十度的室内到零下50度的室外,几秒钟就会把衣服冻透。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身处艰苦环境,室外训练科目从未间断,每天3小时的夜间潜伏一次不少。”陈在林说:“从军近30年,我一直扎根边防。要说边防军人苦不苦?累不累?不苦不累那是假的,为了祖国北疆安全稳定我们无怨无悔。”
陈在林讲到戍守边关16年的老兵王全江,在冬天带着战士在冰雪里潜伏4个多小时抓获企图越界的5名非法分子。脚也冻了、手也冻了,但他笑着说,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让非法分子越雷池一步。
陈在林说,近年来,各级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官兵执勤住上了保温哨所,吃上了新鲜蔬菜,喝上了甘甜的净化水,修建了宽敞的柏油巡逻路。
陈在林说:“边防连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卫国戍边的职能使命没有变,一代一代戍边官兵铁心向党,忠诚戍边。每一个界碑都是战士的身影,每一座哨塔都是祖国的眼睛。我们坚决守卫好祖国北大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