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你看,不种地了领钱还不少,咱们村里土地流转这个事真好啊!”海东市乐都区蒲台乡头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桂花拿着流转土地的钱高兴地说。
2020年12月29日下午,青海大学在蒲台乡头庄村实施的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央财政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将260多亩土地的流转费用和务工收入共10万多元,一次性兑付到群众手中,真正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体会到了流转的好处。
“引入企业进行示范种植,由我们提供种植技术,以此带动农户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促进当地产业调整,让农民在家门口增加收入。”青海大学“大黄、黄芪等中藏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负责人段晓明介绍,有了这次试点成功的经验,今年准备流转该村土地500亩,让农业合作社为老百姓打好工,真正让老百姓腾出工夫外出打工创业。
在流转土地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项目积极吸纳农户进行种植、锄草、挖药等工作。目前,已带动3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群众收入达3万余元,为农民持续收入、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以前只能种种土豆、小麦这些,种地基本没有收入,而且还不能长期去外面打工,自从种了中药材,除了能把自家闲置土地流转出去,还可以来这里打工,今年打工挣了4000多元呢,再加上土地流转的钱,足以补贴家用。”头庄村60岁的赵桂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头庄村种植大黄、黄芪、当归、党参各类药材260亩,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野生大黄种子繁育的种苗12亩,可生产优质特种苗近200万株。全村采挖药材165亩,平均每亩收获黄芪、当归、党参500斤,实现收入70万元。
“以前村里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土豆、小麦这种低附加值的农作物收入很低,很多土地都被闲置了,自从引进了中药材,不仅为村里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还把村里闲置的土地都利用起来了。有了段晓明教授等人的技术指导后,村民都很乐意用现代化的种植方式种植药材,也对今后脱贫致富的生活充满信心。”头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林满怀希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