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河:“舍不得,太贵了这个东西,一筐就是六七百元。离了金蝉不能过,一亩地收入一万多元,你说离了它能过不?”
农户高兴,王鸿飞更开心,因为金蝉一年就能给他带来200万元的收入。那么这些其貌不扬的东西都被卖到哪里去了呢?金蝉蛋白质含量很高,我国河南、山东等许多地区都有食用习俗。现在民权县大大小小的饭店,都能见到王鸿飞提供的金蝉。
顾客:“吃完了一盘又要一盘,男女老幼都喜欢吃。”
顾客:“辣的、凉的、酸的,什么都有。”
养蝉能这么赚钱是王鸿飞当初没有想到的,干上这一行还要从他的外号“王二能”说起。
王鸿飞是民权县张井村人,因为家里穷初中就辍学了。别的村民都是老老实实种地,而他却净干些稀罕事,种过人参养过山鸡,加工过玉米蔗糖,可是干啥赔啥,欠下了几万元外债。村里人看他瞎折腾穷得叮当响,就给他起了个外号“王二能”,还编了两句顺口溜。
村民:“张井有个王二能,干啥啥不成。”
村民:“想着他翻不了身,想着他啥都搞不成了。”
村民的嘲笑让王鸿飞和妻子抬不起头来,他们憋足了劲想干出点样子让别人看看。
王鸿飞的妻子:“都把我气哭了当时,真的心里挺难过的。”
王鸿飞:“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改变这种生活,我一定不能让贫穷的烙印再烙在我的身上。”
1995年,王鸿飞和妻子决定外出打工。2002年7月,王鸿飞到广东办事,客户请他吃饭时,有一道菜吸引了他的注意。
王鸿飞:“我一看上来的菜,我当时就乐了,这不是老家的金蝉吗,我仔细数了数,不到30个是168元钱,当时我脑子就闪了一个念头,我为什么不把老家的蝉拿到广州来卖呢?”
金蝉能卖出这样的高价,王鸿飞很惊讶,在老家人们一到夏天就到树林里捉金蝉吃,但没人想着要卖。他打算收金蝉贩到广东,可回老家一了解情况,他才发现野生金蝉现在越来越少,没法大量收购。他琢磨既然人们爱吃金蝉有这个市场,自己能不能尝试人工养殖呢?2002年8月,他和妻子一商量回到了老家。
王鸿飞:“如果采集杨树上面野生种条的话,我们就看,它一般情况下就集中在树梢部位。”
记者:“挺细的枝上?”
王鸿飞:“对,这样它就把卵产进树枝里去,然后枝条就会死亡。”
有关金蝉的知识都是王鸿飞从书本上看来的,没听说谁会养只能自己摸索,能不能成功他的心里并没有底。因为怕失败让乡邻笑话,他没敢说自己是回来养蝉的,只偷偷收集了一些带虫卵的树枝。
王鸿飞:“卵是刺破树枝,藏在幼嫩枝条的内部,我们只要用手轻轻掰开枝条,我们就能看到白花花的种卵。”
记者:“像这样的一根枝条上能有多少卵?”
王鸿飞:“它一般情况下,有30到150粒不等吧。”
卵是有了,但是该怎么养呢?蝉是变态昆虫,分为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生活在地下长大后才钻出地面,王鸿飞觉得那就该把卵枝埋到地下去。他耐心地等待着花落花开,一年过去了,他迫不急待挖开土层去看,结果大失所望。
王鸿飞:“埋进去的金蝉虫卵,全部坏死掉了,没有一个能出来。”
其实在野生条件下,金蝉卵要在树上挂一到两年,历经风吹日晒孵化出蚂蚁大小的幼虫—蝉蚁,蝉蚁再钻进地下生活,而不能直接把卵埋到地下。2003年4月,王鸿飞决定自己孵化卵枝,他查阅了一些资料,开始了试验。
王鸿飞:“这是我们用来繁育的金蝉种条,这样100根左右扎成一捆。”
记者:“为什么要这样?”
王鸿飞:“因为这样扎成一捆的时候,第一方便管理,再一个我们喷水的时候,这样比较方便一些。我们室内温度要求28到35度之间。”
野生金蝉从产卵到孵化要1-2年时间,王鸿飞没有想到,人工孵化仅仅过了35天,蝉蚁就钻出来了。
王鸿飞:“仅这一项,就可以使金蝉的生长时间至少要缩短一年以上。”
王鸿飞:“老邢啊,这两天怎么样?”
村民:“可以,还差不多。”
王鸿飞:“还差不多是吧,这段时间出的金蝉少了吧。”
孵化成功后,要把带有蝉蚁的树枝埋到地下,时间在每年的4-6月份。王鸿飞觉得单靠自己养成不了规模,还是要发动有树林的农户一起养。但是一听说让养蝉,农户们都很生气。
村民:“那原来咋不恨蝉呢,它这个金蝉,它爬到哪个地方,籽产到哪个地方哪个枝条死。”
村民:“放心不了,养成养不成啊,出这个蝉能出多少?”
农户害怕金蝉,一是金蝉的幼虫在地下靠吸食树根汁液为生,二是成虫上树产卵会造成树枝干枯死亡,其实只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并及时捕捉,对树木是没有损害的。
民权县政府干部:“一亩地埋500条,500根种枝条,对这个树就不影响,不影响果树生长,也不影响果树结果。”
民权县园艺局领导 :“只要是金蝉出土后不叫它上树,早早就把它采集了以后,就没有任何影响。”
道理是这样说,可王鸿飞跑遍了十里八村去解释,还是没人敢跟他干。正在他寝食难安的时候,一个叫王喜文的村民主动找上门来了。
王喜文:“因为我们农村果树多,果树多有利于种植这个金蝉。”
王喜文其实也心有疑虑,他是好奇跑到这咨询来了,王鸿飞仔细向他做了介绍,还开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
王鸿飞:“种子钱我不要,如果对树木,比如对果树造成危害了,你同样的果树没有别人果树收入多了,这一块你的损失赔偿也是我的。”
王喜文:“没付钱,我想着失败以后,也损失不太多。”
2003年5月底,王喜文在5亩梨树园里种下了金蝉。两年过后,2005年7月中旬,王喜文惊喜地发现金蝉出土了,可高兴劲没过他就发现,烦恼也接踵而至。
王喜文:“蝉爬得哪里都是,上到树上,树干上树枝上都是,因为爬得太高,够不着。”
王鸿飞:“给采收带来很大的不方便,一亩地用了十来多个人。”
因为出蝉时间集中在晚上9点左右,养殖面积大就会顾此失彼,眼看着长成的蝉有的收不到手,王鸿飞手足无措干着急。如果不能及时完全捕捉,蝉蜕皮飞走就会对果树造成伤害。后来,王鸿飞的妻子想出了一个主意。
王鸿飞的妻子:“胶带不是滑的吗,往树上一绑的话,这样金蝉就爬不上去了。”
一条胶带能管用吗?王鸿飞半信半疑,他尝试着在距离地面50厘米的树干缠上了胶带,结果让他喜出望外。
王鸿飞:“它两个爪子怎么爬,找不到抓的地方,掉下去了,看到没有,或者是它重新再爬上来,或者就附在这个下面去蜕皮。”
记者:“就很好收了。”
王鸿飞:“对,然后我们就抓起来就采收了,非常方便。”
当年,王喜文的金蝉亩产近200公斤,按35元一公斤的回收价卖给王鸿飞,每亩收入达到7000多元,果树也没有受到影响。
王喜文:“确实意外我感到,我没想到收入那么多。”
蝉收到了,王鸿飞却不忙着推销,他带上员工到大城市专门吃饭去了。
公司员工:“就找一些大一点的饭店、酒店,每个酒店我们只点一个菜,就是金蝉的做法。”
原来王鸿飞不打算把金蝉外销了,他觉得既然当地人也爱吃,就做出些新花样就近卖。他找到县城一家酒店的经理于世立,承诺提供金蝉原料和菜谱,按60元一公斤出售。
酒店经理:“找了很多现代化的金蝉的做法,你要是把非常土的菜,你给它做精细化了,客人吃了都会比较满意。”
于世立满口答应了合作,经过试制,他的饭店先后推出了过桥金蝉、雪山金蝉、猴头金蝉等十几种菜式。
酒店厨师:“这个叫雪山金蝉,底下用的是粉丝,主要是干炸,这个是凉菜,叫刺身金蝉,把皮剥掉,煮过以后蘸汁吃的,这个是鸡蛋焊金蝉,生鸡蛋用铁板烧热以后,把金蝉浇到上面,它一个菜是两种风味。”
新颖的蝉菜吸引了很多人来尝鲜,没出县城,王鸿飞的1000公斤金蝉就全被饭店买走了,净赚2万多元。
看到养殖成功销路不愁,原来不愿干的农户又找了过来。除松树、柏树等气味浓郁的树木,
多数品种树下都可养殖金蝉。王鸿飞统一给农户发放蝉蚁,每亩地费用400元,到今年发展养殖户400家,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由于金蝉养殖在国内刚兴起,近几年市场价格一直较高,王鸿飞的回收价都在每公斤38元左右。
村民:“一捧就是一斤,一斤就是十几元,那钱就在手里了,一抓就是钱,一抓就是钱。”
村民:“他真正成了王二能了。”
记者:“能干的能?”
村民:“对,这回跟以前那个能不一样了。”
量越来越大,王鸿飞不光给省内的饭店供鲜货,也开始冷藏并生产真空熟食,使金蝉常温保质期延长到4个月,价格也更高了。
王鸿飞:“这一小包是75克。”
记者:“现在卖多少钱?”
王鸿飞:“我是做的这种盒式的,里面是8小包,卖98元,系列食品开发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随时随地吃到金蝉。”
现在王鸿飞不再采集野生蝉卵,开始专门在白蜡树上留种,以确保养殖量。这个以前人人笑话的“王二能”,要靠着小小的金蝉闯出更大的天地。
编导:张辉 摄像:张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