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

一、基本情况

赣南——一片红色苏区,被誉为“世界橙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赣州市历届党委政府常抓不懈,广大果农艰苦奋斗,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先后大力实施“山上再造”、“兴果富民”、“建设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培植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的脐橙产业基地”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形成了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脐橙产业优势产区,赣南脐橙从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集种植生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通过发展脐橙产业,赣南人民找到一条增收致富好途径,脐橙成为赣南苏区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摇钱树”。然而,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质量下降、标准化种植水平较低、柑橘黄龙病等病虫害危害依然严重、品牌维护能力较弱、产业综合效益偏低等产业发展问题是赣南脐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亟需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赣南师范大学国家脐橙工程中心立足红土地,瞄准主产业,深化产学研,把论文写在赣南苏区的大地上。为苏区振兴、脱贫攻坚贡献了智慧和汗水。

二、实施进展

(一)立足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

近年来,国家脐橙工程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赣南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和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资源特色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托,以打造新时代科技创新“红色样板”为目标,以“弘扬脐橙精神,传播脐橙文化,讲好脐橙故事,培养脐橙传人”为宗旨,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脐橙技术创新研发中心、成果集聚转化中心、产业辐射引领中心、人才培养培训中心”为主线,按照“围绕产业建平台、围绕平台聚团队、围绕团队出成果、围绕成果促转化、围绕中心抓党建”的总体思路,大力弘扬“创新引领、和谐共生、齐心协力、成就梦想”的精神,相继实现了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科技奖项、国家发明专利、国家植物新品种、国家行业标准、国家基金课题、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在国际知名学刊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等重大突破,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自主选育脐橙新品种、攻克黄龙病等危险性病虫害防治与检测技术世界性难题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有些成果填补了我国脐橙研究领域的空白,积淀形成了“把论文写在赣南老区红土地上”的鲜明特色。

(二)围绕赣南脐橙产业核心,科学助力赣南苏区脱贫攻坚

多年来,国家脐橙工程中心果树科技人员就如一颗颗科学的种子,扎根在赣南脐橙发展的每一片土地,每一块果园,每一颗果树。赣南脐橙是江西南部地区重要的脱贫树、致富树。赣南脐橙作为赣州的一张“名片”,原产地赣州市也成为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铸就着赣南苏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梦”。赣南脐橙以品牌价值681.85亿位居水果类第一,帮助25万种植户、70万果农增收致富,脐橙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13年选派7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信丰县、寻乌县、安远县等柑橘黄龙病重灾县挂职科技副县长,为当时赣南果农和各级政府坚定打赢柑橘黄龙病防控战树立了信心。2014年起,累计选派江西省科技特派员90余人次,他们常年活跃在果园、基地,为果农传授新知识、新技术,为贫困户解难题、送服务,累计为果农免费开展病害检测、营养诊断等样品检测近6000份,提供“赣南早”等脐橙新品种苗木近40万株,培训果农20000余人次。新时期赣南脐橙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发迫切,2018年起,赣南18个县市区果业局聘请中心18名博士教师担任各县市区脐橙产业发展技术顾问专家,为各地因地制宜地做好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三)科技服务柑橘产业新动能,在老区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

柑橘是江西省重要的经济作物,除赣南脐橙外,南丰蜜橘、井冈蜜柚、新余蜜橘、上饶马家柚、遂川金柑也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而以柑橘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也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区乡村振兴的主要物质载体。近年来,柑橘产业面积大增,产品出现结构性剩余,学校果品加工团队常年奔波于全省各加工企业,并为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上饶市广丰区,宜春市万载县、吉安市吉安区等柑橘加工企业建立生产线提供技术咨询和方案。结合科技部提出的人才支撑计划,为广西、福建等地的柑橘加工提供技术方案。加工团队与企业密切合作,聚焦产业需求,突破产业链瓶颈,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实现企业人才聚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在脐橙、蜜橘、马家柚等加工方面与全国6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现已开发“千年”蜜橘酵素、脐橙果糕、脐橙果酒、柑橘利口酒、马家柚酵素、果胶、香精等20多个地方特色柑橘加工产品,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

三、主要特点

(一)围绕产业建平台

学校相继获批了“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脐橙检测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CNAS认证的“柑橘检测中心”4个国家平台,组建了“江西省脐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海智计划脐橙研究工作站”3个省级平台,共建了“现代农业联合实验室”(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和“中美柑橘黄龙病联合实验室”(美国佛罗里达大学)2个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建了1批试验示范基地,构筑了“4321”一体化平台支撑体系。

(二)围绕平台聚团队

学校集聚形成了一支涵盖育种与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商品化处理技术与装备研发、贮藏保鲜与资源综合利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现有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20余人,相继获评为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首批江西省人才工作示范点和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三)围绕团队出成果

学校聚焦脐橙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攻关,首创了“山顶带帽-山腰种果-山脚穿靴”的种植模式和低碳环保的脐橙贮藏保鲜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了赣南脐橙重大病虫害高效防控技术体系,自主选育了“赣南早脐橙”等2个新品种,授权发明专利13项,制定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5项,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8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

(四)围绕成果促转化

学校依托园艺学获评为首批“江西省一流学科”的优势,通过组建“脐橙文化与科普教育宣讲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和课题组、参加“挑战杯”和生命科学联赛等举措,构筑了“以研促教、以赛促学”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与农夫山泉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选派博士教师挂任科技副县长或科技特派员等方式,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使脐橙产业发展成为赣南等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幸福树”和“致富树”。

(五)围绕中心抓党建

学校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要搞好,党建工作是法宝。中心积极探索“党建+科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紧密结合高学历党员多、高职称党员多、年轻党员多的“三多”特点,通过“唱好政治引领主题曲、念好组织生活紧箍咒、坐好科研育人冷板凳、打好促进发展组合拳”等方式载体,把“讲政治、建规范”的要求贯穿于教学科研全链条,有效发挥了中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心党支部多次荣获校级先进党支部。

四、成效与经验

(一)选育的‘赣南早’脐橙为目前全球最早成熟的脐橙新品种

‘赣南早’脐橙为‘纽荷尔’脐橙的芽变株,果实在9月初开始退绿,9月下旬果皮橙色,果肉橙黄色有光泽;平均单果重250g以上,10月上旬可溶性固形物9.94%~13.0%,总糖8.50%-11.21%,总酸0.48%~0.63%,维生素C为399.7~559.8mg/kg,可食率82%左右;早结丰产性好,10月上中旬成熟,比目前国际主栽的脐橙品种提早30天以上成熟。该品种是目前全球成熟期最早的脐橙品种,2012年通过品种认定,2016年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的选育填补了国际特早熟脐橙品种的空白,优化了脐橙品种结构、延长了鲜果上市时间、丰富了柑橘种质资源,提升了我国脐橙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改变了过去脐橙生产劳动强度大、投入成本高的模式

项目实施前,我省大部分新建柑橘园仍以人工挖条带、整地扩穴为主,劳动强度非常大,造成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同时,大部分橘园采取精细修剪、人工割草和施肥、打药等传统管理模式,劳动用工多,投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项目实施通过推广标准化生态建园,采用机械化“一带三沟”整地、“三大一免”栽植及杀虫灯、黄板、捕食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橘园自然生草、水肥一体等节本增效技术,极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水土流失和成本投入,提高了果品品质。项目区橘园年平均减少打约次数3-4次,亩均减少化肥投入41.5元,橘园商品果率普遍达到90.0%以上,优质果率达到85.0%以上,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7个百分点以上。

(三)改变了柑橘黄龙病对赣南柑橘产区的毁灭性威胁,复苏了赣南脐橙产业

项目实施过程中,2013年赣南柑橘产区柑橘黄龙病大爆发,赣南脐橙产业面临着毁灭性威胁,项目组及时调整研究工作重点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立即投入到了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工作中。针对柑橘黄龙病的流行特点和国内外防控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对柑橘黄龙病研究认识和赣南柑橘产业特点,建言献策并积极主动参与到省市县政府主导的柑橘黄龙病防控保卫战中,通过与地方果业部门、县乡镇联合,实施并集成了适度规模、生态建园、防护林隔离、大苗培育、集中砍伐与动态清除相结合、统防统控快速杀灭柑橘木虱等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经过5年的柑橘黄龙病防控攻坚,赣南柑橘产业的黄龙病发病率由原来2013年的19.7%下降到2018年4.11%的可控范围内,赣南脐橙的栽培面积恢复到156万亩,有效地遏制了柑橘黄龙病的蔓延,使赣南脐橙产业得以复苏。

(四)原始创新了低碳环保脐橙果实水冷式贮藏技术,构建了脐橙贮藏保鲜技术体系,有效缓解了赣南脐橙集中上市压力

利用赣南山区植被好、冷凉山泉水丰富的特点,选择气温、湿度相对稳定的山谷,创新形成了水冷式自然通风库贮藏技术,在库内设环形水沟,库顶木瓦结构,瓦面安装淋水喷头,利用冷凉山泉水在库内循环流动、库顶喷洒降温增湿等措施,创造有利于脐橙贮藏保鲜的环境条件。果实贮藏5个月,损耗率在8%以内(普通自然通风库为19%左右,冷库为5%左右),品质和贮藏利润显著高于普通自然通风库,略低于冷藏。该技术投资少、低碳环保,大大延长了果实货架期。另外,脐橙果实冷藏保鲜技术可实现果品适宜冷藏时间5个月,果实品质无明显下降,损耗率5%以下;脐橙果实留树贮藏技术可实现脐橙果实延迟60天采收,果实含糖量提高1-2度,含酸量降低约1/3,品质显著改善。通过贮藏保鲜避开了销售高峰,果品价格也提高了1.0元/公斤以上,果农收入也得到显著提高。

当前,赣南脐橙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期,亟需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学校立足赣南脐橙产业和学校事业发展实际,坚持深化内涵发展,瞄准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围绕脐橙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链,以创新链优化人才链,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综合考量国内国际柑橘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在助推我国脐橙产业及江西柑橘产业健康发展上做文章,加强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前沿基础研究,夯实以赣南脐橙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打通柑橘产业链的技术瓶颈,持续抓好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力争形成一些有较大影响、较好效益的标志性成果,积极将相关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到省内外柑橘产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