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易地搬迁是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之一,也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贫困乡村摆脱贫困的最有效途径。永昌县作为甘肃省的插花型贫困县,近年积极拓宽脱贫攻坚发展思路,贯彻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部分贫困群众从偏远山区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乡镇,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东寨镇红光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就是典型案例。
一、红光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基本情况
红光新村搬迁村民来自于永昌县新城子镇马营沟村和毛家庄村的94户建档立卡户。两村的贫困户居住在永昌县新城子镇祁连山南部山坳,处于永肃公路两侧,距最近镇区10公里,是永昌县最偏远的两个贫困村庄。该地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476米,气候冷凉,是典型的“两山夹一川”地形,生存环境差、资源匮乏,当地村民增收困难。此次脱贫攻坚行动中,政府拓展扶贫发展思路,借鉴早期搬迁经验,积极动员县乡两级建档立卡户集中搬迁到距离县城较近的红光新村,聚集产业、交通、土地、资金、项目优势,帮助他们“挪穷窝”“换穷业”,以崭新的面貌脱贫奔小康。目前,马营沟村81户278人和毛家庄村13户建档立卡户被列入了易地搬迁计划,现已顺利完成了易地搬迁任务。
红光新村易地搬迁项目成功实施得益于优良的政策环境。从2015年甘肃省实施《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以来,“1+17”等配套措施密集出台,为易地搬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省、市、县三级政府分别制定了易地搬迁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从规划引导、创新安置模式、项目资金落实、严把质量关等几个方面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协同推进。马营沟村和毛家庄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适逢其时,精准扶贫政策在水、电、交通、网络、教育、文化、医疗、社会救助、金融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各方资源整合后易于转化为富民产业和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宣传引导。按照2015年确定的建档立卡人口,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后,各级政府和帮扶工作人员逐户反复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发动,把解决搬迁群众的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重点动员有搬迁意愿且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应搬尽搬。截至2019年12月底,马营沟村和毛家庄村已搬迁群众94户331人。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经过市县统筹规划,将国有土地红光园艺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对搬迁的94户331人进行集中安置,回购了原有的红光园艺场1、2、3号住宅楼,对安置区道路、电力、供热、供排水、卫生室、村委会等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进行维修改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该项目总投资2348.55万元。
(三)推进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为解决好搬迁对象后续发展问题,市县争取资金投资2400万元建成了7万立方米蓄水池2座,建成9万立方米蓄水池1座、修建渠道2.4公里,维修机井4眼,改造部分生产输电线路和变压器,实施了高效节水田间配套工程和人饮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搬迁对象安全饮水问题,提高田间灌溉效率,为恢复搬迁对象生产生活做好准备。
(四)强化生态环境修复。为保护好祁连山生态环境,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新城子镇政府与搬迁户签订了《易地扶贫旧房拆除协议》,搬迁户搬离马营沟原住地后,对原住房进行拆除和清理、土地平整,并根据祁连山生态保护相关种植要求,在平整后的地上种植生态林,逐步恢复祁连山生态保护屏障作用。目前,除一院多户外,其余搬迁地区全部完成生态植被恢复。
(五)培育壮大扶贫产业。搬迁户入驻红光新村后,与甘肃龙头企业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并建设了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集生态农业、现代养殖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传统农耕展示与奶制品手工制作销售为一体,为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目前,1.5万头规模的奶绵羊场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将有效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
三、红光新村易地扶贫搬迁成效
红光新村易地搬迁是插花型贫困县的县内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相对简便、政策减贫效果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改善了搬迁群众住房条件。搬迁群众原来住在山上,房屋破旧、取暖困难、患病率高,搬迁后,全部入住楼房,实现统一供暖、安全饮水、方便用电,上学就医等社会条件极大改善,生活环境清洁美丽,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方便了搬迁群众交通出行。搬迁前,原住地距离乡镇10公里,距离县城50公里,无公共交通,外出主要依靠拼车或出租车,出行成本很高。搬迁后,公共汽车每半小时一个班次,到县城只需15分钟,票价较低,出行十分便捷。
三是改善了搬迁安置点生产条件。搬迁群众在原居住地人均耕地在2.25-3亩之间,人均土地流转收入最高1000元。搬迁到红光新村后人均分配承包耕地达到4亩,人均土地流转收入1850元。原居住地是半农半牧村庄,祁连山禁牧后,收入渠道减少,农民增收更加困难。红光新村无论在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上,还是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都比原居住地有优势,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促进搬迁户发展致富产业。
四是实施了农业产业助推发展。为将各项搬迁扶贫政策落地见效,对搬迁群众采取农业产业到户资金帮扶措施,按“产业扶贫+入股分红”的方式和一户多人人均1.2万元、一户一人2万元的标准把帮扶资金入股到甘肃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按年9%比例享受保底分红,预计每年人均可分红1080元以上。
五是拓展了搬迁群众的致富渠道。市县镇各级想方设法谋划搬迁户增收途径,提高收入水平。红光新村安置区3栋住宅楼屋顶(面积2130平方米)的装机容量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50万元,该项目实现了发电量全部上网销售,村集体和村民可按比例分红,预计搬迁群众每年人均可分红500元左右。目前,搬迁群众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仅土地流转、光伏发电分红、产业到户资金入股分红三项固定性收入人均即可达到3430元,2019年搬迁群众中除了大病未治愈的2户10人,其他均已达到脱贫标准,如期脱贫。
六是增加了搬迁户的劳务输出量。目前,搬迁群众中现有劳动力154人,其中在外务工人员86人,剩余68人均在县城和红光新村附近的农业企业、工程项目、农业合作社务工,搬迁群众就业机会明显增多,就业水平明显提高。
七是引进了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利用红光新村资源密集的优势,引进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实行现代种植业、人工牧场和智能化奶绵羊场的高度融合,同时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现代养殖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传统农耕展示及奶制品手工制作销售产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红光新村经济快速发展。
八是促进了迁出地生态修复工作。马营沟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成后,有效的落实了祁连山禁牧政策,保护了祁连山生态植被,促进了祁连山生态林建设,巩固提高了祁连山绿色成果。
四、红光新村易地扶贫搬迁经验启示
红光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是插花型贫困县扶贫工作的一种探索。其基本经验是:
一是充分认识到迁徙是人类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在贫困地区,动员一部分贫困群众从生态保护区向更适合发展的地方迁徙,他们生产生活状况的持续改善,对原居住地未搬迁群众形成了强烈的示范作用。
二是科学选择搬迁地点。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社区再造和重建工程,必须因地制宜,精心做好安置区选址、安置模式选择、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马营沟村和毛家庄村易地扶贫搬迁利用国有土地及附着建筑的改造将贫困群众集中安置到红光新村,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搬迁模式,既有助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也有利于县域重新调整人口分布、完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
三是建设安全适用住房。拥有一套安全适用的房子,是中国农民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追求和梦想,也是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努力建造“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安置住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导搬迁群众全流程参与安置房设计、工程招标施工、材料采购、质量监管,充分调动搬迁群众参与美好新家园建设的积极性,有效保障搬迁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四是因户因人施策帮助搬迁群众稳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房子有没有盖起来,贫困户有没有搬进去,更要看搬迁群众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有机结合,着力于收入增长和“两不愁、三保障”,因村因户施策,水、电、路、渠、网基础建设项目到村,教育、医疗、培训、扶贫贷款项目到户,产业扶贫资金到户,帮助群众稳定脱贫致富。
五是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贫困群众搬离熟悉的原居住地,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在生产、生活和心理等方面有不少困难,在搬迁过程中,尽量避免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将同一迁出地的搬迁群众集中安置到一个安置区,维持原有文化习俗和社会关系,在新居住地营造“故土感”,在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的同时,减轻迁徙带来的心理压力,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六是解决好后续产业发展问题。易地扶贫搬迁首先要解决的是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腾挪地方虽然能摆脱之前的贫困环境,但并不意味着新环境就一定能支撑新发展。因此,一定要制定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引进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新的产业链,做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渠道,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