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沼气点亮新生活

邓官屯村家家户户都在进行沼气池的建设,村支部书记孙汉增发挥带头作用,家里已经使用上了沼气。他介绍,一个沼气池建设下来大概需要1700元左右,乡里担负1000元,村里负担150元,如此优惠的条件使得全村650户群众积极报名加入生态家园的建设中来。农户家厨房中是白色的瓷砖和干净的灶台。农民们不仅用沼气做饭,还可以照明、取暖,沼渣、沼液还可以当成有机肥生产绿色产品。据测算,一口沼气池年可节煤1.5吨,提供10吨左右的无公害肥料,不仅为农民增收节支,还美化了农村环境。

二、变废为宝促增收

寻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大型粉木机连接着十几米长的传送带正在高速运转。周围堆满了废树根、废木枝,十几名农民朋友正在忙着把这些废木料放在传送带上,而传送

甘官屯乡

甘官屯乡带的另一头则有几名农民在给碎木屑装袋。这里是赵郎寨村支部书记王树方建立的粉木屑加工厂。他说:这些废木料堆放在路边不利于环境的美化,当他得知它们还能再利用的时候,就下决心要办这个厂子。废木料加工成木屑后就成了高密度板的原材料,价值大大提高,每吨可以卖到400元左右。王树方雇佣了村里的十几名闲散劳动力,每天还能带动60多农户为他提供废木料。

三、高唱"渔歌"奔富路

该乡十分注重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其中鱼藕混养项目获得了最大收益。一亩多的长方形鱼塘里,水面上矗立着藕叶,水中则有千条鲶鱼在游动,到了喂食的时候,数千条鱼一起露出水面,争抢食物,搅得水波荡漾,场面甚为壮观。到中秋时节,鱼就可以上市,而到春节前,藕便又获得了丰收。后庙村村民王清明算了一笔账:平均每亩水面投资1.2万元,年生产鲶鱼1200公斤,收入5000元;收获鲜藕3000公斤,收入9000元,每年都可收回成本并实现赢利。全乡有200多户农民发展了鱼藕混养项目,鱼塘达到了300多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