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弥勒市不断探索和实践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福城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小组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小河边小组以党建引领为先导,通过科技赋能玫瑰产业,集聚科技资源,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如今的小河边村是休闲观光、加工流通、旅居养老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村年收入达5000余万元,促农增收1400万元。
小河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村子大变样,农民高收入
10年前,产业传统单一,村民收入低
十多年前的小河边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村民收入低,房屋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生活条件简陋。
由于收入少、村民生活困难,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就业,村里剩下的大多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主要劳动力的流失,使得村里的大部分土地撂荒,全村农业产值急剧下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2013年,章保社区干部抓住机遇,积极动员小河边村9户党员干部和4户群众代表率先开始引种鲜食玫瑰花。
一年后试种成功,13户村民的收入明显增加。支部积极转变观念,以集体为单位,探索土地流转联农带农机制,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土地集中化经营。
2013年,率先引进墨红、滇红、金边等鲜食玫瑰花进行试种,由于不懂科学种植技术,导致玫瑰花定植成活率低、土地产出效益差。
农技专家下沉一线,为小河边农民提供从玫瑰花定植、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等环节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小河边村培育了一批有专业技能的“土专家”、“土秀才”。
引导村民实施品种对比试验,通过不断摸索,选出适宜小河边村气候、土壤生长的墨红玫瑰品种,带动小河边村民从“粮农”成功转型为“花农”。
10年后,产业融合发展,村民高收入,村子大变样
经过10年的发展,小河边村鲜食玫瑰花种植面积由最初的60亩发展到3500余亩。
亩均收益达20000元,比传统粮食作物增加16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云南墨红玫瑰之乡,形成以鲜食玫瑰花种植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
十年间,一栋栋砖混结构的新房取代了土木结构的旧屋,居民们逐步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如今,走进小河边村,集玫瑰系列产品销售、餐饮美食、特色民宿,成为游客的打卡热点。
10年间,小河边村鲜食玫瑰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小河边村集聚科技资源,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小河边:科技赋能玫瑰产业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集聚科技资源,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选派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化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红河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乡村振兴科技培训基地,送“技”到村,衔接补齐科技人才短板,助力小河边村玫瑰花产业提质增效。
实施弥勒鲜食玫瑰花标准化种植示范推广项目,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科技特派员、专家学者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小河边村玫瑰种苗生产、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冻干玫瑰加工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指导,帮助农户升级技术、抱团发展,降低种植、加工、销售成本。
推进校企合作,由村集体成立的企业云南品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红河学院共建“红河州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体系。
创新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经济
探索“1534”工作法,推进科技与鲜食玫瑰花产业深度融合,打通玫瑰花从生产到精深加工,再到流通的“内循环”,实现小河边村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变。
引入龙头企业3家,以商招商引进云南晟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成冻干玫瑰产品加工线1条。
云南花能量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产品体验区,开发了玫瑰茶、玫瑰酱、玫瑰醋、玫瑰精油等玫瑰花精深加工产品17个。
注册了“品鑫印象”品牌商标,带动全村建成家庭“微工厂”92个。
全村年收入达5000余万元,促农增收1400万元,实现“组织强、产业好、企业兴、百姓富”四方共赢。
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依托良好的人居环境、美丽的玫瑰花田、丰富的玫瑰花产品、扎实有效的科技服务,小河边村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村内有民宿5家,农家乐8家,引入星河营、润露旅居、漫时光花园餐厅等优质商家入驻经营,吸引350余村民回乡创业就业,举办两届玫瑰花节,年接待游客达7万余人。
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的14个村小组,通过以强带弱、以富带穷、联村共建、共同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科技赋能
让玫瑰花变成了致富一方的“幸福花”
鲜花产业成为小河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