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午餐时间,福鼎长屿海域的雨雾中升起了炊烟。渔排上,刚出锅的鲈鱼豆腐汤才放稳,围桌的人便装了小碗喝起来。屋外,船只往来不断,网箱阡陌中,养殖工刚把鱼食撒下去,肥硕的鲈鱼群便腾起抢食,水花飞溅。
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50亩养殖基地就位于此。旺季时,每次从养殖基地上运出去的成品鲈鱼超过80吨,它们大部分走上了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的餐桌。
只是,谁曾想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片海域的鲈鱼却曾经“一鱼难求”。
福鼎长屿养殖基地位于入海口,是鲈鱼养殖的天然渔场。 (企业供图)
“中国鲈鱼之乡”曾“一鱼难求”
位于福建东北部的福鼎,濒临东海,海域内有大小岛屿80多个,水产资源丰富。因盛产鲈鱼,福鼎还享有“中国鲈鱼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市鲈鱼养殖海域约11.5万亩,年养殖量达2万多吨。
“那时候,想在海上钓一条鲈鱼都很难。”谈起上个世纪90年代的福鼎渔业,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秀仍然心怀感慨。彼时,福鼎的鲈鱼在韩国市场刚刚打开销路,众多渔民投身到鲈鱼养殖行列中——“从一个村到一个市,从福建到周边的沿海省份,都在捕捞。”方秀回忆说,当时鲈鱼市场需求量大,加上野生鲈鱼需要经过4年的成长期方能产卵,在无法实现人工育苗的情况下,野生鲈鱼资源在大量捕捞下已近乎枯竭。
人工培育鲈鱼种苗——这是方秀能想到的最好的突破口。
胆子虽大,但当时人工培养鲈鱼种苗的技术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突破瓶颈谈何容易。从1996年开始,方秀尝试多种方法进行鲈鱼的人工育苗。第一年,他在海边围起露天池塘来育苗;第二年,在池塘上盖起大棚,做好苗种保温工作后继续育苗;第三年,为提高人工育苗的可控性,他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闽威花鲈良种场。
可惜,受限于当时的育苗技术,三年的人工育苗均以失败告终。原本满腔热血的方秀也因只投入不产出而债台高筑。
鲈鱼丰收的季节到了,海上的养殖户正在捕捞成品鲈鱼。(企业供图)
嫁接“6·18”实现花鲈生殖调控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人工育苗的第四年。
2000年,方秀无意间从电视中了解到水下摄影机这种设备。随后,他利用水下摄影机拍摄到鲈鱼的水下生长、产卵环境,并在良种场里通过调控水温、光照、盐度等条件,为亲鱼(即种鱼)模拟出了自然生长环境。第二年,闽威实业正式攻破了鲈鱼排卵控制技术。
方秀在欣喜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忧虑。“技术是最重要的,没有技术,企业就没有办法持续创新。”为了进一步完善人工育苗技术,方秀把目光投向了人才引进和技术提升。
2002年-2004年,在多方奔走下,闽威实业先后与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雷霁霖(已故),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集美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合作意向书,并围绕海水鱼优种和繁育等多项课题开展产学研合作。2007年,闽威实业通过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即“6·18”),与雷霁霖成功对接了“花鲈生殖调控和室内人工育苗技术”项目。
“这项技术解决了花鲈鱼提前产卵与产卵调控等关键技术,通过对水温、光照、盐度等条件的控制,使鲈鱼一年产卵从一次变成三次。”通过“6·18”平台,方秀有了意外的收获,这项技术不仅突破了靠野生苗种养殖鲈鱼的传统,苗种的孵化率由60%提升到95%以上,改变了花鲈育苗难、孵化率低的问题。如今,闽威实业每年可培育鲈鱼苗5000万尾,养殖成功率高达85%。
长期工作在生产和技术一线,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总经理刘荣城也十分兴奋:“以前鲈鱼苗的成活率只有20%-30%,这项技术突破后,福鼎的成品鲈鱼产量也跟着提高,带动了不少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闽威实业已经形成了集合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鲈鱼全产业链。图为鲈鱼加工车间。 (企业供图)
鱼苗供应带动2000个养殖户增收
陈伯辉的养殖网箱和闽威实业的养殖基地连在一起。从祖辈开始,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来自于海上打渔。到了陈伯辉这代,才开始从事不必以命相博的养殖业。
“早期捕捞野生苗种来养殖,年产值10几万,现在用人工鱼苗,收益翻了一两番!”陈伯辉说,过去养殖鲈鱼都用野生苗种,捕捞成本高、成活率低,养殖户的收益不好。如今,人工鱼苗的养殖解决了鱼苗来源、成本、技术等很多弊端,仅去年一年,他的鲈鱼养殖收入就有二三十万元。今年,他和家人商量后,又从闽威实业的良种场买了40多万尾鲈鱼苗,如果成活率高的话,全年可以收获成品鱼30多万条。
除了鱼苗供应,技术和销路更是陈伯辉的“定心丸”。在鲈鱼养殖过程中,陈伯辉可以从闽威实业的技术团队中得到技术指导,养好的成品鱼,可通过合作社由闽威实业统一收购销售,解决了他十几年养殖的后顾之忧。“在这片养殖基地上,我们大概有90多户养殖户都是这么经营的,养殖和销售完全不需要我们来不操心啊!”陈伯辉乐呵呵地说。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目前,闽威实业已经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输出人工鱼苗的同时,向养殖户输出技术,直接带动了周边2000多户养殖户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