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记者 刘佳12月隆冬,仁寿县的田间地头是繁忙的。物流中心内,新鲜的爱媛橙经商品化处理后,坐上快车销往全国;柑橘基地里,即将上市的耙耙柑套着袋子,上面写有种植者姓名,这样每颗果子都能“实名制”;研究院中,绿色防控、机械化融合作业等技术正不断试验示范中……前不久,全省川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这里举行。作为我省柑橘主产县,仁寿县柑橘种植面积近30万亩,年产量已达到47.5万吨。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全力推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仁寿如何做成全省样板标杆?带着疑问,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科技加持成就“甜蜜事业”地处北纬30度,仁寿全域被龙泉山脉和荣威山脉环抱,年均气温 17.4℃,无霜期 312天,柑橘自然脱酸条件好,是全国最适宜种植晚熟柑橘的黄金区域之一。良好的生态基底,为当地发展柑橘产业筑牢基础。然而,产业要提档升级离不开科技的加持。“冬季,柑橘最怕霜冻,为此我们早早做了准备。”进入12月中旬,仁寿铧锐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橙色田园里,千亩果树已结出橙黄鲜嫩的果子,沉甸甸垂于枝头,每颗果子都已套袋,该公司技术总工邹桂林告诉记者,每个袋子上都写有种植者姓名,技术人员可根据姓名及时进行技术指导。

除此外,园区内采用了大行株距进行起垄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同时有利于现代机械规模化操作;同时,全园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通过智慧农业加持,确保柑橘的优产、高产。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坐落着四川晚熟柑橘的“芯片”工厂——四川晚熟柑橘研究院,整合了省农科院、川农大、省农机研究院等科研力量,开展柑橘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智慧农业开发、采后商品化处理、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工作。“目前,研究院已累计培训人员1000人次,成功研发合成技术2套,形成四川省(眉山市)柑橘地方标准2个,筛选出适应草种4个、种植模式3个,引进品种 48 个,选育芽变品种 5个。”仁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立足本土助推产业提档升级当前,柑橘产业发展正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从市场来看,全国柑橘种植规模过快;从气候来看,极端天气频发,种植技术、手段、设施亟需提档升级……作为柑橘种植面积近30万亩的传统产区,仁寿立足本土,助推柑橘产业提档升级。改良品种是第一步。“引进并培育晚熟柑橘新品种,是我们的‘先手招’。”仁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长期与中柑所、省农科院、四川农大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培育明日见、濑户见、春美9810、黄果柑等晚熟柑橘新品种,获得中国清见之乡、不知火之乡等称号。

摒弃单打独斗,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第二步。“我们合作社共种植了3万余亩柑橘。”仁寿县祥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建国说,该合作社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采摘、打包、发货等,让村民成为“产业工人”。目前,仁寿柑橘规模超过1000亩的业主15户,面积50亩以上的业主约600户,种植专合组织65个、家庭农场42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一方面助力柑橘新技术的推广和市场的开拓;一方面联农带动,让“甜蜜事业”成为“增收产业”。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域推进,是仁寿柑橘产业发展的总思路。目前,仁寿县已组建起面积4万余亩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综合性柑橘产业园,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模式、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引领带动推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柑橘产业园。同时,该县还同步进行老果园改造,通过高接换种推进品种更新换代、提升有机质改良土壤、配套水肥一体化和山地轨道等现代化省力化设施等举措,预计到2025年,改造老果园5万亩,实现柑橘产业的提档升级。融合发展大力延伸产业链条现代果业的发展,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是重要一环。在仁寿县富加镇,刚刚投用的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正是当地发展现代物流,完善供应链的一个集中体现。

该中心配套建设了3条共12通道智能化生产线,可实现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作业。中心还建有7000平方米的24小时智能恒温生产车间,可对不同季节、不同产地的高端鲜果进行分选加工,让本地高端水果“走出去”,助力国内外高端水果“引进来”。同时,中心还招揽了国内外大型销售平台公司入驻,与产地无缝对接,提高产销两端效益,为双方打造数字化产销共享平台。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依托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项目,仁寿县计划在重点乡镇建设50个冷藏库,冷藏能力1万吨,力争到2025年,柑橘商品化处理率提升到65%。另外,大力延伸产业链条,仁寿县还积极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园。结合农村改革,以橘为媒,融入农耕文化、长寿文化、孝廉文化,推进园区景区化和精品民宿建设,开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

(冉鹏 周松林 范青燕 摄影报道)“山下是‘黑金’、山上是‘白金’”曾是四川省华蓥山给人们留下的总体印象,说的是华蓥山下拥有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山上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裸露的白色石灰石。开采山上山下的矿产资源,是华蓥市过去几十年时间里的重要产业,但长期的矿山开采导致郁郁葱葱的青山被挖得千疮百孔,根深叶茂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喀斯特地貌的土壤层比较浅薄,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近年来,华蓥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拓展山区土地利用空间,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和修复,有效遏制了人类活动对山体环境的负面影响,山区生态环境正逐步改善,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经过治理的荒山坡上种上的油樟已然成林。白石头山成“绿海”“华蓥山虽然属于典型的岩溶地区喀斯特地貌,但是突出的生态问题大都是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9月6日,华蓥市发改局农村经济与粮食物资储备股股长马俊介绍说。华蓥山地区历史上植被非常丰富,1959年国家在现华蓥市境内就建立了两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近9万亩。“林场虽然有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的职责,但和大多数国有林场一样,林场建立之初以采伐森林为主,短短十来年时间就将华蓥山上几十年、上百年树龄的树木采伐殆尽。

”已在华蓥市国营东方红林场工作30多年的胡孔友特别惋惜地介绍说,历经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紧锣密鼓的“三线建设”,以及后来的煤矿、石灰石等自然资源大规模无序开采,华蓥山为国家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超负荷供给资源导致了快速石漠化、水位下降、地面塌陷及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山地裸露成为白色的石头山。转折点是我国决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自此以后砍伐森林成为了历史。特别是近年来,华蓥市把生态治理和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大力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绿化华蓥山等生态工程,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森林植被也逐步恢复。“高顶山矿区是我们开展生态治理和修复的一个缩影。”华蓥市自然资源和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股长刘建斌介绍说。高顶山矿区是华蓥的“母亲河”——清溪河源头所在地,矿区内曾布局有12户矿山企业, 50多年的开采使矿区地质环境和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土地裸露,矿区留下了巨大“伤疤”和生态“烂摊子”。近年来,矿区的矿山相继关停后,一场生态修复行动在高顶山矿区拉开帷幕。通过“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实施便民基础工程、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植被复绿三大工程,并结合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消除矿山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9月6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矿区一面近乎垂直的崖壁上,曾是山体的一块巨大“伤疤”。如今,通过挂网喷播植草的方式,裸露的崖壁正逐渐萌生绿意。“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生态恢复和研学文旅产业相融合,利用原有高顶山煤矿遗址以及电影院、职工宿舍俱乐部等矿区原有建筑物,着力打造矿山主题公园。”刘建斌说,距离主城区仅有4公里的高顶山矿区,正变身成为华蓥的“城市客厅”。据统计,华蓥市已累计治理采煤沉陷区超过15平方公里、历史遗留矿山80余平方公里,复垦工矿废弃地2.62平方公里,实施封山育林达15平方公里。“通过持续不断的治理,华蓥山区的荒坡荒山和石漠化土地面积正急剧减少,昔日裸露的白石头山正逐渐变成一片片‘绿色的海洋’”。马俊坦言。荒山秃岭变“金山”“随便摘下几片叶子,揉碎了闻一闻,就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站在华蓥城区以北的柏木山上,刘建斌指着山间浓密的油樟林介绍说,“可是谁能想到,现在这漫山遍野的油樟山林,以前却是茅草丛生的乱石荒山。”柏木山油樟林是华蓥市油樟现代林业园区核心区,四五年前种下的油樟树普遍已有七八米高,山头沟壑遍布的油樟随着山势绵延成波涛般的浩荡气势。实际上,油樟是中国特有树种,但却不是华蓥山的乡土树种。

10多年前,从小生长在华蓥山的张小平,经过考察了解到华蓥山与油樟主产地宜宾的气候、地理环境类似,于是试着把油樟引种到华蓥山,经过多番实验终获成功。近年来,华蓥市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并实施荒山荒地人工造林工程,重点发展的就是油樟产业。“油樟树四季常绿、抗旱能力强,能帮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是华蓥山石漠化治理和生态绿化的理想树种。”刘建斌说。目前,华蓥市已在沿山的乡镇(街道)建成集中连片油樟基地7万余亩,成为四川第二大油樟产业基地。“从油樟叶中提炼的粗油中富含130多种组成分,这些组分是香料、医药、食品工业及国防、轻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华蓥市林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昌胤介绍说,“所以我们花大力气建设油樟加工厂,目的就是延长油樟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坐落在柏木山油樟林里的油樟加工厂,工人们正忙着调试油樟智能连续蒸煮生产线设备,为投入生产做最后冲刺。生产线建成以后,华蓥将形成集樟油提炼、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预计年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是我们推进生态治理和修复工作的重要原则。比如我们在沿华蓥山西麓海拔300—600米的区域,利用荒坡荒地、低效林改造发展的蜜梨产业,在全省已小有名气,初步预计今年产量将超过5万吨,”华蓥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叶亮颇为自豪地介绍说,“其中品质最高的翠冠,论个卖零售价最高已达30元/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华蓥市将生态治理和修复与特色林业、特色农业相结合,根据人口集中程度和水土流失严重程度,探索退耕还林(草)、发展优质经果林和草食性畜牧业产业等多种生态治理修复方式,在沿华蓥山生态脆弱区的30余个行政村相继建成了油樟、蜜梨、花椒、青脆李四大产业基地。“据统计,这四大产业带动了2万多农户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昔日乱石嶙峋的荒山秃岭如今不仅披上了‘绿装’,更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叶亮介绍说。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唐文迪 伍有兴)“农事季节不等人,我这批蔬菜苗过两天也该移栽了!”9月6日,笔者在成都邛崃市羊安街道仁和社区一大棚蔬菜地,见到已“退职”的社区老书记雍长清时,他扯着蔬菜苗地里的杂草说。1979年,年仅21岁的雍长清被村民推选为生产队队长,1980年任村主任,1992年起任村党组织书记,直到2021年仁和社区党委换届,因年纪大了,雍长清主动提出“退职”。在长达42年的“村官”生涯中,雍长清满怀对家乡和乡亲的真情挚爱,用心用情服务挚爱的“三农”事业,谱写了一曲曲建设美丽新村的赞歌。党建引领真情为民办实事党建引领促发展,真情为民办实事。过去的几十年,雍长清带领社区“两委”一班人,强组织、建机制、提能力、促发展。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务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倾力实施打造了多个便民利民项目,一桩桩一件件群众身边的大事小事,得到切实解决,一系列民情民意,得到温暖回应。仁和社区是由原仁和、黄塔、同德3个村,合并组建的涉农社区。由于该社区地处南河、蒲江河、斜江河三条河的交汇处,“天旱先干,洪水先淹”曾是仁和社区的真实写照。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出门乘渡船,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

“如何解决村民出行难?”似一道大考题,摆在雍长清面前。1995年,雍长清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通过反复论证、试验,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几经周折,多方求援,筹集资金46万元,在南河上成功架起了220米的翻水桥,打通了从村道到省道(成新蒲)的最后一段路程,从此改变了仁和村民一直以来只能依靠渡船出行的历史。2005年,为有效化解社区弱势群体建不起房、住不上新房的难题,雍长清利用仁和社区实施土地整理的契机,积极思考探索,并报经相关部门批准,率先修建了“民福院”,集中安置鳏寡孤独及残疾村民42人。仁和“民福院”的建成,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个参观考察团队。北京大学也曾两次派教授到仁和,实地调研考察“民福院”,并表示要将这个创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救助模式写进北大教材。再后来,仁和社区又先后两次启动土地整理项目,促使全社区农户搬迁集中居住率达80%以上。2007年6月,在雍长清的带头组织下,仁和社区率先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颁证,并首创“新村发展议事会”,解决农村诸多复杂矛盾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后来,“新村发展议事会”模式在成都全市推广,首创模式的记录本,至今还存放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厅。

仁和社区地处三条河的交汇处,加之地势低洼,之前的每年夏季,常遭受洪涝灾害。通过雍长清和社区“两委”一班人的努力争取,2014年,多方共投入建设资金1.7亿元,在仁和社区范围内完成了4公里的防洪堤建设工程,有效提高了仁和社区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雍长清还带领社区“两委”一班人,在整村推进并完成户厕改造的基础上,新建了4个农村公共厕所,获得省级户厕改造示范村补助资金100万元。全社区还实现了95%以上的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粮食、蔬菜等农经作物。发展家庭农场3家,合作社8家,组建成立了仁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促进社区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凝心聚力促乡村振兴提速雍长清说:“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真心实意、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凝心聚力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点开雍长清的微信,可见他的个性签名“我爱仁和的一草一木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你们有困难就找我。”为兑现服务群众的承诺,雍长清还坚持每天巡村2—3次,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事就找巡村到家门口的雍书记!”成为辖区居民的共识。通过巡村,雍长清将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如果将仁和社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编纂成书,永久传承下去,必将在仁和社区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雍长清说。说干就干。2010年3月,雍长清组织社区部分退休教师、老干部及文化人士,牵头成立了《仁和社区志》编纂委员会,迅速启动修志工作。从此,他一方面查阅搜集有关志书、档案、图书等文史资料,一方面入组农户,走访老农民、老干部及其他知情人,广泛采集口碑材料,在此基础上编纂初稿,每天晚上挑灯夜战,孜孜不倦,历经两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初稿。后在邛崃市市志办及羊安镇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邛崃市首部村志——《仁和社区志》终于在2013年9月编印成书,并向社区居民每户发放一本。事实上,《仁和社区志》仅仅是仁和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2012年,在雍长清的不懈努力下,仁和社区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四个一工程”。即:一本书——《仁和社区志》;一首歌——《仁和之恋》;一部宣传片——《仁和社区形象宣传片》;一壁墙——《仁和社区文化墙》。雍长清坚持以自有创新的文化建设方式,构筑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社区文化体系,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增强社区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初心不移 退而不休忙“种田”“雍书记虽然‘退职’了,在三农工作上,他却一刻也没有闲下来。”仁和社区两委委员杨晓琼说,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前年换届后,新一届社区两委又把雍书记聘为社区‘发展顾问’,让他继续发挥余热。还有,社区群众也离不开他,都习惯了有“事”、有困难就找雍书记帮助解决。仁和社区现任党委书记徐坤告诉笔者,老书记雍长清“退职”后,不仅一如既往热心社区“事务”,还主动承包了本社区一些无劳力耕种农户的200亩土地,种植粮食、蔬菜等。其实,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雍书记是个退休公务员。早在1997年,因为基层工作表现特别优秀,他就被邛崃市相关部门,破格提拔为乡镇公务员。退休后,雍书记本该安享晚年生活,他却不遗余力,仍热心服务挚爱的“三农”事业。“我本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公务员’只是组织给我的荣誉而已。”雍长清说,“我知道这些年‘种田’没多少利润可言,但身为农民,不种田,心就觉得挺失落的。”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雍长清继续说道:看到这丰收在望的稻谷,心就像吃了甜果子似的。种田,既丰富充实了我的老年生活,又能通过劳动,达到活动筋骨、锻炼身体的目的,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