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
水域 集美区渔业水域有近海渔场、浅海滩涂和水库、池塘,适宜海水鱼类、贝类、藻类、淡水鱼类生长。
近海渔场集美区近海渔场有南港渔场、西港渔场和门口海渔场(高崎礁仔下至大山头),解放前有七八十条渔船在此从事捕捞作业。宝珠屿渔场水深10—15米,盛产真鯛、石斑鱼、鲈鱼、黄鲷鳍、康氏小公鱼(江鱼)和长毛对虾。春秋两汛,长毛虾产量曾达50吨。高集、集杏、马銮三条海堤建成后,渔场面积缩小,潮流不畅,底质变迁,鱼、虾类资源衰退。
浅海滩涂集美区海岸线蜿蜒曲折,沿海滩涂面积广阔,滩涂底质以泥质、泥沙质居多,渔民多在浅海滩涂区进行捕捞和海水养殖。1985年,郊区滩涂面积36248亩,其中可利用面积22783亩,滩涂利用率75.4%。1990年代后,大量滩涂被开发建房,滩涂面积不断缩小。2006年,依据市政府规划,实行滩涂禁养。
库塘鱼池解放前,境内山塘、陂坝和村庄附近的水塘水沟有自然野生的鱼类,也有人工放养的家鱼。1956—1979年,郊区兴建中型和小型水库56座,总库容3475.1万立方米。1990年代,兴起改田建塘之风,淡水养殖面积扩大。2007年,全区有可养水面17322亩。
水产资源 集美区水产资源,既有鱼类、贝壳类、头足类、环节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动物,亦有各种海生和淡水类植物。
鱼类资源境内鱼类品种繁多。2004年版《厦门市志》载,已鉴定的海生鱼类有28目125科259属,常见的有100余种,主要有条纹斑竹鲨等鲨类、文昌鱼、中华青鳞鱼、日本鳀、康氏小公鱼、棱鲻、英氏鲻、大黄鱼、真鲷、二长棘鲷、黑鲷、黄鳍鲷、海马、石斑鱼、鲈鱼等30多种。淡水鱼类,既有纯淡水鱼,也有溯河性鱼,常见的分属12科27种,其中鲤科14种,占51.85%。除传统的草、鲢、青、鳙四大家鱼外,还有引进的香鱼、鲈鱼、翘嘴鮊、青鱼、团头鲂(武昌鱼)、乌鳢、红罗非鱼、日本锦鲤、星洲红鱼、倒刺鲃(光鱼)、埃及胡子鲶、印度露斯塔野鲮、奥尼罗非鱼、鲮鱼、建鲤、泥鳅、黄鳝、日本鳗鲡、欧洲鳗鲡、花鳗鲡及金鱼(观赏鱼类)等。
甲壳资源海水中常见的甲壳类有远洋梭子蟹、鲟、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长毛对虾、周氏新对虾、刀额新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哈氏仿对虾等。淡水域有日本绒蟹、青虾、中华绒鳌蟹、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等10余种。
贝类资源海生贝类有皱牡蛎、近江牡蛎(俗称为蚝)、泥蚶、缢蛏、花蛤、海瓜子。常见的有翡翠贻贝、文蛤、魁蚶、泥螺、羽状裂口瑶、大竹蛏、环沟格特蛤等10余种。淡水贝类有中国田螺、背角无齿蚌、河蚬,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系为培育珍珠而引进。
其它水生动物资源海水中有头足类的章鱼、墨鱼、短蜻,环节动物门的星虫、沙蚕,支口纲的鲎,水母纲的嘉庚水母、海蜇、海马等。淡水中有两栖类的青蛙、棘胸蛙、古巴牛蛙、美国绿背蛙;爬行类有中华鳖、台湾鳖、大鲵等。
水生植物资源海生植物有海藻类、海带、紫菜、江蓠、浒苔等,淡水植物主要有莲(藕)、水芋、红滞、细绿萍、水浮莲、水花生、茭白、荸荠等,多用作蔬菜、饲料或绿肥。
养殖
海水养殖 明代已在海水中养殖牡蛎(俗称海蚵、蚝)、缢蛏等,清代始养泥蚶,均以养殖牡蛎为主。1954年,在杏林湾建厦门水产养殖场,养殖面积750亩。1959年,有农业队3个,渔业队2个,渔业分设养殖、捕捞、海带三组。1980年代后,开发滩涂,挖掘池塘,用围埕、拦网养殖对虾、青蟹、黄鯺鲷等。1990年代,用浮筏式网箱养殖石斑鱼、真鲷、高体鰤、东方鲀、黄鱼和欧鳗等,高峰时多达2万余箱。1998—1999年,马銮、杏林、凤林三湾海水养殖网箱密度过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连续两年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2006年,全区海水养殖面积16545亩,养殖产量12888吨。2007年,受东西海域禁养的影响,海水养殖面积缩减至1372.35亩,养殖产量减至871吨。其中鱼类255亩426吨,甲壳类2730亩445吨,贝类退出养殖海域。
牡蛎又称海蚵、蚝,宋代已有养殖,以花岗岩条石作吸附器的养蛎技术由泉州传入。清《福建通志》载:“牡蛎年产量……集美四千担,杏林数千担。”集美所产之蚝有“七耳蚝”之称,味鲜美,有民谣道:“高崎出有鱿鱼膏,浔尾查某剺剖蚝。”1950年代,境内有海蚵石18万堵(每堵条石6块),后期增至20万堵左右。1965年,产牡蛎肉1755吨。1970年代末,因围海造田,环境变化,造成牡蛎大面积减少甚至死亡,产量下降,1979年仅有883吨。1980年代后期,推广浮筏式、棚架式吊蚝养殖技术,牡蛎养殖恢复和发展。2003年,全区产牡蛎肉10663吨。2006年,实行渔业退养,养殖面积降至9300亩,产量降至8470吨。
缢蛏俗称蛏仔,养殖始于明代。因手工劳动强度大,产量和价格低,养殖时断时续。1980年代,缢蛏价格上涨,养殖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泥蚌又称血蚶,集美、杏林一带清代即有养殖。1960—1980年代,泥蚶养殖一度中断,1990年代初恢复,苗种来自浙江。进入21世纪后,因海区生态环境变化影响泥蚶生长,2004年后已少见养殖。
菲律宾蛤仔俗称花蛤,又名蛤蜊。1966年引入,因管理不善,大批死亡而放弃,任其自生自灭。1979年,沿海村民自集花蛤苗,整地放养,成为海涂养殖新项目。1984年后,养殖海域从宝珠屿扩大到杏林湾、马銮湾沿岸。21世纪初,西港沿岸受工业污水和高温异常影响,养殖面积、产量减少。
对虾高集、杏集两海堤建成后,岑江对虾天然繁育场消失,对虾捕捞量逐年减少。1980年,杏林、高浦等地引进市水产研究所和厦门大学海洋系培育的长毛对虾苗,当年高浦养殖面积近500亩。1990年,开始实行长毛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多季多品种轮养,马銮盐场46亩虾塘产虾15.20吨,亩均330千克。1993年,爆发大面积对虾病毒病,虾池发病率80%,死亡率90%以上,损失严重。此后,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锐减。2007年,全区养殖产量172吨。
石斑鱼俗称鲙鱼。1983年,厦铭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西港火烧屿附近设置网箱45个,进行试养。1990年,在集美西海域实行网箱养殖。此后,养殖面积逐年增加,直至2006年退养。
真鲷俗称加力鱼。1991年,在宝珠屿、马銮水域建成真鲷养殖基地,实行网箱养殖。2007年,全区产真鲷136吨,其中养殖产量16吨。
鲈鱼俗称花鲈、七星鲈,1990年代始进行网箱养殖。2007年,全区养殖产量21吨。
高体鰤又称紫鰤、鰤鱼。1990年5月,市水产局和集美水产学校合作从广东沿海购进鱼苗,在集美海域进行网箱试养成功后,在西海域推广养殖。
锯缘青蟹俗称蟳,壳内卵或膏厚1厘米以上的称为“红蟳”,为高级海产,以采捕野生苗种蓄养催肥为主。1993年,杏林沿岸海域推广同安琼头利用海边石掘罩网养殖技术。2007年,全区养殖产量230吨。
淡水养殖 明、清时期,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用作观赏的有鲤鱼和金鱼。解放后,除池养外,尚有拦河筑坝养鱼、水库放养和网箱养殖。1950年代末,集美学校引进非洲鲫鱼苗试养,培育出新品种罗非鱼。1990年代始,挖建专用鱼池,实行工厂化养殖。在养殖方法上,改单一放养为多层次混养,改春放冬捕为轮放轮捕,改稀放粗养为适当密放精养,同时不断引进推广品质优良的高产品种,有革胡子鲶、团头鲂、彭泽鲫、三倍体鲫、牛蛙、雄性罗非鱼、罗氏沼对虾、甲鱼、鳌虾、鳗鲡和中华绒鳌等,淡水养殖产量和产值大幅提高。如雄性罗非鱼养殖,推广前一般亩产200—250千克,推广后提高到500—700千克,高产池达1000千克。2007年,全区养殖面积17322.3亩,总产7254吨,其中鱼类9948亩5591吨,甲壳类7256.25亩1536吨,其它117.75亩127吨。另有蛙类养殖面积110.25亩,总产115吨。
河鳗1991年,受日本鳗价格提升影响,杏林试验土池养鳗获得成功,集约化养鳗热兴起,养鳗面积逐渐扩大。1996年,杏林有养鳗场30多个。2004年后受退养影响,河鳗养殖锐减。
鳖又称“甲鱼”。1991年,杏林专业户刘信强投资建标准鳖池13亩,次年3月从光泽县引进甲鱼亲体1500只,进行人工繁殖,育出幼鳖1.5万只。此后,合作、个体养鳖场相继建立,1996年发展到20余家,产鳖140吨。嗣后,养殖逐年减少。至2007年,全区养殖面积750亩,产鳖12吨。
鱼苗繁育解放前,境内淡水鱼苗、鱼种多为自然繁殖。1959年,贯彻“自繁、自育、自给”方针,杏林湾水库鱼苗场和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与省、市三方投资兴建的杏林中洲罗非鱼池先后建立。中洲罗非鱼池进行热水人工繁殖,建有越冬场所2处及规范化苗种池50亩,可供300万尾鱼苗越冬。杏林湾水库鱼苗场有鱼种、苗池300亩,繁殖和培育鲢、鳙、草、鲤、鲶、虾等近10个品种。
捕捞
捕捞器具 渔船历来以舢舨为主,也有少数挂帆木橹船,吨位小,只能在近海靠人力和风力进行捕捞作业。每遇台风、兵匪,渔船常遭破坏,发展缓慢。民国13年(1924年),集美学校建造渔轮1艘,后又从法国购进新式拖网渔轮3艘,用于学生实习作业。解放后,渔船数量逐年增加。1962年,郊区有木帆船26艘。1972年,始有机帆渔船2艘,合计吨位28吨,动力28.5千瓦。1979年增至3艘,舢舨吨位亦由1.5吨增至2—3吨。2000年渔船普查登记,境内有渔船746艘,其中杏林镇702艘。2005年,全区共有各种渔船372艘,2007年尚有199艘。普遍使用的渔具为手抄网、四脚罾、两脚罾。明、清时有内牵丝网、扦揪网、网缣、大浮缣、小浮缣、手网、拖竹缣、布网、小渔网、两脚罾、虾罾、锄头鳝叉、火斗、竹插炉、泥箔、竹箔等。1950年代有七星网、大网、囊状网、虎头罾、鲂缣、鲳缣、鲷缣、燕缣、拖罾、钩钓、竹仔缣、牵网、举罾、车罾、后螺罾、吊乾、竹蛏耙、讨罾、围缣等。1990年代后,主要渔具为围罾网、灯围网、延绳网、钩钓、流刺网、拦网、举罾网和网箱等。此外还有垂钓的钓竿和抛竿(又称海竿),其中竹蛏铁箕、“土龙叉”、黄鳍钩钓颇具闽南特色。
海洋捕捞 海洋捕捞,包括在沿岸水深40米以内的浅海捕捞、海水退潮时的“淘小海”和各种鱼苗的捕捞等。1962年,郊区海洋捕捞量300.55吨。1970年捕捞1238.4吨,首次突破千吨。1983年捕捞量创历史纪录,达1466.5吨。2000年仅29吨,2007年为450吨。
浅海捕捞多采用围、拖、钩、诱、吊、张网、定置网等方法,捕捞虾、蟹和各种鱼类。捕捞时间依鱼群习性而定,真鲷系近海底层鱼类,秋分后鱼群集结进入浅海区产卵,冬至后又返回80米深海区越冬,捕捞季节从秋分到冬至约两个月左右。对虾分布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底,3月和7—8月主捕哈氏仿对虾,5月上旬至6月中旬和9—10月,主捕长毛对虾,其次是周氏新对虾、斑节对虾、独角新对虾等。
淘小海又称“讨海”,沿海各村皆有。海水退潮时,捕捞滞留在滩涂的小杂鱼、青蟹和拾螺采贝。1980年代后青蟹价涨,沿海村民开始捕捞蟹苗进行人工养殖。
苗种捕捞1970年代,开始用定置网和手抄密网捕捞鳗鱼苗。1980年代,国内养鳗业兴起,鳗苗价格陡涨,鳗苗捕捞遍布沿海各村。1990年代,养青蟹升温,蟹苗需求量日增,从清明到夏至,沿海村庄以密织手操网或三角罾捕捉,日均千人之多。因滥捕和自然栖息生殖场所缩小,资源衰竭,苗种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淡水捕捞 水库库底地形复杂,通常以三层流刺网捕捞集于食料台边的鲢、鳙、草、鲮、鲂等上层鱼类。大量捕捞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枯水季节,先于水库一侧置放流刺网或定置网(此谓刺张),然后乘坐装置有发电机组和脉冲电发生器之小船,以脉冲电将鱼驱赶至预置网处。1985年后,改脉冲电为“木鱼”。木鱼以木刻制,系于绳上,一绳数条,由船牵引往返运动,鱼群受惊后往刺网处聚集,落于网中。池塘捕捞传统作业为竿钓和排净水后人工捕捉,大塘则用裙子网、四脚罾、牵网(俗称古仔)、刺网,刺网为目前鱼、虾捕捞的主要渔具。笼尾为专用于河沟蟹、虾和鱼的捕捞工具。
渔政管理
清代,对出海渔船大小、桅杆数量、渔区范围、每船人数、甲保烙印、领照等均有详细规定,每船为一甲,一船为匪,九船连坐,不准在洋过宿,对渔民实行严格的管制。民国初期,渔政管理沿袭清末体制,后期由于战争动乱,渔政管理形同虚设。解放初期,规定渔船需持当地乡政府证明方可出海。1954年,各村渔船由沿海地区工作部烙印编号,各乡民兵在渔船收泊地设立哨所,对渔船进行集中管理。1956年,实施《福建省船舶户口管理暂行办法》,渔船需领船舶户口簿、出海证,渔民需领渔民证,往返应向管理机关申报签证。1958年,渔船归人民公社管理,船舶作业由渔业大队或生产队调派。1964年后,渔船进出港、编号、签证发照由港航管理站和船舶检验站管理,渔民证由边防派出所签发,渔政管理站签发捕捞、运输、收购许可证,并负责水产资源的保护和淡水渔业的生产和管理。1981年,区渔政管理站办理渔业捕捞许可证1194份。1985年,对长毛对虾实行采捕、收购和运输三证管理,规定3月1日至6月3日为禁捕期。1990年代,取缔无证采捕和电鱼药鱼。2004年后,渔业行政执法及发证、年审归口市海洋渔业局管理。至2007年,共处理违法捕捞、销售案件800起(含海沧镇),收缴非法捕捞工具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