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第30届杨凌农高会榆林展区
“土特产”源于一方水土,代表一方特色,成就一方产业。
9月19日,第30届杨凌农高会隆重开幕。大雨下个不停,但丝毫不影响群众逛会的热情。在杨凌农高会B馆榆林展区,榆林各地市“土特产”集中亮相,讲述着推动乡村振兴的榆林故事。
榆阳:“头雁领衔,雁阵齐飞”
Δ榆阳展区展出的羊绒产品
在杨凌农高会B馆榆林展区的榆阳区展团,一件件羊绒大衣、羊绒围巾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榆阳羊绒产品“独甲一方”的感觉,吸引了众多游客挑选采购。
近年来,榆阳与子洲两地深度互联互融,共同构建了集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羊毛绒全产业链,并充分发挥榆阳轻纺产业园区的窗口优势、集聚优势,深度挖掘子洲超细白绒山羊产业的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共建红太羊绒产业项目,成为榆林南北县区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这次我们重点展出的是榆阳轻纺产业园生产的红太羊绒。红太集团可以生产出国际超标准14.5微米的超细羊绒纱线,它的保暖程度是羊毛的六到八倍,重量只有羊毛的五分之一,今天展出的是最优系列,希望大家可以切实感受到榆林羊绒的温暖和轻柔。”榆阳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工作人员刘庆介绍。
除了精美的服装展示外,榆阳区还将“头雁”好产品带上了展团——有色泽鲜亮的巨型南瓜、特色干炉和碗托、油而不腻的羊头肉、健康养胃的沙盖菜等60多种。同时,在榆阳区“头雁”专题展区,采用电视屏、LED屏等多种方式,循环播放“头雁”事迹,展现榆阳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头雁”培育项目的丰硕成果,呈现出“头雁领衔,雁阵齐飞”发展产业的良好态势,打响榆阳“头雁”名号,助力乡村振兴。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榆阳区创新推出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榆阳区委书记李忠宏表示,从2021年开始,榆阳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进行了培训,紧接着将农村产业带头人和新兴的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起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带动了榆阳区农村产业蓬勃兴起,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榆阳区按照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全国率先实施“头雁”培育项目,计划5年内培育300名“头雁”,创新提出“三段式培训”,建立“三项保障机制”,推动发展“三个经济”,形成“头雁”培育“三三三”模式。目前,榆阳区已培育97名“头雁”,带动了15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50多户初加工企业和3000多名农户共同增收致富。
神木:小黑豆变成“致富豆”
Δ神木展区展出的神木黑豆
不同于其他展团产品类别多样,神木市展团重点展出的是神木黑豆。一眼望去,三四个竹编筐里清一色装着豆子,有绿心黑豆、连枷条黑豆、白鸡腰黑豆等,还有各类黑豆加工产品,可谓“一颗黑豆撑起神木展区”。
神木市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黄河揽怀南下、长城横腰西飞,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使神木成了优质黑豆的种植区,种植历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石峁时期。2012年,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神木市“中国黑豆之乡”称号。2018年,神木黑豆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神木黑豆豆粒饱满润泽,富含蛋白质、锌、镁、谷氨酸、氨基酸等物质,色泽鲜亮,有乌皮黄仁、白皮白仁和绿皮绿仁,小粒肾形,豆香浓郁。近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着力打造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神木市副市长樊军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黑豆产业的发展,不断推进黑豆产业化。目前,全市黑豆种植面积可稳定在12万亩以上,亩产可提高到150公斤,总产可达1.8万吨。神木先后建设神木黑豆万亩示范片10个、千亩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个、百亩科普示范基地50个、百亩科技小院试验田4个,开发出黑豆油、醋泡老黑豆、黑豆醋、黑豆面粉等产品15种,建成10个实体销售点和3个网络展示展销店铺,累计销售各类黑豆产品8.5万余袋(箱),实现营销收入380多万元,现有黑豆种植户1200多户,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神木黑豆畅销国内外,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借助杨凌农高会等平台,神木黑豆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以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豆”。
府谷:擦亮海红果、黄米品牌
Δ府谷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长贾艳军介绍府谷特色产品
在府谷县展团,现场咨询选购的展商和群众络绎不绝。
府谷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出海红果、黄米等具有独特品质的特产,府谷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海红果之乡”“中国黄米之乡”。
只见展台上展示着海红果饮料、海红果汁、海红果挂面、黄米锅巴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一盘色泽鲜红欲滴的海红果鲜果、一个木框里精心装饰的糜子穗,成为府谷展团特色产品的最佳“代言”。
“海红果被称为‘果中钙果’,钙含量、丹宁含量高,营养丰富。目前府谷已开发出海红果系列饮品、挂面等23种产品,以海红果为原料加工成的海红果汁、海红饮料、海红果利口酒行销北京、上海、广州、浙江、贵阳、西安等多个省市。”府谷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长贾艳军介绍道,“黄米富含钙、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元素,是均衡营养的佳品。现在,府谷县围绕黄米产业发展,已开发了精选黄米、黄米酥、黄米脆片等各色产品13种。”
海红果、黄米已经成为府谷县实现乡村振兴的两张响亮的“土特产”名片。
清涧:“土特产”成为新动能
Δ清涧展区用清涧石板制成的艺术摆件
陕北民谚有云: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清涧也是著名作家路遥的出生地。在清涧县展团中间,赫然摆放着由清涧石板制成的艺术摆件,上面镌刻着路遥第一部经典长篇小说《人生》的简介,将清涧石板与当地文化有机结合。摆件四周有序摆放着各类红枣、酸辣粉、营养挂面等产品。
清涧有着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史,所产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美,被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清涧也是著名的“粉条之乡”“石板之乡”“道情之乡”。
“为了打造沿黄优质特色农产品输出地,提高红枣的产值,近些年,我县以北国枣业、三人行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龙头,通过‘公司+镇联合社+村集体+农户’模式,推动红枣产业做大做强,已形成红枣全产业链条和以黄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野酸枣全产业链条。”清涧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朱怀河介绍,以同样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清涧发展黑牛产业,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黑牛养殖基地,目前存栏黑牛1万余头;清涧的粉条通体透明,韧劲十足,柔润爽口;清涧的石板色泽青蓝,质地细腻,堪称一绝。近年来,清涧县结合地方特色,通过招商还引进艾草生产线、营养挂面加工生产线等,多措并举推动清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榆阳的羊绒,神木的黑豆,府谷的海红果和黄米,清涧的红枣、酸枣、粉条和黑牛,一个个代表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成为榆林推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和“新引擎”。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邓清梅陈思璇
通讯员 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