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10月21日讯(记者 刘丽平)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炎陵县霞阳镇霍家村,田野遍地金黄,村民正在收割晚稻。从乡道拐入机耕路,前行不到两公里,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横在眼前,芦花在阳光下随风摇曳。
这片芦苇荡,不但是山谷里一道漂亮的景观,更是刚刚获评2020年湖南省阳光致富示范户(带头人)的霍友华发展养殖业的致富宝地。
霍友华,获评2020年湖南省阳光致富示范户(带头人)(记者 廖威 摄)
流转200多亩山谷发展订单养殖
10月14日下午,霍友华驾着一辆大红色的三轮车驶进芦苇荡。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原本需要拄拐才能行走的他,有了这辆三轮车,便可以扔掉拐杖,拓宽他的活动空间,也拓宽了他的脱贫致富空间。
霍友华拄着拐杖,给白鹅喂食(记者 廖威 摄)
“嘀……嘀嘀……”霍友华停下三轮车,摁响喇叭。“哟嗬嗬……哟嗬嗬……”他对着芦苇荡响亮地喊起了号子。两种声音在山谷里交替响起,过了两三分钟,绿色的芦苇荡钻出一只又一只白鹅,“嗄嘎……”地回应着霍友华的号子和喇叭。
数百只白鹅,排着长队,奔向霍友华。他下车,拄着拐杖,搬出用玉米和谷糠自制的饲料,给白鹅喂食。看着围在自己身边这一大群低头觅食的白鹅,霍友华满脸满眼的笑。金灿灿的阳光,泼洒在他的笑脸上。
霍友华骑着三轮车,行驶在乡道上(记者 廖威 摄)
“国庆长假卖了200多只,要不然还多些。”霍友华说。这座200多亩的山谷,是他和弟弟一同流转的退耕还林山地,弟弟负责育苗造林,他负责养殖增收。去年,他和福来喜鹅业签订了订单养殖协议,饲养了一万多只酃县白鹅。白鹅5个月出笼,由福来喜鹅业回购,产值4万多元。
酃县白鹅是株洲首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目前,白鹅特色餐饮连锁店在全市具有知名度,市场需求量大。在记者采访的时候,霍友华又接到电话,让他送100斤白鹅到县城一家餐馆。
县残联和扶贫工作队合力助他脱贫
今年56岁的霍友华,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严重变形,被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他没有成家,与父母一起生活,因为家境拮据,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霍友华在打草喂鱼(记者 廖威 摄)
霍友华虽然行动不便,却是个爱折腾的勤快人。分田到户之后,他因为干不了农活,就把两亩多责任田改成鱼塘,每天打草喂鱼,年底干塘卖鱼的收入,作为家里的开销用度。除了养鱼,霍友华还养鸡养鸭,但是没有资金,没有技术,都是小打小闹,收入只能维持家庭生活。
2019年,炎陵县残联动员霍友华参加残疾人“阳光增收”培训,系统地学习养殖技术,并送给他110只鸭苗。扶贫工作队也对霍友华发展养殖业很上心,帮助他联系福来喜鹅业签订订单养殖协议,扩大养殖规模。
为了进行生态养殖,霍友华和弟弟流转村里的一片荒山,一边垦荒育林,一边发展多种养殖。今年,霍友华又养了1000多只鸭、600多只鹅、100多只鸡,加上2亩多鱼塘,等到年底细算收入,又是一个让人欣喜的数字。
闲暇时候,霍友华通过网络学习养殖技术(记者 廖威 摄)
看到霍友华搞养殖脱贫致富,不少乡邻动了心,纷纷加入订单养殖的行业。为了提高养殖技术,带动乡邻一起致富,霍友华买了智能手机,让侄儿教他上网。他加入了“福来喜养殖业交流信息群”,在微信群里和养殖户交流养殖经验,了解白鹅行情。只有小学文化的霍友华,还通过抖音视频学习养殖技术——“车前草可预防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促进鸡的健康生长。”“用好开口药,可预防沙门氏菌。”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残联的关怀,感谢扶贫工作队的帮助,让我家脱贫致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自信!”霍友华用炎陵方言说出这番话,又摁响三轮车喇叭,赶去帮正在田里秋收的弟弟把稻谷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