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的2700亩地加入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后,从种到销,村民全不用管了,只需等着点票子就行。”5月5日,高青县木李镇亁旺村党支部书记茹会看着长势旺盛的麦田,说今年小麦又是一个好收成。茹会说,全村土地都实现了托管,每亩每年减少农资投入接近200元,全年亩增产200多元,再加上标准化生产的粮食质优价高,相当于亩年增收400多元,一下子就稳了种粮大户的心。”
茹会还是乾旺村党支部领办的兴茹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介绍,村集体刚成立合作社时,担心管理跟不上,当时只流转了300亩地。2018年与中化现代农业(山东)有限公司合作,去年全村农田加入了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从种子到销售,全程标准化生产,智慧管理,精准作业,减少了用工,还能提质增产,一下子增强了村集体大规模流转土地的信心。2019年,村集体合作社一口气又流转了1000亩耕地,同时,还组织村民,将未流转的土地统一托管给了这家公司,全村村民都做起了“甩手掌柜”。
一站式服务,种地可以更轻松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中化农业为大户提供全程服务,并建立MAP标准化农场作为试验田,带着农户干,种给农户看。”中化现代农业(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表示。
这一平台提供的智慧农业系统通过遥感卫星收集地面多光谱数据,生成反映作物长势的遥感图像,农场地块的位置、边界、面积等信息清晰可见。茹会举了一个例子,“你可以看到目标地块的光谱颜色有深有浅,就是显示作物生长出现异常,比如杂草多了需要打除草剂,或者有了虫害需要打药,直接联系托管方农业服务中心处理就行。”
在附近的MAP农业服务中心,智能配肥站的技术人员只需要根据种植作物的作物生长以及土壤测土情况,在设备系统内选择相应的选项,剩下的工作交给机器,几千亩地的肥,两天时间便可施完,并提供全程农药防治方案和产品。
“过去农民播种是凭经验,而现在按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要求,则要先给土壤‘量体温’,根据地温决定播种时机。”茹会说,以前种田,为了保证出苗率只能多撒种,“现在用上现代化智能播种机,15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的小麦播种、施肥,出苗又齐又匀。”茹会说。
在中化农业实施的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中,MAP技术服务中心是一个“农业全产业链的组织和服务平台”,有检测服务(包括土壤检测、粮食品质检测和种子品质检测)、智能配肥、品种选择、农机服务、智慧农业、定制植保、农民培训等7项基本服务及农产销售、农业金融和MAP安心仓3项链条延伸服务。
智慧农业让“菜鸟”也会种田
托管田里,现代农业元素无处不在:停在地头的植保无人机,摁下按钮后腾空而起,一天可以轻轻松松完成500亩的作业量;田间气象站的风向标、风速仪和光照仪,实时跟踪空气温度、湿度;地下则有土壤墒情仪,及时测定根系环境和土壤肥力,传感器将各类种植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平台……MAP智慧农业平台,不仅提供农情气象提醒、种植遥感监测、病虫害预警等生产信息,而且可以进行水肥一体化、智能节水灌溉、农机精准作业等高效管理,让农业种植从“靠天吃饭”转变为“知天而作”。
过去种植管理粗放,产量质量难以稳定,现在通过标准化生产则实现了农业生产工厂化,种出的粮食品质稳步提升。“现在村里的这些地都能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控气象和病虫害,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拿出防治方案,实现智能化、标准化管理。”茹会指着手机里的线上MAP智慧农业平台系统说。“凭借这个系统平台,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全村耕地,庄稼长势情况一目了然。要在过去,我一块地一块地跑,最少要3天。”茹会说,现在不用“老把式”也能把地种得更好,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让农业“菜鸟”也能轻松种地。
订单农业确保卖出好价钱
“优质粮食根本不愁销,托管田按照标准生产的粮食,公司敞开收购,收购价每吨高于市场价20元,优质品种的销售价格更高。”杨伟介绍,从去年起,中化集团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推动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为用粮企业种出好的品质粮源、为种植户卖出好的价钱,从而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链价值和种植者效益。“目前,我们已与多家大型用粮企业建立了订单定向合作关系,优质粮食的产量目前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加工需求量。”
“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深一脚、浅一脚’,今年挣钱、明年赔钱。”说起农业生产的风险,茹会感触颇深,现在通过与中化农业合作进行标准化生产、订单种植玉米和小麦后,种出优质粮食,就能高于市场价卖出去。仅靠种粮,村集体合作社去年就增收10余万元。“村里打算把剩下的1400多亩也全部流转过来。”对种地越来越来越有信心的茹会说,订单式、标准化种田形成规模,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粮食,村集体和村民才能有更大的收益。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石鹏志 通讯员李颜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