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环境对种植业的影响

西藏处于高原地带,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低、紫外线高,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等客观条件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如:(1)东南地区的察隅、墨脱是西藏温度条件最好的地方,年均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无霜期达到270天,温度最暖月超过20摄氏度,最冷的时候也有8摄氏度,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亚热带气候,因此这里可以种植南方的甘蔗、水稻、芭蕉作物等经济作物,水稻可以种植两季到三季。(2)雅鲁藏布江中游4100米以下的地区比较温和,年均5到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在120到150天,相当于东部温带气候。农作物一年一熟,可种植小麦、青稞、油菜等经济作物。(3)其余的西藏大部分地区都是亚寒带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10摄氏度,全年都有霜冻。大部分地区都是牧区,只有在局部气候环境较好的地方才能种植青稞,特别是植物的成熟需要高温度。因此,西藏气候的多样性决定了西藏农业种植广泛性,各个地区的差异性要求农业种植要合理规划,种植适应本地区气候环境的作物,西藏所处的生态系统环境、温度、气候、水利等客观条件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2 推动粮食产量增加的因素

(1)稳定的政策环境。粮食产量由1951年的15.3万吨到2011年的93.73万吨。原因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变革:1)西藏民主改革,建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集体生产。2)西藏改革开放,建立两个长期不变为具体内容的经营制度,实行家庭经营为主。同时,1984年西藏开始免征农业税,成为全国第一个免征农业税的地区,对西藏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因为从1952~1984年全区征收农业税累计4846.8万元。最后,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央开始实施对西藏粮食作物种植、能繁殖牲畜、购买生产工具实施补贴,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这笔转移性支付亦成为农民收入之一。

(2)无机化肥的使用。1951年之前西藏农业是不适用化肥的,农民种植实行的是广撒网式的模式。

20世纪90年代化肥基本上取代了有机肥,主要有磷酸二铵和尿素,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使用化肥合算,使用起来既轻松又方便。但是到了21世纪,大量的使用化肥使耕地变薄、土壤变板结,使用化肥不能再增加产量,人们过度的开发使用土地,导致有机肥含氮、磷、钾三大元素不平衡。

(3)依靠开荒土地向科学技术为核心转变。和平解放后粮食危机一度困扰着西藏,中央从内地直接调粮进藏,组织驻军部队、工作人员积极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取得了丰富的高产经验,对给藏族同胞起了示范性的作用,同时减轻了后勤运输和西藏人民的负担,避免了市场上物价上涨。

3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粮食总产的稳定,农牧民温饱问题解决,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条件需要我们克服: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政策,不适应当前的农业发展需要,主要体现了平均主义。的土地主要由按好、中、差与远、中、近的原则来分,加重了农民的管理能力不管是管理还是收益都比较麻烦,存在着土地分户过细,当前出去打工的比种田还有钱,农村有劳动技能不愿意留在农村种植,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通过承包土地发家致富。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留守农村种植,当前西藏自治区实行了土地流转制度,但在承包土地种植蔬菜、瓜果类基本上是四川、河南人,主要是藏族农民劳动技能低、接受能力差,西藏农牧区的文盲、半文盲率45%左右,加上小学、中学比率更高,如:目前很多农民在使用化肥,利用率紧有15%左右。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土地流转制,农民需要的不仅仅是土地,而是自己手里能够创造财富的道路。

(2)合理调整青稞、小麦、油菜、蔬菜种植结构。西藏当前青稞种植面积187万亩左右,年产量60万吨左右,以青稞、小麦为主导,但是近年来西藏城镇人口对面粉的需求大,反而农村广大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与此同时油菜种植在中低产田的环境,21世纪以来西藏消耗油不断增长,但还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年产量仅6万吨左右。现有的农村和城镇消费不对称,农村农产基本上处于自产自消的状态。特别是近年来进藏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今年过年西藏旅游较去年同比增长13%,收入2亿多元,相信在未来时间里进藏旅游人数将会不断增长的趋势,西藏的粮食结构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蔬菜,蔬菜季节性变化大,夏秋充足,冬春短缺的现象。近年来人均消耗粮食呈下降的趋势,人们饮食越来越均衡对蔬菜需求旺盛,西藏需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

因此,西藏未来农业发展要在有限的耕地面积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优良品种是基础,化肥是催化剂,水利灌溉是稳产的保障,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技能,改变目前农民等、靠、拿的思想观念,农业丰收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发挥农民的主动性而不是在等着领导下命令。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