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面积1200多万亩、蚕茧产量68万吨,是建国初期的5.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通过政策激励、规划引导、示范带动,推动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从供给不足到平衡有余。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产量大幅提高。据统计,2018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产量600多万吨,是建国初期的1.2倍、13.7倍;糖料种植面积2350多万亩、产量1.14亿吨,是建国初期的12.6倍、40倍;蔬菜播种面积3亿多亩、产量近7亿吨,是建国初期的6倍、2.7倍;水果种植面积2亿亩、产量1.8亿吨,是建国初期的近20倍、73倍;茶叶种植面积近4400多万亩、产量近260万吨,是建国初期的近19倍、63倍;桑园面积1200多万亩、蚕茧产量68万吨,是建国初期的5.4倍、17倍。
从资源消耗到生态友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大力推广优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节本方面。重点推广轻简化育苗移栽、机械化耕种等技术,2018年,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机械化耕种率达到87.6%,机收率达15.1%,全程机械化率达65%,生产成本降低20%。节水方面。重点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等技术。甘肃省蔬菜重点产区推广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约用水50%以上。减药减肥方面。重点推广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和精准施药、施肥等技术。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在苹果生产上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50多万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以上。综合利用方面。重点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近年来,辽宁省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300多万亩,转化农作物秸秆600多万吨,节约用水近3亿方,减少化肥投入20多万吨。
从粗放经营到适度规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经济作物产业正在从粗放式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转变。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在经济作物优势产区涌现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带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市,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优质苹果生产基地5.8万亩,带动4580户果农增收致富。新型服务主体作用凸显。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围绕种苗统育统供、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农机统耕统种等环节,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川省依托全省867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68个家庭农场、1029个种植大户,统一开展机械化作业、农资配送、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带动茶农近100万人。新型基层组织保障有力。各地积极探索基层组织方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福建省周宁县苏家山村组织25名困难党员、群众成立“党群联动致富组”,吸纳100多位村民入股合作社享受分红,形成“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
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小康。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新产业新业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综合种养促增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高效种植模式,促进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提高种植效益。河南省伊川县和卢氏县利用桑园间作套种花生,亩均增收700余元。品牌带动促增收。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创响经济作物知名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效益。安徽祁红茶业有限公司建立“祥源牌”茶叶原料生产基地,高于市场价收购鲜叶,带动茶农增收10%以上。产业融合促增收。开发果园采摘、健康餐饮、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新业态,拓展农业多功能。四川省创建成都花香果居、江油新安农业公园等省级农业主题公园50个,打造以水果为主导产业的美丽休闲乡村500个,带动了近60万果农增收。
农业农村部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持续推进经济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指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优化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有区域特色、风味独特的果菜茶产品;推进科技创新,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构建果菜茶产品标准体系,促进果菜茶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培育新型主体,加强基层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促进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强信息引导,及时发布市场供求、物流集散、科技交流、会展贸易等信息,促进顺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