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养鱼记》中描写了修筑鱼塘的趣事和心境。如今,随着“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新野县施庵镇兴隆观村掀起了产业兴旺的新热潮,昔日闲置的小水塘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村民休闲议事的新场所。

时值三月,春意融融。沿着兴隆观村的百年古街向前走,在法制广场的东南角,一处翡翠般碧绿的池塘分外耀眼。池塘里鲫鱼、白鲢大小不等,在水里上下翻腾,好不快活。眼前这个生机盎然的地方,便是位于新野县施庵镇兴隆观村的水产养殖基地。

“这里以前是古河改道留下的池塘,几十年来杂草丛生、遍地垃圾,一到夏天气味特别难闻,现在村里不仅把这里建成了游园,还净化了水质、投放了鱼苗,听说年底能给咱村集体创收十几万元哩!”六旬老汉张建国没想到,昔日的“臭水沟”摇身一变成了生态旅游的“致富塘”。

兴隆观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多以传统农业种植和苗圃种植为主,多年来村集体经济入不敷出、发展缓慢。如何打破不利局面,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成为镇村两级急需解决的任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施庵镇党委、政府坚持将“产业兴旺星”创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的动力引擎,立足当前实际、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大胆谋划产业布局,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奋力擘画描绘乡村振兴美景。

在经过多次调研和实地勘察后,施庵镇党委认为,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助力产业振兴是一条可选之路。于是便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南阳市渔业推广技术中心、鱼育苗基地和联合水产养殖基地等,现场观摩学习水产养殖方面的技术,并与相关科技人员、养殖大户进行面对面互动研讨。经过观摩学习,兴隆观村两委因地制宜,结合地下水资源丰富优势及现有自然坑塘基础,初步确定了以规模化养殖为主,旅游休闲垂钓为辅的发展方向。

“今年2月,水产养殖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施工人员在原来的水塘基础上进行深挖扩建,增氧机、投料机及配套附属设施安装也在进行中。”水产养殖基地项目建设负责人李功才说,在项目施工期间,主要以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作为用工对象,为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户提供了增收机会。

“鲤鱼、鲢鱼、草鱼等具有宜存活、养殖效益高的特点,鱼苗养殖一年后大约能长到5公斤,按照最低市场价每公斤15元销售,收入很可观。”施庵镇副镇长马飞对水产养殖信心满满,“按照现有鱼塘基础,预计每年可投放三次鱼苗,每次投放量1000条,养殖育苗存活率以90%计算,每年养殖销售就是20.25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如今,一幅依托水产养殖基地,带动垂钓、餐饮和旅游观光一体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蓝图已逐渐清晰起来。

施庵镇党委书记孟祥亚说,致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接下来镇党委将以强镇富民、促农增收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持续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用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果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