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走进南阳市广大农村,一座座塑料大棚整齐连片、一个个养殖小区禽畜满圈、一片片覆膜蔬菜绿意盎然……这正是南阳市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所呈现出的新气象。

近年来,南阳市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粮、畜、菜、油四大基础产业持续巩固,花、果、药、菌四大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南阳市特色农业发展呈现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功能拓展、效益增强的新突破,走出了强农富民之路。

重特色树品牌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南阳市粮食总产达到143.94亿斤,实现“17连丰”;油料种植面积达到533万亩,总产151万吨;蔬菜种植稳定在350万亩,产量1000万吨;牛猪羊禽饲养量均位居全省前列,肉蛋奶总产130万吨;发展袋栽菌类4.6亿袋、月季10万亩、玉兰24万亩、栀子5万亩、猕猴桃14.2万亩、山茱萸40万亩,种植规模均居全省第一……一个个数字见证了南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巨大变化。

如今,南阳市各地正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强镇、农产品市场建设为载体,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支撑,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了产业效益。

日前,记者走进社旗县李店镇满义蔬菜产业基地,一排排塑料大棚中种植的彩椒、小黄瓜、西红柿等无公害蔬菜长势喜人,园内拉运蔬菜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良好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品质优良的种苗,加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特色农业的大力扶持,如今,南阳市越来越多的品牌特色农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商家的青睐,知名度不断攀升。2020年,南阳市新认证“两品一标”绿色食品37个、有机食品2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总量分别达到161个、61个、11个,均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南阳市主导农产品标准覆盖达到99%,优质小麦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85%以上,优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0%以上,已创建市级知名农业品牌126个,省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52个。

促融合增效益

集群发展持续强劲

南阳市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为引领,着力在选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示范引领、激发产业活力上下足功夫打造的优势特色农业,已成为南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南阳市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2020年以来,南阳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12家、累计22908家,新发展家庭农场608家、累计9883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其中,南召县围绕苗木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柞蚕、酵素、艾草6大特色产业,探索实施“林+N”生态扶贫,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创新“林蚕菌、林苗景、林药果、林养游”四个一体化发展模式,共打造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6家,培育合作社1555家,直接带动1.5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入股分红、务工就业和流转土地实现增收,户均年增收5000元,走出了一条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南阳市大力深化三产融合,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业新业态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如今,一大批风景优美、产业发达、人文浓郁、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在南阳市各地陆续建成,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截至目前,南阳市已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农业产业园6个、市级农业产业园7个。2020年,南阳市100家都市生态农业重点园区通过线上线下组织活动32次、吸引游客190多万人次。国家批准建设的河南省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南阳市全部参与联创共建,其中西峡县参与了河南伏牛山香菇产业集群联建,新野县参与了河南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联建。

农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南阳市上下正坚定不移地把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产业富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努力推动南阳农业特色产业由大变强、由强变优,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