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最先刺破沉寂山林的,是那连翘的一片金黄。
近日,记者来到嵩县大坪乡范庄岭村,山野间,万亩连翘花绽放,为沟沟岭岭披上了金灿灿的盛装。不同于山桃、山杏星星点点的色彩,成片的连翘开花,带给人一种格外震撼的视觉冲击。(如图)
盘旋的山路旁,除了连翘花海,鳞次栉比的树穴也蔚为壮观。从去冬到今春,大坪乡在坡度超过25度的坡耕地和宜林荒坡,新发展种植了5000亩连翘。“野生加上人工种植,规模5万多亩。”嵩县副县长、大坪乡党委书记王清亮说。
“连翘不仅花美,更是咱们老百姓增收的希望。”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大坪乡范庄岭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书东每天都开着面包车,颠簸在连翘基地,“连翘性子泼皮,只要头一年成活,往后就等着‘数钱’啦!”
连翘被人熟知,缘于其药用价值,“连花清瘟”“双黄连”中的“连”指的就是连翘。作为临床应用广泛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材,连翘备受药企青睐、价格持续攀升,被称为“金色朝阳产业”。
连翘生于山野,是好药材,也曾是困顿的象征。“过去,哪里连翘多,就说明哪里偏僻。”王书东笑着说,范庄岭村“地无三尺平”,单是自然村就多达27个,长期以来,上山采药是山区群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当地曾通过产业帮扶政策,激励村民参与野生连翘抚育、人工连翘种植产业增收项目,让群众尝到了甜头。然而,整体上没有形成气候。”王清亮坦言,最难管的就是“抢青”问题。正常采收期之前,乡亲们就上山抢收“青翘”,跑得慢就没的摘。然而,“青翘”药效不足,价格也上不去,时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连翘在中药材市场上的需求持续旺盛。如何抓住风口,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去年,大坪乡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为平台,推动全村农户以坡耕地和林坡入股,统一种植、分区管理、统一运营,有效提升连翘产量、质量和效益。
为了破解栽培技术难题,今年,当地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开展连翘种植产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中药材经纪人、种植技术能手,同时强化群众教育、自我管理,着力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小连翘里蕴藏着大产业,既有一产种植,也有二产加工,还有三产观光旅游。”王清亮说,下一步在做大连翘产业的基础上,他们将统筹开展民居立面改造、旅游驿站建设和微景观小品营造,着力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洛报融媒记者 白云飞 郭学锋 通讯员 王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