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的应激是指鹌鹑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在当前规模化、集约化的鹌鹑养殖场,常见的应激源有惊吓、驱赶、拥挤、斗殴、捕捉、运输、转群、噪声、温度、湿度、振动、通风、营养状况、饲养操作、换料、光照、防疫接种、疾病感染等。在实际生产中,应激源会使鹌鹑产生强或弱的应激反应,并最终影响到鹌鹑生产性能潜力的发挥。其中,以高热、温度忽冷忽热、营养不良、疾病感染及防疫接种对鹌鹑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大。
(1)温度、湿度应激因素
在影响鹌鹑生产性能的外界因素中,温度、湿度是比较重要的应激源。温度、湿度的较大波动会导致鹌鹑产生应激反应,严重时会导致鹌鹑发生代谢紊乱。由于鹌鹑无汗腺,又长有羽毛,在夏季持续高温的应激下,鹌鹑只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来促进散热。
研究表明,鹌鹑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呼吸频率可加快78%,氧化作用加强,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导致呼吸供氧不足。由于消化道的蠕动加强,胃液、肠液、胰液分泌异常,肝糖原生成受阻,胃肠消化酶的作用和杀菌能力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减弱,鹌鹑热平衡受到破坏,整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疾病。当环境温度高于33℃时,公鹑的精液质量下降,精液中精子数减少,活力降低。高温对母鹑的发情、配种也有一定影响,母鹑交配意愿下降,从而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
(2)营养因素
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会对鹌鹑身体的各种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长期营养不良将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分泌不足,从而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此外,鹌鹑采食不足或处于半饥饿状态下时,胃肠蠕动减缓,胃液分泌减少,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不完全,引起消化紊乱,使胃肠道中腐败菌迅速增殖,其中小肠微生物群落的改变会引起腹泻,导致鹌鹑消瘦,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加,易发生疾病。
(3)疾病感染应激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疾病发生的风险不断加大,一旦管理或防疫不到位,则易暴发疾病。疾病可直接导致鹌鹑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减缓或体重下降,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抵抗力、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会引起大批量死亡。在鹌鹑发生疾病时,投药也可能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
(4)防疫应激
防疫过程中捕捉、采血、接种、打针和灌药等,也会产生鹌鹑应激,可采用喷雾或饮水免疫方法可将应激降至最低。
在鹌鹑养殖生产过程,应尽可能保持各种环境因素适宜、稳定或渐变,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日常饲养管理,注意饲养密度适中,并给鹌鹑提供充足的饮水。接近鹌鹑时提前给以信号,动作要轻。免疫接种和打针用药时尽可能在夜晚弱光下捉鹌鹑,动作轻柔,并轻拿轻放。移群也尽量安排在夜晚进行。换料要渐进性进行,尽量避免突然更换饲料。
注意天气预报,对高温或寒流要及早预防。当预知鹌鹑将受到应激影响时,可采取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A 、维生素 E 及杜仲叶提取物等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应激对鹌鹑生产的影响,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