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探索高中多样化分类特色发展 依托深圳“四大名校”建高中园
南方日报2020年1月10日讯 在短时间内超常规建设一批高中,如何保证办学质量?未来能否更大力度建设公办普高,缓解家长焦虑?深圳高中教育该如何发展?……家长、社会关注的这些问题,在今年深圳两会上,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大规模学位建设如何保证办学质量?】
建议推进新建高中分类发展 提前做好优质师资准备
深圳市政协委员、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建议要推进高中分类发展。在他看来,目前深圳的普通高中呈现出分层发展的特点,深圳中学等“四大高中”无疑是第一层,此后还有第二层、第三层,这从每年高中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就可以看出。这种分层发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让深圳集中有限资源办了一批优质高中,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在深圳现阶段,这种分层发展局限性明显,比如限制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不适应社会人才多样化需求;限制了普通高中办学活力以及优质普通高中发展等。
他建议以今后3年新建普通高中为切入点,推动新建公办普通高中的全面优质特色化发展。具体做法包括合理确定各新建高中特色定位;开展分类设计与建设,根据学校特色定位,制定校园建设设计方案,为特色办学创设特色空间和提供硬件支持;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特色高中学校特长生自主招生,构建多元化、适应特色普高学校发展的中考招生新办法;加大特色普高教学设施配备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建构创新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支持理工高中、人文高中、体艺高中形成与各自特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根据国内大学录取专业(哲学等13个一级学科)及新高考学科组合,以及深圳近3年高考考生被大学各专业录取比例,把深圳今后3年新建的30所公办普高划分为理工特色18所占60%,人文特色9所占30%,艺体特色3所占10%,艺术2所、体育1所。”叶文梓说。
对于高中园建设,叶文梓建议可以依托深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和深圳实验学校四大名校分别建设四个高中园,确保实现“办一所优一所”。各高中园实行名校集团化(一校多区、一个独立法人)办学模式,举办三个相对独立且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集团校区。
深圳市人大代表陈锦花也建议高标准建设“高中园”,可引进广州、北京等地重点高中及名校在深圳“高中园”异地办学。
师资是新校办学质量的一大保障,对此,陈锦花建议深圳在师资方面应提前谋划,“加大高中教师、名师团队、名师工作室引进力度,对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省一级优秀教育教师引进深圳适用人才计划的相关政策,为打造优质高中师资做好充分准备。”
【能否更大力度建设公办普高?】
家长和孩子应正视职业教育 政府要提高职教办学质量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高中阶段学校(含集团分校)共有112所,其中普高87所(公办50所、民办37所)、职高25所(中职15所、技工学校10所)。全市高中在校生超过21万人,其中普高在校生13.1万人。通过此轮超常规建设,深圳的公办普高录取率将从目前的近46%提高到2025年的56%以上。
据了解,按照国家要求,各地要坚持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突出位置,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但也有一些家长提出,在深圳民办普高和职高整体办学质量一般的情况下,家长对公办普高有更高的需求,“我肯定更想孩子能够进入公办普高,即使提升到56%的录取率,竞争也很激烈,所以还是很焦虑。深圳为什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先行示范’,再多建一些公办普高,提升公办普高录取率呢?”家长朱女士说。
对此问题,记者曾致函深圳市教育局了解,但尚未得到回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深圳家长对多建公办普高的呼声,反映出职业教育的地位问题,“不少人有着‘职业技术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但从国家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仍需要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如果职业教育的地位提高不了,人才培养的整体结构和社会需求就会失衡,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他表示,家长要正视职业教育,但深圳也应思考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地位。
“念职高其实还觉得挺丢脸的”“我觉得职校生在工作上没有什么竞争力”“连录取批次都靠后,越往后不就是说明它越不好吗”……在采访中,不少中考生和家长表示对选择中职“不感冒”。
“深圳的中职教育和民办普高吸引力不强,这是客观现实。”叶文梓说,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通过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协调,促进公办与民办并举、普高与职高协调发展。
在深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黄建行看来,改变偏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一步,“很多人认为,只有读普通高中才是出路,其实并非如此。职业教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认为,首先社会需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而且将科学研究转化成产业、成果,也还是要靠人来操作,这也是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原因。其次,一些读普高的学生如果“跟不上”,3年后依然会考取高职院校,“对比从中职考取高职的学生来说,上述普高的学生可能会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职校的学生在高中三年就开始学习技能,到了高职后,比刚接触的孩子更有技能优势。”
黄建行指出,目前还需要一个完善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来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他认为,打通中高职的通道,让中职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可以升入高职院校或者本科院校,才能根本上解决中职教育不受家长、学生“待见”等问题。
【未来如何更好解决高中学位问题?】
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 可探索建设综合高中
从更长远来说,深圳该如何解决高中学位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认为,深圳应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目前高中教育的选择较少,除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大类,还可以发展出更多不同类别的高中。比如开办综合高中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熊丙奇也建议深圳可探索推进普职融合、办综合高中。他解释称,所谓综合高中,是指高中学校同时开设学术性课程和技职性课程,学生入学后,根据升学目标自由选择。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可以根据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再去选择进普通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办综合高中,是从发达国家高中办学借鉴而来的经验。我国的高中教育是否也到了这个阶段,是大家需要考虑的。”
叶文梓则建议,政府要探索多样化特色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推动高中分类特色发展转型,“学位建设要急而不躁。加大力度不仅仅是加快速度,高中学位建设一定要既保量又保质。政府要进行多方面的宣传和引导,比如一些启示性的政策解读。教育格局的转变,需要政府、办学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只有这样教育发展的生态才是更健康的,教育才能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陈锦花看来,要想彻底解决高中学位不足等问题,深圳教育要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和深度探索。她建议,深圳可率先探索打通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高考招生机制,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选择。此外,她还建议将高中教育主办权下放到区一级,“如果主办权不在区教育部门手里,就很难调动其办学积极性。”
根据《意见》,除了超常规高质量建设公办普高外,深圳还将研究出台新建民办普通高中配置标准,调整审批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引导民办普高优质特色发展,研究制定提升民办普高质量的政策措施等。在中职教育方面,将在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各建1所中职学校,新建1所高级技工学校,共建成6—7所公办中职或综合高中,另外推动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共计新增中职学位3.4万个以上。同时,探索建设综合高中。推动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定向招收深圳中职毕业生数量,为学生打造多渠道升学“立交桥”。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